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曲终人不散】
我与戏曲的情缘大抵缘于我的爷爷,每次回忆,脑海里都会浮现这样的画面:旖旎的夕阳下,爷爷安详地躺在青藤椅上,闭着眼,哼着曲,静静地享受夕阳。
爷爷爱戏曲,爱到痴狂,只要有爷爷驻足过的地方,总会留下一段段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曲子。我依稀记得,爷爷唱曲时,浑浊的双目也闪着光亮,身体也会随着节奏不停地变换动作,水袖翻飞,快步轻移,曲声婉转。爷爷极是认真,花白的胡子随着那或沉郁或悲愤或激昂的情绪,最后停在那一曲终了,融在斜斜的橘黄色的余晖里,流下浑浊的泪……
爷爷对京剧的满腔热情也潜移默化了我,有时爷爷在唱曲时我也会云里雾里地哼上几句。我哼的自然是南腔找不着北调,我也对不上词,就“乌啦乌啦”哼着玩儿。每每这时,爷爷总会抚摸着我的小脑袋,甚感欣慰,满足地笑着。盛夏的夜晚,爷爷和我会在老槐树下纳凉,夏夜的风别具清凉,似乎携着远处的荷香,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正应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爷爷摇着蒲扇帮我驱赶蚊虫,和我说他小时候的事。
我犹记得爷爷说过,曾祖父那时就是唱京剧的,爷爷从小是听着他父亲的戏曲长大的,那时候爷爷为了去看难得的京剧,深夜里一个人偷偷划着小船到另一个庄子看戏,有时候划得慢了,到达时曲已终了。我趴在爷爷的腿上听得出神,不知为何,听爷爷说时,脑子里竟浮现出了小小的木船,静谧的月色,平静的湖水,两岸的萤火虫,还有美味的茴香豆……
时光荏苒,我和着爷爷唱的戏曲慢慢长大,不知不觉竟也会像模像样地唱上几句,甚是洒脱。可时光是无情的,它让你变成小大人,也必定会带走些什么。于是,在那个飘着细雨的深夜,一曲终了,爷爷也追随着幽婉深沉的余音去了。爷爷的一生似那一曲京剧,时而节奏舒缓,时而明朗轻快,时而凝重稳健,时而肃穆激昂。爷爷的一生,有戏曲伴随着,且行且赏,且赏且唱。
在爷爷逝去的那个夜里,我呆呆地伫立在雨幕中,泪水雨水交织在一起,却隐约听到从远处飘来的曲段:“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爷爷的双臂依旧强硬有力,每一步都稳健到位,双目依旧炯炯有神。纵是时过境迁,咿咿呀呀的唱腔和戏中故事会伴着爷爷,永不孤单。
爷爷逝后,院里再也听不见那浑厚流畅的戏曲,空荡荡的,徒留惆怅。只是记得在某个清晨,当我走到那颗老槐树下,似乎又听到了那掷地有声的戏曲,而我也想起了爷爷的笑脸和那好吃的茴香豆。
京剧是爷爷的血脉,是祖祖辈辈一直用心呵护而传承下来的精髓,而我,也要把这融进爷爷灵魂的戏曲一直唱下去,一曲终了,余音仍在,人未还。
【篇二:我当小老师】
今天,我的心情十分焦虑。因为我今天要在芒果作文学校当一次老师,可我却没有一点头绪,虽然我在家里认真思考过,但是我一直觉得不够好。
上课了,大家先分享了我们学校里不同类型的老师:有严肃认真的、有和蔼可亲的、有幽默风趣的……接下来就是我们这些“小老师”开始上台讲课了!有的同学教了英语、有的教了语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位上台的同学教了我们一首简短的歌曲,叫:《太阳出来了》。她先教我们唱曲,又教我们唱词,我们都很认真的跟着她学,她说她虽然表面上很轻松,但是实际上心里非常紧张。我上台的时候也是这样。
轮到我上课啦,我已经在座位上思考了很久,终于想到了该教的科目:数学。我犹豫不定,不知道这样讲到底好不好?我还是有点怯场,没有胆子上台讲课。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壮着胆子走上讲台,开始写我的题目。写到一半,同学们就开始回答,他们七嘴八舌的,我点了一位举手的同学来单独回答,他才回答了一半,时间就到了。我无奈地回到座位上,继续看其他同学上课,心里有点遗憾。我想我的课上的并不成功,下次我要克服内向的性格,变得更善于上台演讲和表演才行。
当老师很不容易,我们应该要更爱学习,更尊重老师才行;我们学习好了,就是给老师最大的礼物。
【篇三:生命的意义】
我们早晚都要死去,那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
或许,有人会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这些看起来都是很棒的回答,但今天我要告诉诸位一个残酷的真相——生命其实没有意义。
《生命的意义与甜甜圈》中讲道:“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只有几十万年,天上的星星都存在几十亿年了。你以为宇宙真的在意你和我吗?当然不在意,我们只是尘埃,但这不代表我们会放弃一切。
“我们的生命没有意义,总有一天我们会被人遗忘。但在这样艰难的现实下,我们仍然可以活着,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这难道不是生命的真谛吗?
