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长安李白】
一袭白衫鎏金鞍,那年他仗剑去长安;水墨策马放青山,就映照了盛唐五百年。
——题记
提笔萧萧之风,落笔融融之月。他晨露清雅,继而跻身灯火阑珊的高庙。借一曲《蜀道难》,映出盛唐迷离半世风烟,那年长安纷飞繁华。一幅盛世天国的卷画就在长路纸扇墨客口传的唐诗中……
就在那一年,他怀着满腔的抱负和理想,初入长安。尽管向往已久,这帝都的壮丽繁华还是让他震惊得说不出话。即使已经想象过好多次,但没有一次比得上眼前所见的景象。放眼望去,街道纵横,人声鼎沸;层楼叠榭,飞阁流丹;殿堂巍峨,广厦铺陈;琼楼玉阁,千云蔽日。
但长安却终不是他的归宿。曾经的飞阁流丹,纸醉金迷中错付,而今皆化尘土。
他的心不属于长安的繁华荣辱,只属于浩浩的九州大地。仗剑天涯,四海为家。长安,像是命运的一个漫不经心的玩笑。
他,挂吴钩,倚危楼,墨写神州万古愁。他,天姥山,仙人游,破茧化蝶终后立。“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他的豁达,“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的豪迈,“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他的飘逸,还有“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的是他的洒脱……
芦叶苍苍,荻花茫茫;繁星闪烁,流星划过。无垠的夜空中,哪一颗明亮的星会是他?苍生浮屠过眼,一念须臾之间。九州天涯,亘古不变地述说他的传奇。桀骜的他,白衣青衫,终是愤世出长安。浥雨轻寒,恍若谪仙。冥冥归去千山杳,冷冷逝水皓月照。
举杯,邀月,笑一场;酒醉,独酌,又何妨?沾衣,登楼,金陵台;远望,高台,游凤凰。
刀断水,酒浇愁,何时揽月上青天;散白发,弄扁舟,白袍仗剑又天涯。
他,堪称古今墨客第一;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一身傲骨自天成,又怎可停留于君主王位下;他本质放荡何能羁,携酒挑剑天涯走遍。
他渺涟漪之风起,倦繁华之落尽。长安三年的彷徨,却换得玄宗赐金放还。他仰天大笑出门去,道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仰天长叹大道如青天,问一句如何唯我不得出。他千金散尽,逐马长安,君子藏剑,逍遥世间。岁月凝固在那一抹淡淡的孤傲的身影里,凝固在笔墨间永不磨灭。
他长剑凛冽,眉目如玉,他淡然的身影像一笔勾勒清淡的水墨青莲,淡淡地印在了长安繁华的宣纸上,不曾淡去。
萧萧秋风扫落叶,飒飒明月照琉璃,长安梦醒,琅琊台碎。
飞花散落千百载,长安依旧,却再也寻不见那一袭白衫。
【篇二:何为理性爱国】
“钓鱼岛事件”持续升温,这个话题已经成为了像“今天你吃饭了吗”之类的寒暄用语,那么今天你关注钓鱼岛了吗?
前段时间,国内频发日系产品被烧,日本店铺甚至是日本驻华大使馆被砸的事件,舆论哗然。国民力挺,政府力压!似是将这一外族侵犯本族利益的事情变成一桩内讧,引人嗤笑。政府强调人民要理性爱国,不可做出出格的事情。试问,何为理性爱国?难道是中国外交部一次又一次的强烈抗议?难道是中国警察拘留了殴打日本人的中国人?难道是面对别人的侵占而自己单方强调和平?
恐怕不然。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宋襄公之鉴,其一再强调“以仁治国”,乃至于战场之上,也不忘高挂“仁”之麾旗。主动出击?“不仁”,等对方全数过河和自己争个鱼死网破;乘胜追击?“不仁”,等对方蓄足精力再次开战让自己被打得落花流水。中华民族笑骂宋襄公的历史已有两千年之久,可是我们到了关键时刻也不是像他那样吗?“我们是追求和平的大国!我们要为世界和平做贡献!”恐怕这就是政府最大的笑柄。中国人如此追求和平,几十年,也不见一个诺贝尔和平奖,反观美国,连年战乱不断,一会儿攻打伊拉克,一会儿驻军阿富汗,这奥马马一上台就宣布减轻军费、部分撤军中东,瑞典皇家学院就给他颁和平奖了。中国的近海连越南、菲律宾等小国也敢觊觎,我们却还在强调和平。难道和平是要靠割让领土为代价的吗?
