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西游记》有感】
吴承恩写《西游记》是为了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统治阶级的昏庸与凶残,昏君“暗于用人昏与行事。”而酷吏“奸险佞巧,民不聊生”。书中的妖魔鬼怪其实就是那时社会上的贪官污吏。
可贪官污吏却往往与神仙、佛祖有关。每当孙悟空要想要替天行道时,这些天上的大王便出来阻止,并趁机以收复为名义带走,不让孙悟空打杀,这其中手持净瓶里面插着杨柳的观音在孙悟空要打杀金毛犼二十棍时却说他是在为朱紫国“消灾”,又把妖魔红孩儿封为“善财童子”,而这通天河里的魔头便是她莲池里的锦鲤。用孙悟空的话来说是“天上来的妖精。”反应了封建社会上下勾结,狼狈为奸的社会现象。
这让我想起了清朝的大贪官和珅,他贪污受贿,侵吞贡品,无所不为。公元1786年,曹锡宝上奏和珅家奴刘全盖造豪宅,奢侈普张,有仗势索贿的嫌疑,请求查处。谁知奏折传到皇上那边,乾隆见是和珅的家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涕和珅打马虎眼。将风声泄露给和珅,和珅让刘全一夜之间拆了个干干净净,结果曹锡宝得了个“妄言不实”的罪名,降官三级。乾隆帝又召见他说;“你是个读书人,怎么不明白行事机密才能成功的道理呢!”话是这么说,不到半年,乾隆帝却又操办其儿女同和珅儿子的婚礼,对和珅的宠信反而有增无减。
这些贪官污吏之所以能在官场上横行霸道、有恃无恐都是因为有这些大臣、皇帝的庇护。
还记得那个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吗?他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的英雄。可这样的一个英雄销烟后却被穆彰阿在道光帝面前挑拨革职充军,大学士王鼎对此事非常痛恨,一天,王鼎又当着道光帝的面,斥责穆彰阿;“像林则徐这样的贤良官员,你为何把他发配新疆?你就像宋朝的秦桧、明朝的严嵩,天下事都坏在你的手里了!”不料这位曾吸毒无数的君王听后,笑着对王鼎说:“你喝醉啦!”叫太监把王鼎搀扶出去了。这两段史实反映了清庭的腐败,小吏糊弄官员,官员糊弄大臣,大臣糊弄皇帝,皇帝糊弄百姓,从上致下,层层腐败啊。
都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但是作为上层的统治者早早察觉,并亡羊补牢,那仍然为时未晚。一个腐败的王朝不仅仅是因为有贪官污吏的存在,更是因为统治者的麻木不仁,对贪官也是层层庇护,若是有一个以身作则杀伐果断的贤君,那就不会有什么“天上来的妖精”呢。
不仅封建社会有“天上来的妖精”,现在社会也有,一些领导行贿受贿,处处瞒上欺下,并没有体恤劳动人民的辛苦,一味的搜刮民脂民膏进入自己的口袋。出现了很多“天上来的妖精”为所欲为。
希望人人能严于律己,让社会变得越来越好,让天上的妖精变成地上的子民,为人造福。
【篇二: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繁星满天,驼铃清脆,一弯静月躺在夜空中。他——林则徐,走在发配路上,只身一人,牵着一匹骆驼。
风烟俱静,前方仍是茫茫沙海。他疲惫地坐下,想起了相距万里的妻儿,阵阵酸楚噎住喉咙:自己的一生不就像这沙漠一样吗?只有不停地奔走,但依然看不到终点。
该如何回忆这漂浮不定的半生啊!童年时的场景已经模糊,脑中似乎只剩下官场的浮浮沉沉。年轻步入官场,至今也未谋得出路,曾经的升迁还是依托于道光皇帝。
夜里突然来了一阵寒风,刺骨的寒意钻入单薄的衣裳,他打了个寒战。脑中浮现出道光帝将他驱出京城的样子,一声响亮的惊堂木,至今还梦魇般回荡在耳畔,侧眼里他看见皇帝的眼睛正怒视于他。
他叹了一声:皇帝的脸说变就变啊!朝堂就如戏台,所有人都是优伶,而作为编写戏曲的皇帝决定着他们每一个角色的命运。
身为朝廷官员,焉能看着外敌的渗透与荼毒而坐视不管?面对英国蓄谋已久的“精神侵略”,他的拳拳报国之心以按捺不住。数年间,他亲眼目睹了鸦片的危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大清国已成一株朽木,经不得冲击。他不辱使命,亲自前往虎门。滚滚浓烟腾上天空,文化包裹下的列强露出真面目。他微笑着走上高台,傲然怒视那些鸦片贩子,野蛮的商贸伴随开闸融入大海。
他笑了,笑自己的天真。列强争先而入,道光帝顿时俯首称臣。他立下大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他,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还是败了。流放令下,他没有理怨,只是默默离开。
途经一村落,林则徐寄宿在老人家里,昏黄的菜油灯映着两人的面颊。林则徐询问为什么没买油灯,老人眼里噙泪,声音哽咽道:“不瞒着您,接连三年大旱,东边打仗,收税还紧,连吃都吃不上,更别提买油灯了啊!”
林则徐坐在大漠中,怀抱一盏灯,在沙漠中照亮一大片沙丘,他想起了老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同僚龚自珍的话他终于理解,数年来他造福一方百姓,兴修水利,这何尝不是一种报答呢?虽沦落于此,倒也无憾,。
他兴奋地走了起来,对着天大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声音响彻云宵,那阵阵回音仿佛是给他肯定的回应。他振作精神,高举孤灯,踏上了新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