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喜欢这样的日子】
当日子少了调料的时候,请不要否定它,学会发现水的清甜,你便会喜欢它。
——题记
喜欢这样的日子——和活力四射的母亲拌拌嘴,争论着杂碎的问题,嘴上抱怨着一尘不染的家,我喜欢有母亲的家。
可是在树叶都饱和了的梅雨季,母亲居然发了烧。“啊,好讨厌!”我冲老天爷喊了一嗓。“咋了,没事吧?”爸爸身围围裙,探出头。没错,得靠这个“无聊”的老爸熬过去了,一阵寒风吹过,心凉透了。爸爸几乎从不做家务,整天出去打球,要么就是盯着手机上的财经新闻到我身边“寒暄”几句:“认真做啊。”他是隐于市的“隐士”。
我望着隔壁房中无力的母亲,只好将埋怨藏起,做作业好了。三个小时的奋斗之后,我的肚子打起鼓点——吃饭时间到了。几乎不抱任何希望,准备下楼自己动手。咦!怎么有一桌子菜,啊,是奶奶来了!“奶奶——”我瞥了一眼卧在沙发上的爸爸,想找个救兵,“你奶奶又没来,乱叫啥!”爸爸没抬头。“嗯……想奶奶了不行?”我强装镇定,心里却早就不平静了,“爸爸烧的?怎么会!”爸爸幽幽地唤了一句:“别偷吃,得等你妈来了。”我微笑地望着那个不笑的男人,“还挺靠谱的嘛。”
妈妈下来了,我忙尝了一块肉,挺香;再是汤,不错!“一般”嘴里说着,手却已停不下来。一会儿,我就被电视吸引了去,回过神来,大闸蟹没了,妈妈一只,爸爸两只。哼!我有点火,去洗个手缓一缓情绪,回来便见碗中已有了一层醋,十余只鲜嫩的蟹脚肉安稳地躺着。父亲还在剥蟹脚,蟹肚却放着,“给你,壳里的肉先别吃。”我刚戴牙套,牙齿也吃不了硬的。我毫不客气地吃着,硬是将快流出的泪逼了回去,手却不停的颤抖着,也不知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吃完了饭,却发现父亲没怎么吃,待我们停下筷子,他才开始大口吃,只为了给我们吃好的,以前为何没发现?
第二天,一碗蟹年糕端到屋里,昨日没吃掉的部分,被细挑出来浮在年糕上,好香!一回头,父亲立着:“吃了做作业。”
父亲就是一碗水,无味但细品后,甘甜是从心里溢出来的,有父亲在,日子也似乎甜了,我好像也喜欢这甜甜的日子了。
【篇二:品尝美食】
今天早上我突然接到姥姥姥爷的邀请——中午回家吃螃蟹。螃蟹!这可是我的最爱啊,从小我就爱吃螃蟹,看来今天我又有口福了!接完电话我开心的一蹦三尺高,恨不得马上就飞过去!终于熬到了中午,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一刻也等不及了!我不停的催促爸爸妈妈快点出门。
一路上我都在想象即将品尝到的美味。不一会就到姥姥家了。一推开门我就闻到一股饭菜的香味儿。走进厨房,第一眼我就看到蒸锅里有好几只蒸熟了的大螃蟹。它们全身被蒸的通红,馋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凑上前去看姥姥姥爷还在忙碌些什么。走近一看,原来他们正在给我炒菜呢!“哇!全部都是我爱吃的菜呀!”我叫出了声!花菜炒肉、清炒豆角、饺子,还有野生鱼。
吃饭的时间到了,我一屁股坐在餐桌前,等待着品尝美味佳肴!等到大家都上桌了,我才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我期盼已久的大螃蟹。我把它放在盘子里,把蟹盖儿揭开,一股热腾腾的蒸气冲我扑来!热气散去我看到了肥美的蟹黄,我的双眼直放光,好像用眼睛就能把它全部吃掉!我拿起筷子夹起一小点放入口中,那鲜美的味道便充满了我整个口腔,令我回味无穷。那金黄色的蟹黄光看着就能把人给馋死,更别说吃起来了,那美味吃进嘴简直是一种要起飞了的感觉。我没忍住,三下五除二就把蟹黄吃完了,然后我又把螃蟹掰开,蘸着姜醋汁把里面的蟹肉也都吃干净了。现在只剩下蟹腿儿了,蟹腿儿可是我吃螃蟹的大难题呀,这可怎么办呢?
