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猜猜她是谁】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和我形影不离。可不要以为她是甄卓哦,这个她,你可要猜好一会呢!
她有一双不大而灵动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时常迸出思考的火花,严格意义上说,她要是能再细心点,也算是个“学霸”呢!
她的文科尤其好,但在理科上却时常不细心,我时常劝她:“细心,细心,一定要细心,改掉这点缺陷,你会更厉害呢!”可是,她总是会不断地犯一些十分细小的毛病,真让我哭笑不得。
语文是她最喜欢的学科。在课上,她积极发言,总能用她流畅的语言,清晰的思路,获得同学们赞叹的目光;她勤思考,也总能用她那独特的脑回路,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就连高标准的侯老师,也时常表扬她。但她有个毛病,总是回答了问题就沾沾自喜。我不得不时常提醒她:“谦虚。”
她不仅学习好,而且还爱运动:在足球场上,总能看到她飞奔的身影;在跳高场上,总能看见她的蓄力一跃;在篮球场上,总能看见她和同学们的默契配合……运动方面,她的爱好很多,但她唯一讨厌的就是跑步了。我便劝她:“既然跑步是弱项,就要多练习啊!”她倒也听劝,于是,每天下午大课间的红色跑道上,都能看到她飞奔的身影。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的这位朋友,也是很爱美的呢!
她个子长得高,又瘦,什么衣服穿出来也好看,妈妈常说她是个“衣服架子”。她也真的是什么衣服也有:裙子、风衣、牛仔衣……单是一年给她买衣服的钱,就够交半年学费了!但她还是常和妈妈说:“妈妈,我好好学习,你再给我买件衣服吧!”这时,我也淡淡的对她说:“体谅体谅妈妈吧。”她倒也乖乖听话了。
我的这位朋友,她爱学习,爱运动,爱漂亮,性格也活泼开朗,和她做朋友的人没有一天不开心。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嘻嘻,那就是我温梓如呀!
【篇二:同桌的你】
时间在漫漫长河中悄然经过,带走了那些珍贵的记忆。沿途的风景一直在变,每年的经历也都在生命中发出璀璨而又夺目的光。时间在留下灿烂了人生的美好时,也留下了让我无奈的人和事。例如,我的同桌。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升至初中,身边的人和事物在不断地随着时间变换。而我身边的同桌,也是一个接一个的让我感到无语和好笑。
就以你为例吧。你是一个让我倍感神奇的人。初见你时,觉得你像书中所写的那样,给人一种温润如玉,谦谦书生的感觉。但事实证明“理想和现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句话终究是没错的。在接触你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你是一个脑回路极其神奇的人,你经常会做出一系列让我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不禁让我怀疑,我当初是怎么认为他会有温润如玉的气质的?不过想想也很正常,毕竟,当初他一直都在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厚重的镜片后面是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嘴自若有若无的笑意,也难怪会迷惑我了。你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你的某些“恶劣行径”会让我气的牙痒痒,但你的一些小细节却又会让我对你的不满消散。你那温暖人心的细节,真的,会让我对你的印象有改观。
同桌于我而言的印象是什么呢?同桌是那个一支笔不带,然后向你侵略的人;同桌,是那个上课顶风作案,也要和你说悄悄话的人;同桌是那个无聊到在一张桌子,还要给你传纸条的人;同桌是那个总是嘲笑你的人。那些你与同桌一起做过的幼稚、可笑的事情,也许在若干年后回忆起来时,你会认为,那是你中学时代,最幸福的时光了。那些你与同桌在教室里肆意挥洒的青春,真的,会是你一生的美好。
在每个人的青春里都会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同桌,他(她)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你失去什么,而是为了让你明白,这世界上,那个让你又爱又恨,提前体会过友情的人,就是同桌。同桌,可是比友情还要纯粹、可爱的存在啊。
