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栀子花依旧芳香】
那儿,栀子花又开了,氤氲的清香将回忆挟襄,我又想起了那年的栀子花开,又想起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又想起了我可敬的奶奶。
那座农村的平房已经很老旧了,墙角长满了幽绿的苔藓,房檐中有燕子的窝,门口有几颗高大的栀子树。残旧的平房里有我的奶奶,暗黄的脸上有着沟壑的岁月印迹,一双乌黑的眼中折射出深邃的光,年老的她依旧朝气蓬勃。
奶奶习惯早起,我每天赖在床上都能听到奶奶沙沙的脚步声。等到天大明,我就会被早饭的香味勾出被窝,坐在餐桌前立马动筷,。我最爱吃奶奶煮的粥和腌萝卜。头一天晚饭时烧的火柴没有熄,把掺了黑米、莲子,冰糖的米用陶罐盛起来,埋进火炭中焐着。第二天早上用火钳夹出来,里面的粥还有着些烫,散发着陶土的清香。这个时候,再撒一勺红糖,黑红稠密的粥经喉咙咽下,甜到心里。
可是功夫背后怎么会没有有心人呢?每次清晨天还没亮,奶奶就摸黑在厨房忙碌。有好几次我都能看见奶奶额头上的汗珠像豆儿般大,深邃的眼里却有着丝缕的倦意,做好活后。她便小小步地走到箩椅前,双手撑着膝盖,缓缓地坐下。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奶奶的一行总关情!
奶奶还喜欢与我在树下享天伦之乐,给我讲大道理,让我领悟了许多许多。
寂静的夏夜,一棵栀子树下。一个扎着小辫的女孩,坐在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膝上。老人拿着一把蒲扇,悠悠的给女孩扇着风,嘴角漾着笑意,语重心长:“做人不要过分追求外表的华丽,而是要去追求内在的品质。就像栀子花一样,它不像桂花那样香飘十里,它很朴实,只求屹立在美丽的花香中……”女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其实,这番话早已深深地刻入脑海中。就这样,我和奶奶,编织了一首童年之歌,在我童年的夏夜里飘荡。小扇轻摇的时光,充满了爱——奶奶的一言总关情!
阳光洒下,栀子花依旧芳香。奶奶做的每一件事,哪一件没有浸透她对我深深的爱?她的一言一行,总是让我感到温馨。因为其中有爱在流淌,暖暖的,比阳光更明媚。
【篇二:第一次做寿司】
莹白如玉的米饭,嫩绿清爽的黄瓜,红色诱人的火腿,天哪,我是走错地方吗?这是作文补习班吗?老师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同学们看得云里雾里,议论纷纷:“难道老师看我们上补习班太累,良心发现,给我们准备点心?”
老师故弄玄虚,神秘一笑,说:“No!No!No!你们说的都不对,我们今天是要上一节活动课——做寿司。”一听到要上活动课,我们开心得一蹦三尺高,上作文课不仅能玩还可以吃东西,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老师简单地给我们演示完毕,就轮到我们大显身手了。老师为我们准备了做寿司的材料,有海苔、寿司醋、黄瓜条、火腿肠、沙拉酱、腌萝卜条、肉松、番茄酱,当然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主角——米饭。我们先把米饭舀到碗里,倒入一些寿司醋,用手把米饭揉捏均匀。顿时,教室里就像一个醋坊一样,酸味冲天,但这样可以让米饭软一些,也可以更入味儿。
接下来,我们把黄瓜、火腿肠和腌萝卜切条。前期工作一切就绪,我把一张海苔放在竹帘上,把米饭均匀地铺在海苔上,可是米饭就像和我作对似的,一会儿像黏人的小宝宝紧紧地粘在我的手上,一会又像一个肉丸一样抱成一团。后来,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才把米饭铺好,又依次把黄瓜条、火腿肠、腌萝卜铺在米饭的上面。你瞧,红、黄、绿、白,好不热闹,就像一场视觉盛宴,让人忍不住垂涎欲滴。
