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趣的实验】
一周一次的作文课上,老师总会让我们写各种各样的作文,这次我们会写些什么呢?
上课啦!老师走进教室,让我们准备好尺子和纸片,“哦……这是让我作静电实验吧。”我拿起纸,“哗哗哗”几下,把纸片快速撕成纸屑,一松手,白花花的纸屑像玉屑银末一样纷纷扬扬落下来。让人一眼看去,还以为是雪花呢!
我拿起尺子,在头上以发做弦,以尺做弓,拉起了“小提琴”。无奈头发实在太短,摩擦不出任何的静电。
啊!我脑袋里有一个想法浮出水面:是不是用力点擦会产生更多的电呢?想到这里,我又用尽全身力气擦头发,弄得我竟然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有一团熊熊烈火在头皮上焚烧。当我觉得脑袋就快要炸开的时候,终于停下了手。我再次把尺子放在纸屑上方,突然发现,几个小纸屑立了起来,好似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它在空中摇摆不定,但就是偏偏不听我的话,非要在空中跳“迪斯科”。
我十分生气,但是我又转念一想:咦,我是不是可以把纸片撕得更小呢?说干就干,这下子,我的手一下子成了碎纸机,“咔咔咔”几下,细小的如同蚂蚁一样的纸屑就出炉了。当我再次将尺子放在它上面的时候,它不像不听话的孩子,也不像喝多酒的醉汉,而像是一个听从命令的看门小黄狗,一下子都“站”到了尺子上。
这个实验更是有趣,真心希望这样的作文课下次还能有!
【篇二:我是一张纸】
我是一张纸,一张洁白的纸,我与伙伴们叠在一起。
有一天,一个小孩把我折成了纸飞机,带着他的梦想,把我抛向了远方!突然,我落到了另一个孩子的手里,那个孩子把我画上了图案,可惜没画好,于是他把我折成了纸团,扔进了垃圾桶,我在那里睡了一晚上,我想见一个小朋友把我折成一个漂亮的千纸鹤了。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我被拉到了垃圾场,一个碎纸机正朝我走来,我害怕极了,突然旁边的彩纸对我说:“干嘛这么慌张,我听说进了这里面的纸,全都会变成新的。”听了彩纸的话,我鼓起了勇气,跳入碎纸机,进行回收再利用。
我化作成了纸浆,来到了模子上,烘干,哇!我又重新变得又白又软了,工作人员把我放到商店出售,我被一个幼儿园老师买回去了,原来她正在上手工课,我被一个小孩折成了一个漂亮的纸鹤!
虽然我是一张纸,但我希望人们写在我上面美好的梦想都能实现。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这是最好的时代,好在信息联通如此之快,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坏在我们的生活被切得支离破碎,就像从碎纸机中出来的一份文件一样,内容虽然完整,但是每段都似乎毫无意义。我们究竟怎么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时间仿佛渐渐地不再属于我们,手机、微信、微博等像切蛋糕一样把我们的时间切成一块又一块。我们有这么一种心理,“怕好事落下我”。在这种心理支配了我们,让我们变得浮躁。试着回想一下,每当手机提示音响起时,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总是会期待那是一条有用的信息,从而停下看一眼手机,结果却发现只是一条没用的推送。虽然看一眼手机的确只需要那么几秒,但在那几秒之中,我们的心思被搅乱,思绪强迫中断。就像一声提示音往我们原本平静的大脑中扔了块石子一样,激起道道涟漪。我们的生活,就这样被信息时代碎片化了。
然而,这绝对不是生活的倒退。我们只是有些迷茫罢了。既然我们不可能回到没有信息的时代,就好像无法停止使用电一样,我们应该学会如何适应这个时代,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让碎片化的生活支配了我们。
我们需要为我们的生活列好计划。在时间整片化的古代社会,由于并没有那么多选择,也就没有那么多犹豫。列好计划,按照计划进行一天的生活就能帮我们省下为选择所花的零碎时间。
我们需要界定我们学习工作与放松的界限。学习和工作需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清晰界定学习工作与放松的时间能保证高效与专注。记住诸葛先生的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我们需要学会放弃。只有学会舍弃那些不重要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才能被我们发现到。
我们被迫生活在了这样一个有着碎片化生活的时代。我想:我们的祖国一定会继续加快发展,我们也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迎接这个最好也是最坏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