——致我的同桌
【篇三:节省】
我的一些家人,朋友都很省。
我的同学小y,上厕所从不用草纸,而是用各种废纸。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随堂作文,我怎么也写不好,留下了很多废纸,下课了,我拿废纸去扔,小y看见了,叫住我,“嘿,你那些废纸不要了就给我吧!”我欣然答应,把所有废纸都给了他。从此,他就成了班上的“废纸回收站,”专门回收各种废纸。我问:“小y,你要这么多废纸干嘛用呀?”小y回答:“上厕所时当草纸用呀,我看废纸扔了可惜,就正好当草纸用了。”我倒是也奇怪,好好的纸巾和草纸不用,干嘛要用废纸呢?后来我知道,原来小y把纸巾都用来擦桌子、椅子了,而老师一周只让全班人用一包纸巾,小y不好意思老是用讲台上的纸巾,才想出这种办法的,他的脑回路也真是奇怪,居然连这种办法都想得出来。我也是要醉了。
我的外婆住在乡下,家里只在客厅安一盏招待客人用的灯。每天晚上太阳下山时,就是她的睡觉时间,半夜起床上厕所,也只用一个手电筒照明,一个月下来,电费几乎为零,外婆用的水,都是从湖里挑来的,无论是洗衣还是做饭,都用的是纯天然湖水,家里人想给外婆安水龙头和灯,大家总说:“您看您,都这么大年纪了,总这样不好,还是听我们的,安水龙头和灯吧。”外婆总不同意,说:“花那钱干嘛,我这样挺好,你们不用操心。”我真希望外婆赶快同意安水龙头和灯,毕竟可以改善她的晚年生活,更方便,卫生一些。
节省是美德,但不能太过,大家应适当节约。
【篇四:路过心上的人】
每一个该去上学的日子,只要没有下雨,经过我的母校门口的人都能看见一个皮肤黝黑,头发半黑半白,身着一件已经变成灰色的白衬衫,同时坐在地上,脚边还放着一只铁碗的老乞丐。
这个乞丐已经在校门口待了好几年,上学时总是不经意地看见他那只总是空空如也的碗,我在学校待的时间不比他晚,自然也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事:这个老人比起其他缺胳膊少腿的乞丐可怜之处少了许多,他也并非生活不能自理,曾经有来学校比较早的老师还看到他从地上站起来,在垃圾桶里翻找塑料瓶,我想这也是出于迫不得已吧。毕竟,他每天乞讨所得的钱一般都不过20元,想要养活自己是很困难的。我几年来从未给过他一分钱,对此我倒有一些惭愧,如果全校师生的脑回路都和我一样的话,那我绝对可以拍着胸脯打包票——至少有一千五百人会为他感到惭愧。可惜的是,每天从乞丐面前走过的人,似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注意到他,而关心他的人,那就更少了。
想到这里,我不禁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之前没有帮助过他呢?”我的心上仍然记着这个可怜人,袖手旁观是不行的,要学会帮助身边的人才行。
【篇五:一次难忘的体验】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好学生给坏学生讲试卷,而我那次是被完完全全的打败了。
其他的同学们都分配到了有基本功的学生,而我被分到了全班最差的学生。
本来,我自信满满地走到了他的旁边,虽然心里还是有点慌,然后开始给他讲解。填空题的时候还算比较顺利,可一到计算题的时候,我被他那清晰的脑回路给打败了,我一心一意的给他讲试卷,他也假装一心一意的听着。我讲完之后,给他出了一道题,他却依然什么都不知道说:“你说什么,我是谁、我在哪?”我知道他在开玩笑,我就又跟他讲了一次,然后我又让他做了一次那一道题,我看他在写,本来以为可以在讲完的时候,他在答案那写了一个我“不知道’的答案,我想:哎,这怎么教呀!他也在想:想教会我,没门。我使出了最后一招,跟他说:“你先把小数点去掉,算出答案后再把小数点加上去。”他露出半懂半不懂的样子,我果断放弃了计算。
经过一重又一重的“难关”,终于来到了最后的“关卡”应用题的最后一题了。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他还是装成了一脸不在意,我当时就想:这小子不会在神游吧!我叫了他的名字,他还是没理我。我就想:他不会“飘”到意大利吧。然后,下课铃响了,我终于“解放了”,我当时就想:他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反例了呀。
这次体验之后,我体会到了老师教课的不易,我才教一人,可老师要教一个班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