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怎能忘记】
时隔三年,又一次面临毕业季,三年前初见的羞涩和腼腆早已被熟识后的亲密无间代替,三年的陪伴让我懂得了珍惜纯洁无隙的友谊。
迟到的窘迫,拌嘴的气闷,诉说时的畅快,伤心时的安慰……那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在倒计时的日子里是那样的弥足珍贵。
我家亲爱的(崔芯蕊)虽是一所小学一个班升上来的,但之前并不熟,我俩的老铁生涯是从初中同一个小组时才慢慢熟络的,她是我唯一一个无论什么时候发信息,都会第一个回复我的人,我什么窘态她都在场,感觉我的形象在她面前分崩离析的样子,她会在我冷的时候张开衣服抱住我,在我生气的时候掏心掏肺的开导我,会在我窘迫的时候出来圆场,在我开心的时候共同分享。两个月后的分别,我会更加珍惜这份友谊,不论什么时候,只要需要,我会一直都在。
巧克力味的小仙女(zl),她是我“小弟”,我是他“二姐”,我俩一直以一种奇怪地关系在互通着有无,她就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人儿,她是五分犯傻,三分智商,二分逗比的人,她话多人很好,不管怎么说,她带给我的不仅有陪伴,更多的是搞怪幽默的成分。
我的同桌(WCY)是一个对我影响较大的人,我本人还挺腼腆的,但自从与她在一起同桌一段时间后,便彻底放飞了自我,进入到爱谁谁的状态中去了。有她在,那积极性,嗷嗷地。我俩还一起飙过歌,所以说,不要怪我唱歌太难听,我不还开朗了许多嘛…
三年,是一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三年,我们最快乐的日子,到头来却还是要在七月流火的日子里说一声“再见”,然后各奔东西,有些人也许一眼便是最后一面,珍惜当下吧,愿三年后在街角转弯处遇见,还能认出彼此,还能笑着由衷地道一声:“好久不见!”
【篇二:拾起时间的碎片】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极速前进,带来了生活变化的翻天覆地,一切看起来变得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生活开始分崩离析,被碾成一块块碎片……
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时间……或许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种现象正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仔细回想,自己有多久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了呢?总是觉得没有时间,在仅剩的一些空余时间里也只会低头看手机,因为相对于读一本满是文字的书,屏幕上鲜艳的画面可有趣多了,也不必花过多的精力去琢磨词句的含义,长此以往,我们渐渐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不仅如此,外出的次数也减少了,在家只用动动手指,想要的东西就会自动送上门来。哪怕有机会出去吃一次饭,聚一次餐,每个人也只是一心扑在手机上。
“碎片化”会给人一种抓紧时间的错觉,自己好像一刻不停的做着事,却着实是毫无意义的行为。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偷走了你无数的精力与时间。“人是群居动物。”我在很多地方都听过这句话。顾名思义,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交。在各种聊天软件风靡的年代,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社交”。看似增加了社交的次数,实际上却是隔着冰冷的屏幕,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一旦离开了网络,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和人打交道了。
我深有体会的一点是“碎片化”又走了我的注意力。有时候刚定下心来想写一篇日记,手机的提示音就不合时宜的响起,于是就开始聊天,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手机占据。在打字的间隙时间草草写几个字,到头来却发现什么都没做成,好像忙碌了一整天,却一无所成。
其实“碎片化”也不完全是坏事,重要的还是我们怎么利用它。鲁迅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在乘车的间隙,等人的几分钟,中午休息的时间,都是可以利用的时间,而我们却不以为然,沉浸在互联网。在有限的时间中高效的做事,才能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我们应该拾起时间的碎片,把他们拼凑起来,你会发现自己做事更加游刃有余,而不是毫无目的性的瞎忙活了。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加快,我们的生活愈加繁华,而灯红酒绿下的,是我们已被分崩离析的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生活是什么?碎片化生活就是几十年前我们可以放下心来用一整天来读一本长篇小说,而现在,我们仅看一个开头就丢下,或一个标题就决定了我们对它的兴趣。再比如说,几十年前我们把朋友了解得透透彻彻,对别人比自己还熟悉,而几十年过去了,哪怕仅一顿饭的交情也可让我们称兄道弟,满腔“相见恨晚”的热情。
同时,碎片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习惯,偷走了我们许许多多宝贵的时间,或是珍贵的专注力。
不少人感慨,自己忙忙碌碌一天下来,却浑浑噩噩好像什么都没有似的,而同样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为什么有那么一群人就能处理好学习或工作,打理好生活的一切,甚至还能剩余许多空余时间来供自己支派呢?是他们比我们更出色、还是我们在相比较下更加无能?
都不是,当我们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杂乱无章时,就会余留下许多碎片化时间,例如等车的十分钟,乘地铁的一刻钟,或下课十分钟……这些都可以算做碎片化时间,而多数人或是忽略它们,又或是刷刷手机,为了几毛钱的红包奋斗一阵,宁愿发呆,也不愿利用它们。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吧,也有许多碎片化时间,下课十分钟就可以背一段古文,或者做一半数学题,午休二十分钟,也完全可以练上几页字,刷完一小半试卷,可很多人想不到,而白白浪费许多时间。
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全都利用起来,在碎片化撕碎的生活中做一个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