恐怕不然。
和平乃发展之本,而保护自身利益则是发展之基。没有了基石,是如何稳健发展?没有了本,何妨不去再创一番呢?中华民族和大和民族结梁已深,当年的中日和平建交只不过是一个幌子,为了各自的发展,中国人民应允日本人的请求,放下了80年的仇恨,忘记了甲午海战,忘记了九一八,忘记了日本军阀蹂躏中国妇女的事实去和日本人握手。而日本呢?日本右翼分子近年来改编历史教科书,谨拜靖国神社,试图掩盖曾经鲜血淋漓的事实。这要中国人怎样放下分恨,立地成佛?中国人不是佛,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我们从小入手,如果你的朋友背叛了你,你们还会是好朋友吗?恐怕不会,既然如此,日本国,这个“朋友”三番两次地背叛我们,我们为什么还要拿热脸去贴冷屁股呢?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赞同那些烧日本车,打日本人的事情,只是觉得政府对国人的态度太不客气了。两个中国人在街上打架不会引起110哪怕1秒钟的驻足,这一中国人打了日本人就要被拘留,是该怎样解释?人民在下面把实际的抗议搞得如火如荼,上头只是把中国的领海地图发布,这有何意义?是宣布钓鱼岛是中国的?那全都是废话!
看着大街小巷里的横幅,“宁愿九州不长草,誓要收回钓鱼岛;宁愿九州不活人,誓要先杀日本人!”……这些是过激了点,可是这何曾不是,我们宣泻内心愤怒的一种方式呢?腾讯老板建议国人抵制日货,可那是容易的吗?中国不像韩国一样有大众、三星,中国无法像韩国那样做到马路上没有一辆日本车的境地,如果说韩国人的方式是理性爱国,那么中国人做不到!
何为理性爱国?我不禁要再问一遍,何为理性爱国!
不忘国耻,中国人只能是记住历史而已吗?岁月抹不去我们内心忿恨的痕迹,尽管它在深处,可只要见到光,就会喷发。宽容是一种美德,对坏人的宽容和纵容,也是对你的伤害。和平不是我们立足的必备条件,敢守敢打,才是必要。
中国不是只能记住历史而已,中国人也有反抗之心。
【篇三:伤心至极】
“但悲不见九州同”是诗人陆游因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统一,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写下的《示儿》,在生活中,我也遇到过一件悲伤的事,令我印象颇深。
2018年一月一日元旦,大家欢天喜地的时候,我却悲伤的哭了起来。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生命消失、亲人离逝。她是我的曾祖母,元旦的早上六点,她以八十八岁高龄离开了这美好的世界,只剩下九十二岁高龄的曾祖父。每当想起这件事,我的喉咙都不觉得哽了一下,落下悲伤的泪水。
我又一次想起了小时候,我跟曾祖母养的小鸡一起玩耍,曾祖母坐在我旁边,摸着我的头,露出慈祥的笑容。曾祖母带着我一起去超市买吃的,曾祖母带着我一起在花园里玩耍,吃饭时不断地给我夹菜……这些都不能想象了。甚至看到穿着寿衣,躺在床上的曾祖母时,我竟径直走向前,拉着曾祖母的手说:“曾祖母,曾祖母,你快醒来啊!”伴随着我的哭声,我被母亲拉到了外面。
现在是2020年了,曾祖父虽然94岁高龄了,仍十分宠爱我们。可我每逢元旦,依然想到的是曾祖母。
【篇四:外婆,我想你了】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今夜,窗外一片寂静,一轮明月悬挂在夜空中,在这宁静的夜晚,那浓浓的夜色,淹没了很多事物,却无法淹没我心中的思念。外婆啊,您现在过得好吗?