我正在发愁,妈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碰了碰我让我把蟹腿给她,她来帮我剥。妈妈去厨房拿了剥蟹的工具,只见她熟练的把蟹腿两头剪掉,再拿一根小棒,轻轻一推,一个完整的螃蟹腿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没过一会儿,妈妈就把我们所有人剩下的蟹腿儿都剥好了,对我们说:“好了,大家快趁热吃吧!”我往蟹腿上也浇了姜醋汁,然后拿起筷子,转着给每个人喂了一个螃蟹腿儿,可才转到第二圈,大家就谁也不肯吃了,妈妈笑着说:“那剩下这些你就吃了吧。”
吃完后我满足的擦了擦嘴说:“真过瘾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今天这顿饭我不仅吃到了美味的食物,更吃出了温暖的家的味道。
【篇三:又是一年月圆时】
时间如白驹过隙,在不知不觉中一年春秋年华悄然而逝。当我看到一轮明月,我又情不自禁的想到了那年月圆花开时……
窗外,缕缕月光,透过斑驳的的枝叶,挟裹着秋的阵阵凉意和菊花的苦香倾泻在地板上,给予屋内的我丝丝惬意。
探出窗外,柔和的月光轻抚着沉睡的大地,万物被朦胧的月光染上了些许的妩媚与娇丽。似乎梦中的脸上都荡漾着微笑,光洁的额上都闪着光芒,准备着,凝成明天黎明最美的朝霞。抬头是她那被幽深的夜幕衬托得更加驳洁的面庞,今夜,一改她往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把美轮美奂的轮廓展示在思乡游子的眼里和心中,在泪眼微微中幻化成亲人的微笑,把轻纱似的光芒落落大方地铺满整个大地,楚楚动人却又毫不吝啬。
将身子收入窗内,关上窗户一家人触膝长谈,亲密无间,在一起说说笑笑,满屋子的快乐与温暖,众人煮酒剥蟹,望月畅谈。中秋节是亲人团圆的时候,可千古风流的苏轼却只能在相隔千里的地方,借着凄凉的月光,眺望着家的方向,黯然神伤。“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把凄苦悲凉的心情溢于言表,把自己身处异乡的痛苦与对亲人的思念化作文字,将感情跃然纸上,似乎每个字都沾满了他的泪水,每一个字都是沉甸甸的诉说着,向后人倾诉着自己的心声。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那是花好月圆,可什么时候才能做到“又是一年月圆时”呢?
深院月明人静,中秋团圆人更圆。蒙着面纱的明月,创造了多少百听不厌的神话故事;高雅脱俗的明月,成就了多少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多愁善感的明月,满足了多少少女情怀的浪漫气息?跟随秋的脚步,月亮闯进了我的心扉,相同的月亮,打动了不同的人,也撩动了人们思想的心弦。
月凉如水,我思绪万千……
【篇四:母亲的关爱】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肥。”又到了一年吃蟹的最佳季节。我是一个很喜欢吃蟹的人,每到这时,我总会想起螃蟹味道,口中不禁流起口水。
一天,我在晚餐时像往常一样默默来到餐桌前坐下。开始吃饭了,当我仰起头正准备夹菜时,发现妈妈从锅中端出的一盘红彤彤、热腾腾的美味映入我的眼帘——我最爱吃的阳澄湖大闸蟹!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哇!人间美味呀!单闻味道就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蟹,可刚出锅的蟹还有些烫,我一摸,手就缩了回来。这时,妈妈笑着对我说:“你先吃饭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来帮你剥。”
只见妈妈一边吹,一边拎起螃蟹放入碟中,接着操起了剥蟹工具,沿着蟹脐的缝隙一撬,完美地撬开了蟹壳,接着用小勺子挑出蟹壳周边的蟹黄,送到我的碗里,我赶紧拿起勺子,尝了起来,一股蟹肉的醇香在口中弥漫开来。“啊,真是香啊!”我不禁赞叹道。妈妈继续埋头拿着剪刀,剪开蟹肉间的隔膜,挑出白白嫩嫩的蟹肉,放入我的碗中。不知不觉,拌着鲜美的蟹肉,我吃完了一碗饭。屋外呼呼的秋风钻进屋内,带来阵阵的寒意,而我的心却感觉暖暖的。
当我满意地咂咂嘴,才发现,妈妈眼前的那碗饭丝毫未动,碗面上的热气早已散尽。我接过剥蟹工具,学着妈妈的样子,为妈妈笨拙地剥起蟹肉,送到她的碗里。妈妈看着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