空灵相关作文

【篇一:美在身边】

有多少人向往早春的樱花飘雪,有多少人向往初夏的荷塘月色,有多少人向往深秋的银杏桂花,有多少人向往晚冬的玉城雪墙。殊不知,美一直在我们身边,只等你去发现。

春,青草滩

又是一次失败,年少轻狂的我受到了太多的打击,终于忍不住,撕碎了眼前难看的试题,跑出了束缚着我的牢笼。

躺在青草上,任阳光浅浅的洒下,抓一把,满手便凝脂似的空灵,青草微微湿润,还嗅得见淡淡清香,顷刻间,学习的压力和生活的不如意烟消云散,只留下一颗空灵的心以及一片美丽的青草滩。

夏,清酒香

窗外的城市,没有了红灯酒绿,繁弦急管,在月光的庇护下,显得如此真实。

推开窗,淡淡的酒香一点点侵蚀着周围的空气,惊异望去,一座酒窖在黑夜中依稀可见。酒香便是从那风化已久的墙中透出来,香气如一朵绽放于墙角的花,努力的开拓着自己,不管你发没发现,它就在那儿。闻着飘渺的酒香,我醉了。

秋,梧桐雨

每个人的身上总有做不完的事,望着眼前来来往往浮躁的人群,我不禁叹了口气,低着头继续往前走。

一片,两片落叶飘在我面前,我不禁抬头一望,惊艳!古朴的老树落叶如雨,如蝴蝶般兜兜转转,金黄的梧桐叶为春天歌颂凄美的凋零,向秋天留下自己最美的痕迹。我站于树下,任落叶覆盖,只求最美的自己。

冬,傲骨梅

想到那吝啬的分数,我漫无目的地游荡在天地间,突然,闯入了梅花深处。

娇羞的含苞欲放,脉脉传情,开放的潇洒自如,落落大方。美好的郝然微笑,嫩蕊轻摇。如初生的婴儿般可亲,如婷婷少女班可人。他们不似轻薄桃花逐水流,他们卓尔不群,特立独行,在寒冬傲然开放。梅如一束穿过乌云阻挡的阳光,虽只有一粒,却也让在冬日中寒冷的我温暖起来,开始属于我全新的旅途,开始我最美的旅途。

美如春日青草之空灵,如夏日酒香之浓醇,如秋日梧桐之古朴,如冬日梅花之傲骨。她就像一朵开在墙角的花,一直在你身边,不管你发没发现,它就在那儿,亘古的不变。

【篇二:学古筝】

放学后,总能在沿途中看到诸多店铺,那白色的反光玻璃映照出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但我还是更喜欢坐在电动车的后座,眺望远方天际,那里时而云卷云舒,变幻多端;时而红似朝阳,美若黎明。

在最拥挤的路段,我邂逅了一份缘,恰似一眼万年。坐落在繁华之中的古筝小馆,灰墙黛瓦透露出一种恬静,一种闲适,传来几声泠泠的琴音。每次遇见,它们都在挑动我的心弦,令我魂牵梦萦。

终于,我按捺不住,向妈妈请求参加古筝兴趣班。妈妈好似与我心有灵犀,应允了。就这样,我走进了那梦寐以求的芦铭古筝小馆。

小馆的主人,我的古筝老师——芦铭。她是个古典美人。初见时她身着素色罗裙,似是“素衣朱褛,从子于沃”的女子。举手投足间尽显雅韵姿态,一投手、一低眉、一抚琴,动作娴熟轻盈,宛如落子般从容,落下一盘白玉珠似的清明空灵。我不能对她过多言语,或许少一分赞美,她就会多一份从容;少一分喧闹,她就会多一份清净。在这俗世繁华中,安得几人至此境界?又有几人能共赏这盛世清音?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弹出美妙的筝曲。于是我便在“渔舟唱晚”的境界里独自摸索。脑海里一直回想着课上所学的高、中、低音,一直想象着有一天我能奏出人间仙乐。