别急,别急,还要抹上一层沙拉酱,再把寿司卷起来。这一步非常难,有好几个同学因为这一步没卷好而前功尽弃了,卷好之后再把寿司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一个个黑皮彩馅的寿司就做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叉子叉了一块就往嘴里送,酸甜可口,好吃极了。
这次做寿司的活动令我记忆深刻,也让我生活中多了一个“第一次。”
【篇三:今天我当家】
“妈妈,赶紧起床啊!”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感到有人在摇我,我赶紧从床上爬起来,居然看见妈妈在一旁。“妈妈,你干嘛这么早叫我起床?”我揉揉眼睛,睡意朦胧地问道。“你今天不是说要与我互换角色吗?所以今天你是妈妈,而我是你的女儿!”“哦!”我拍了拍脑袋,三步两下地从床上蹦起来。
当妈妈早上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当然是煮早餐。幸好我以前跟妈妈学过做饭,不然今天该怎么办呢。“你今天要吃什么呢?”我问我的女儿道。“稀饭、煎蛋、小菜。”“好的,你先回房看书,吃饭了我叫你。”“哦,好吧!”她不情不愿地看书去了。嘻嘻,我在心里偷笑了一下,你以前都是这样对我的,今天可别怪我不客气。我一边淘好米,把米和水放入高压锅里,然后盖好盖子,放在煤气灶上;一边把平底锅烧热了,倒入油,再敲一个鸡蛋放进去煎……不一会儿,早餐就做好了。
哇,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稠稠的稀饭、金黄的煎蛋、脆脆的腌萝卜,真想不到我居然能做出如此美味的早餐!“来吃饭啦!”我叫在房间看书的女儿。她估计早就饿晕了吧,一上桌就扫完了早餐,然后拍拍肚子,心满意足地跑到沙发上去,准备看电视。我早已预料到她的举动,喊道:“先去写半个小时的毛笔!”“啊!不要啊!”“赶紧去,这是你答应我的事,不然加时间!”“哎……”她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到书房乖乖地写字。
半个小时过去了,她写好了毛笔,我也洗好了碗。正当她又一次打算坐下来看电视的时候,我再次命令了她:“回房做作业去,暑假作业做5页,古诗背一首,英语背三个单词……”“好了,好了,别说了,我马上去做!”
接着,我打开了电视,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她在房间可是不情不愿地做作业,估计心早就飘到外面来了。想当初,我也是这样,十分想到外面看电视,可妈妈不让,只好在房间里一边抱怨一边写作业。
这样的一天很快就过了。时间虽短,但令我印象深刻。这天我体会到当妈妈的辛苦,妈妈也体会到当小孩的苦。我们俩都懂得了要如何体谅对方。
【篇四:后院的柿子树】
母亲从超市拎回来几只柿子,红彤彤地煞是诱人。我爱吃柿子,她特地买来给我吃。
我爱吃柿子,是因为奶奶院子里那棵柿子树。
那时不过七八岁,乡下的简单与纯粹,犹如天堂。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阳光金灿灿地从窗口洒下,铺在我的额头上、眼睛上、鼻尖上——刺目、耀眼又幸福。奶奶起得很早,拌好鸡食,喂好她那群心肝宝贝,接着熬上一锅山芋粥,切几根腌萝卜,煎两片鸡蛋,最后再“侍候”宝贝孙女起床,一起吃早餐。那时奶奶总笑着,是脸上的皱纹慢慢绽成花儿,眼睛里荡漾着柔光的笑容。幼时我不懂,只知道对着奶奶傻笑。现在想来当真是羡慕奶奶,清晨被自己日日相伴的“小友”叫醒;伴着清晨微湿的空气,花上一小时做一餐营养好吃的早饭;看阳光一寸一寸铺满屋子,再叫醒自己心爱的傻孙女,共享这个于她而言精致的晨光。
