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编相关作文

【篇一:传统文化的乐趣】

棕编,原本是农村常见的一门手艺,但现在却很少能够见到。而今天,我也来到了棕编的课堂。

我一进教室,便看到了桌子上摆放得整齐的材料:一片棕叶、一根长针、一根空心针和一把剪刀。然后,我们便开始了棕编作品的制作。

我首先按照老师的要求在与叶尖的距离10到8厘米处用长针在叶梗旁2到3毫米的地方钻一个洞,然后把针一下拉到底,把原本完好的棕叶分成叶梗和两片棕叶。接着把叶梗绕成一个小水滴状,再把两片棕叶用特定的打结方法,以“小水滴”为中心来打四个结。这样,螳螂的头和身体就完成了。下面把两片棕叶的长度剪成和先前多出来的叶尖部分一样长,在平均分成4等份,把最里面的两根穿过“小水滴”然后抓住下面的叶梗一拉紧,螳螂的触角就做好了。接着,我们把剩下的部分用特殊的编法编好,再用空心针在身体部分的一、二两个结之间穿过再将叶梗插进空心针,然后用力一拉,螳螂就做好了!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还有许多,它们让中国古代的文化史丰富多彩,它们是古代文化史上绚丽多彩的一笔!

【篇二:走进非遗】

感受棕编之趣,传承指上非遗。十一月九日,我们来到八里庙村社区跟随马以花老师体验了棕编之趣。

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棕编这一非遗艺术:棕编就是巧妙地利用棕叶的天然色泽及质感编织出精巧别致、栩栩如生的作品。

“今天我们来学习编蚱蜢。这是入门级的棕编。稍难一些的作品有蜻蜓、燕尾鸟等。”

蚱蜢?这种昆虫我可是观察过不止一次了,不知道用棕叶编出来的蚱蜢会不会别有一番风味呢?

老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条长长的、翠绿色的棕叶,编出来的蚱蜢颜色一定很好看。

“大家看好了!把叶梗绕个圈,将叶片套在上面拉紧。像这样左右各编一次,叫做一对。一共要编四对,不要数少了!”

啊?原来这么简单。我还以为有多难呢!我信心十足地学着老师的样子,将叶片弯圈、拉紧,可无论我怎么拉拉拽拽,总也打不成一个正确的结。

我焦急地想:这蚱蜢可真难编!正当我满头大汗的时候,老师来了:“这里要将叶片折过来绕,就像这样。”老师边说编了一个结给我看。

我恍然大悟,也学着老师的样子,麻利地编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结,心里美滋滋的。一旦掌握了技巧,我就编的越来越熟练了,领略到编织的乐趣,不禁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不知不觉编织接近尾声,我暗自嘀咕:“老师编的蚱蜢活灵活现,而我的看上去略显生硬。问题是出在哪里呢?”

我皱紧眉头,仔细对比。原来,我做的蚱蜢的腿和触角都是直直的,而老师示范的都是弯的。

最后一条腿弯折结束,一只栩栩如生的蚱蜢便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十分得意,迫不及待地拿在手上挥舞。只见它触须微微颤动,六条腿蓄势待发,如同一道绿色的闪电,顺着我挥舞的方向腾空而起,仿佛要带我一同来到野外,追逐打闹,嬉戏游玩。老师还说:“棕编还有稍难一些的作品,比如燕尾鸟。”

指间飞舞别样真,质朴无华野趣浓。非遗文化,星火不断,代代相传。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