只是现实是残酷的。来来回回地重复着“勾”、“托”、“抹”的基本动作,双指被胶带缠得极紧极疼。我绷紧筝弦,把右手拂在弦上,左手压低,弹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双指红得快要滴出血来,才小憩一会儿。

可我有一个疑惑:为何我怎么弹都奏不出那种清澄的空灵之音?我向老师请教,老师只笑了笑,说:“随我来。”

我纳闷,老师在卖什么关子?但终是随她走了。她问我:“你为什么学古筝?”我也说不清,许是喜静,又或许是想求得一种闲适?老师走到一架琴前,坐下来,双手轻轻搭在琴弦上,如亲昵地摸着小婴儿的头,动作亲昵又小心,视若珍宝似的。她右手起手,依旧那么优雅。左手安然地放在另一端,压住弦,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安之若素。她开始弹奏,表情时而放松,时而紧绷,时而深情绵绵,时而悲伤难抑。她完全忘记了我的存在,好似独自置身于高山之巅,溪水之畔。琴音泠泠如山上泉,飒飒如林间风。就这样,她与筝,似伯牙与子期,只需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一种不言而喻的默契,就自然而然地流泻而出。就算窗外车水马龙、浮世喧闹,此刻,都在筝音的氛围中渐渐消弥无踪。我与老师,老师与筝,相对亦忘言。

一曲终了,老师没有说话,伸出她的指,按住胸口,“心在这儿……”

那一刻,我好似明白了,琴瑟和鸣真的不容易!需要学筝者用心体会,经历期待与失望,融合诗意与枯燥,交织梦想与现实,才能奏出一曲如诗乐章!只有把自己真正沉浸在平和与宁静中,我们的人生,才能抵达从容而优雅的境界。

【篇三:空灵的静】

走进历史的隧道,步入文化的长廊,名人佚事,繁若星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而有些一直跟着时代的脚步,历史无法将它湮没,反而被光阴冲刷得更璀璨夺目。不禁让人惊叹了。于是我加快了追寻的脚步,穿过眼前缭乱的世界,抚去萦绕眼前的阴霾,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汉字中,一个“静”字扣住了我心灵的呼喊。

在历史的熙熙攘攘中,在官场名利的追逐下,在金钱美人的诱惑中,何来一些仁人志士内心一尘不染,波澜不惊,止水般宁静中,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人甘愿快马扬鞭,驰骋于青崖边上,寻得一方静土,远离那片是非地;有人迷恋自己简陋的小屋,以书卷为朋,以淡酒为友,身居高官,依然保持着那份明智的淡泊,甘愿做自己的“六一居士”;有人甘愿身居南边陲,永保那颗“独爱菊”的心境。他们的生活的确是“静”了,这种静,正是他们超出平凡人的胸襟,超出世俗的淡泊,超出平庸的旷达。

是什么,让一个灵空的静化成了他们心灵的佳音,这不禁让人敬佩了。看着这长廊中张张泰然自若的面容,一种冲动让我想要向他们走近,谈谈那淡泊名利的心胸,也探讨那危难之中的心境如止水。而我却步了,我的“敬”中有太多的“畏”了,相距甚远啊!

还有那“奉命于危难之际”的孔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不能不与“静”字联系起来了。

空灵的静,涤荡着多少雅士的情怀;

空灵的静,淡泊着多少智士的胸襟;

空灵的静,让多少能人能士施展自己的才华,留下后人的一点惊叹,无限敬畏和仰慕。

于是乎,你们的身影不再被淡忘,你们的精神与时代同行,你们的话语经历时光的洗涤,成了如今迷人的交响!

如今劳碌的人们啊,时而放慢你们的脚步,审视一下你们那颗沸飞腾腾的心,给自己一份宁静,也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去探询一枝,捡得一叶,去领会,去感悟,这个世界“静”时的美丽。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