记得我小时候,您每天陪伴我。那时,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是您每天喂我吃饭,带我玩。3岁那年,我们来到了杭州,我和您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只有放假的时候,我们才回家去。每次回家,不论多晚,您总是开着灯,和外公一起迎接我们。记得有一次回家途中遇上前方车祸,我们一家被堵在路上,直到临晨一两点钟才回到家,您也就一直等着我们。一到家结果我们的行李转身就进厨房做了三碗海鲜粉丝。累了11个小时,饿坏了的我狼吞虎咽地处起来,您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吃,笑容里充满关爱和慈祥。
在家的那几天,您总是买我爱吃的海鲜给我吃。我最喜欢吃您做的鱼了,我知道,那每一块鱼肉中都包含着您浓浓的爱意。您经常对我说,要好好学习,要听妈妈的话。我知道,您对我有很大的期待。虽然我总是点点头,但我一直在心里回答:我一定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今天,我又收到了您为我们寄来的海鲜,里面有我爱吃的鱼饼。吃着鱼饼,我仿佛看到了您的笑容。
今夜,月光如水,特别皎洁。如果月光能折,我想折一片月光给您,让您永远灿烂!
【篇五:关于器的作文】
在古时候,人们总是把美好的想望寄托在器物上,以求福祉和其他的满足。而现在,人们似乎更偏爱其实用性,选择“利器”来“善事”,忽视了那些厚重、看似迟钝又毫无意义的器物。但是谁又能够想到,所谓的“可以做好的事”,其实是由这些被忽略的事物定立呢?
古往今来,无论是最初为御敌打猎而生的石器,还是后来技术进步发展出的用于耕种的铁器,它们最终都会拥有一个相似的结局——完成使命,然后回归土地,随着时间逐渐腐朽,即使它们之中的幸运儿碰巧被挖掘出来重见天日,也只能被当古董一样供着,发挥最后的科考价值。这时候,它们便不再是“利器”。
相反,那些被忽略的器物依然屹立不倒。一些有足的,以三足、四足构成一个完美的平衡:一些无足的,以平滑稳定的底部放置着。它们不像“利器”一样眠于不属于它们的时代,而是承载起更多的沉淀,一如曾经容纳其他事物那样。它们直立着,直面风霜,无惧世事变迁。
因为它们的“立”,许许多多的标准、法则从此确立,这样的一“立”,也许就会如这些“立”器一样永恒。
传说夏朝建立之后,四海升平,国富民强,于是夏禹命施黯铸造九鼎。九鼎铸成时,天生异象,“鼎”的地位由此确立。九鼎象征九州,九鼎集中到都城便昭显了“天命”所在,各方诸侯来朝见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九鼎在九州大地上铸立,同时也定了人心,定了天下,定了准则。
有多少的器物像鼎一样最终屹立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法得知最后的答案。但我们知道,有些“立器”需要我们维持,还有一些“立器”需要我们确立。
宋朝张载有“横渠四句”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实,这也是“立”器的过程,随时间发展,成为了一种责任的传承,由一辈辈的人去逐渐实现。
器要“立”,人作为器的创造者和规则的建立者,自然更是需要“立”——人不立,何来“立器”?在纪念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中国设计、铸造了“世纪宝鼎”,并将它赠给联合国。宝鼎寄寓着和平与繁荣的祝福,也是对世界未来的期盼……由此,重器不再局限于国,它成为了世界所有人的瑰宝。而我们,将被赋予责任,与荣光。
有器便有立,与人们接受的“不破不立”相比,立器的过程更为稳重沉着,带着一种历史的沉淀和对未来的使命感,不断地衡量着世间万物。在器的见证下,我们才能承载,才能立定,才能更好地支撑起明天。
【篇六:梦圆九州】
昙花一现,是美的瞬间;载人航天,是祖国的心愿。五湖四海都有着同一个富国、强民的中国梦。因为有梦,中国才得以富强;因为有梦,人民才得以安康。
梦想是前进的动力,梦想是一束光,穿过我的身体,进入我的思绪,它在我的心中落地,生根,发芽,直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坚定不移。
当我牙牙学语,躺在妈妈的怀里,无忧无虑,看到邻家的大哥哥,大姐姐到处疯,到处闹,那时的我,在心中埋下一颗种子,那是随心所欲的梦想,是翱翔在天地间的壮志,那时的梦是成长。