在乡下,我消耗了时间最多的地方,是奶奶家的后院。后院有一间做饭的小屋,小屋旁是鸡圈,还有一颗和小屋差不多高的柿子树,在柿子树郁郁葱葱的树冠下,摆着一张小桌子。平日,我爬树、捉鸡、玩泥巴,玩累了差不多也就到午饭时候了,炊烟从烟囱里蜿蜒着爬出,将饭菜的喷香四散开来,勾得我闭着眼睛都能寻过去。奶奶系着围裙,温婉笑着,阻拦我用刚玩过泥巴的手抓菜吃。几盘家常小菜,一锅蛋汤——常常是柿子树下小桌上的标配。
午休的时光,当然也是在柿子树下。我躺在凉床上,躺在奶奶的怀里,伴着大蒲扇送来的阵阵凉风,轻瞌着眼帘,听奶奶絮絮倾诉着她的过往年华,那些岁月仿佛一条宽阔的河流,不紧不慢地冲刷着我的心田,一路淌进我的梦乡。梦里,奶奶穿着月白色的旗袍,提着一盏小煤油灯,那时她可真漂亮,头发齐齐挂在耳根,羞涩地一抿唇,眼睛里便像风吹皱了一汪春水,温婉迷人。
梦醒后,我躺在父亲怀里,坐在车上,奶奶穿着酒红色的棉衬衫和一条深蓝色长裤远远地伫立着。或许是车子渐行渐远,或许是过了许多年我记不清——总之我看不清楚她的神情,只记得风吹得她短发飘扬,衣服空荡荡地招摇,显露出消瘦的身材。我终究没能在奶奶家等到柿子落地,没能帮她摘下那一年第一个成熟的柿子。
在母亲的催促下,我剥开一个柿子,里头是橙红软绵的果囊。我盯着它,恍惚间又看到奶奶微笑着,在花木葱翠的庭院中,弯腰喂鸡。只是那身影,一会儿是窈窕动人,一会儿是消瘦苍老,分辨不清。
【篇五:成长的蜕变】
乌龟褪去的壳是它成长的标志,大树的年轮忠实的记录了它经历的坎坎坷坷,而我在爱的搀扶中走过了十二年的沟壑,在我的人生长途上一下了一串歪歪斜斜的脚印。
你知道吗?几年前的我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女生一没有美丽的外表,没有渊博的知识,却充满了自卑。那段人生就像忘了放盐的腌萝卜一平淡无奇。终于有一次,在课堂上,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举起了我颤抖的手,用极小的声音回答了一个问题,并且获得了人生第一场喝彩,开始了第一次“蜕变”。
从那以后,课堂上总有我回答问题的身影,我的成绩渐渐好了起来,同学们也开始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
可我并没有像毛毛虫一样变成蝴蝶,但这一次经历让我获得了自信,使我往后的路少了几颗绊脚的石头。
就在近段时间,第二次“蜕变”拉开序幕:我刚步入初中,来到新学校。我以为我还是以前那个成绩优异,老是喜欢的好学生,可事实并非如此,面对那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与同学,我陷入了迷茫。
徘徊的日子里,我的成绩每况愈下。第一次月考,我退步了好几名;第二次月考,我又一次考的一塌糊涂,险些被挤出班级前几名,这对曾经次次年级第一的我,我非是个莫大的打击。
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都融入了班集体,我心急如焚,可是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或许是因为我丑吧,我的确长得不大好看:塌鼻子、歪牙齿、小眼睛……
但我试着用心对待每一个人,课上,我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按时完成;课下,同学们需要帮助我有求必应……
或许是我的真心得到了回报,老师也注意到了我,我与同学们相处的也很融洽;最近的期中考试,我考的也不错……
可能我永远也变不成蝴蝶,但我依旧会一直努力,即使是做一只毛毛虫,也要做最漂亮的那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