甜甜圈本身没有意义,但如果你能享用它的美味,那甜甜圈就有了意义。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为它赋予意义。
为生命赋予意义的最好方式就是感受生命:既要享受生命所馈赠的美好,也要承担生命所带来的责任;既要记住开心愉悦的瞬间,也不能忘记苦闷彷徨的时刻。我们的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也会在十字路口感到迷茫;我们会大笑也会哭泣,但这些恰恰证明我们还活着,而活着正是赋予生命意义的最大前提。
只有活着,我们才能看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景象,才能听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绝世唱曲,才能感受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之情。
也只有活着,我们才能做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才能像李白一样拥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才能和杜甫一起概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恢宏。
有些事情我们无需在意,就像生命的意义,我们在意了又能怎样?
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是认真地活好每一天,心满意足地享受每一点快乐,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坚持自己认为对的观点,但求心安理得。
珍惜生命,活在当下,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当一个人确确实实做到这些事,那么他没有意义的生命也便有了意义。
【篇四:有趣的音乐会】
今天在虾语文的课上,我们和叶老师一起开了一场有趣的音乐会。
上课铃声响了,叶老师给我们放音乐,大家随着音乐的旋律手舞足蹈地跳了起来,早已忘记外面的吵闹声,但还有的同学在看书,一副严肃的样子,教室里什么样子的同学都有,热闹极了。
只见乐乐大声地唱着歌,一幅激动又兴奋的样子,小手不停的摆动着,小明也大声的唱着歌,好像衬出一副自信又骄傲的样子,还有个别人很害羞,在下面小声地唱着歌,不敢大声地唱出来,大家既兴奋又骄傲。
叶老师还让我们两个组比赛,有的人不敢大声唱,有的人很骄傲,还有的人一边跳舞一边唱歌,教室里充满了歌声和大家的欢笑声,连小鸟也跟着我们唱起了歌。
虽然外面很热闹,但大家的欢笑声似乎传遍了整个世界,让我们忘记了烦恼与忧伤,忘记了夏天的炎热,这节课真是有趣的一节课,不但让我们忘记了烦恼,而且还让我们学到了不少唱曲和知识。
【篇五:我最喜欢的奥运比赛项目作文】
今天学校要举行一场低年级的闽南童谣比赛,我的心情是既紧张又激动。
中午,我迫不及待地就先来到学校,不一会儿,就有几位热心的妈妈拿着化妆盒过来帮同学们化妆,瞧,她们是那么的专注着,把我们大家都化妆的漂漂亮亮的。
轮到我们班表演的时候了,我们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依次顺序的走进舞台,首先是我们合唱的小组用读的'方式念《大家紧来听故事》第一段,等到第二段开始唱曲的时候,模特组的同学就开始分成两边跟着节奏走起来,看——他们的服装形形色色的,有现代帅哥美女的打扮,还有古代风格的装扮,他们一上场,就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热烈掌声,那个声音如同雷声一样震耳。
最后掌声又再次响起,我们二年(3)班获得了第一名。每个同学的脸上都绽开了花似的开心极了!
【篇六:又听见儿时的声音】
冬雪初融,日光熹微,院里老辈人正笑谈幼年。一片喜滋滋暖融融里,仿佛有拨浪鼓声绕耳,有老镇的戏班搭台唱曲,那思绪便在柔软日光中逐渐渺远起来。穿堂风过隙,又听见儿时的声音。
我对幼年的记忆大约只剩了街尾老媪摇着拨浪鼓卖酸甜的糖葫芦和周末总来唱曲的戏班。那时是连牙都还疏松的年纪,却整天吵嚷着要吃甜味。街坊四邻的孩子生性顽皮,总爱一块闹腾,最欢乐的莫过于顶着酸甜葫芦串偷溜到院坝里听曲。
那哪里是正儿八经的听曲啊,不过是瞧着唱曲人厉害,听着那戏腔难懂但新奇,便心生喜欢。今天跟着台上姑娘捻捻兰花指,明天准是要装腔作势学功底深厚的戏子耍小杂技的。
至于老媪的糖葫芦串,其实就是裹了糖衣的当季山楂,跟普通糖葫芦实在没什么两样。但不管是老媪还是糖葫芦串,都惹的街上人们喜欢。一来她温柔和蔼,二来她卖糖葫芦时总会摇着拨浪鼓,引得小孩子们争抢。
清脆的摇鼓声,和实在难懂的戏腔,就构成了儿时最悦耳的声音。它们像一群蝶,翩翩然拉开了美好的序幕,让乏味的日子也平添欢喜。
长大后离开家乡就意味着淡去儿时那些声音带来的欢喜。年间回去想找那老媪买糖葫芦,站在街尾,却再听不见那清脆的拨浪鼓声。问其原因,她只摇摇头:“现在哪还有小孩子玩拨浪鼓呢”,一支玲珑的拨浪鼓,比不过一箱颜色缤纷的玩具。这时我才惊觉,戏班其实也早在几年前就不唱曲了。都说曲终人散,可那一曲还未终,听的人就早已散开。
时至今日,那些记忆仍令我欢喜。但或许要等到某个开春,山尖尖上积雪消融,世间万物欣然,幼童争相把玩拨浪鼓,酸甜葫芦在嘴里化去糖衣,戏班子重新搭了台唱曲,台前是满当当的人群。此时,又听见儿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