当我蹒跚学步,跌倒在路旁的小沟里,我浑身是泥,在泥沟里翻滚,哭泣,看到几位姐姐骑着那小巧的自行车,把我丢在一旁,而我却只能呆在原地,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那时,我真无知,但心中的种子也已成了萌芽,需要人们的呵护与灌溉。
当我自由嬉戏,享受童真的乐趣,坐在那滑滑梯上,从高处滑向低处,而大哥哥,大姐姐正坐在课堂上虚心地接受教育,我却呆在大千世界中嬉戏,随心放逐,自由自在,但那求学之音却拨动了我的心弦,那时的我,是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心中的梦想已成长为一株小苗,但毕竟太脆弱,经不住风雨的洗礼,只好躲在伞下悄悄地成长。
当我神色凝重,苦苦冥思数学题,陶醉其中,不亦乐乎。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课,随着老师思考问题,攻破一道道难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我心花怒放,心里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望着窗外大哥哥,大姐姐的笑容,像绽放的花朵,在诉说着,生命的的故事,他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是火一般的颜色,传达出中国人民像火一般的激情,那是党的标志。那时,我真的好想拥有一条那样的红领巾,戴在胸前,我是多么的骄傲,我的梦也成长为一株小树苗,透出一丝生机。
如今,我的梦已成长为一棵小树,在天地中竞相开放。我已经拥有曾经渴望的红领巾,四处玩耍,我为我是一名少先队员而骄傲,我为我是炎黄子孙而自豪。红领巾却不再佩戴,因为,我这个小小少年,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取代的则是一枚荣誉的勋章,一张朴实的团员证书,我——不再平凡,我——是中华大家庭的一份子。年轻的我们,有蓬勃的理想,有前进的动力,更有不竭的朝气。回首那些屈辱的历史,总结中国落后的原因,充满前进的斗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对祖国之事无能为力,可我们能做的,就是点燃我们自己心中的梦,放飞梦想,努力拼搏,翱翔在这天地间,点燃希望的火种——努力学习,让我们的梦,让亿万中国人的梦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富国、强民的中国梦。中国人,黄种人是坚强的炎黄子孙,是不屈的象征,中国,是坚强的后盾。铸就中国梦,引领中国风。
今天,我站在国旗下,凝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举行那庄重的升旗仪式。望着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仿佛看见了亿万中国同胞被屠杀的画面,惨不忍睹。五星红旗,是先烈的遗志——和平统一,无数先烈为中华民族而牺牲,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难道中国永远都无法摆脱贫穷,落后吗?不,不是的,我们远大的理想,我们时刻的努力,定会让祖国兴盛,强大!
梦想,是一根极其重要的导火线,它激发出思想的火花,创造辉煌的成就。中国梦就要靠我们来实现。从现在开始:点燃我的梦,铸就中国梦!
【篇七:人生中的第一次】
人生中总会有很多个第一次,总之直到今天,我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和我第一次学滑旱冰鞋相媲美的第一次哩。
在记忆里,我得到第一双旱冰鞋是在中班的时候,那又旱冰鞋是什么颜色的?粉色紫色还是玫红色?颜色我不大记得了,只记得我当时大声吵闹着要玩旱冰鞋。
当然,我当时心里是有些许害怕的,可是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倔——就爱和人作对。我穿好了护肘护膝,正要出发时,妈妈说现在虽然有时间,但我还小不能滑。我听到这话却脾气就上来了,吵着嚷着非要出去,妈妈只好无奈的带钱出去。
哼哼,我的新旱冰鞋到了,我就要开始闯九州啦。可惜酷不过三秒,我就摔了一跤。可我有一颗不怕摔的心,摔了这一跤我还是完成了我的第一次溜旱冰自学,我开心得无法形容。
这就是我第一次溜冰的记忆。当然溜冰技术可不是一两天练的,我是一年一年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