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护蛋行动】
最近我校举行一次护蛋的活动,意义在于感恩父母的爱心和养育我们的辛苦。老师让同学们星期天从家里各带一只鸡蛋回校,就像父母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它一个星期,到星期五鸡蛋还是完好无损的,这位同学则是称职的“好爸”或“好妈”。
同学们有的用纸盒海绵装蛋,有的用小竹蓝装蛋,有的没包装。我呢是这样装的:在鸡蛋写上我的名字,用纸巾包裹着鸡蛋再放进一个透明的胶牙签筒再拧上盖,就算掉到地上鸡蛋也不会破损。
星期一,每个同学都小心翼翼的,下课铃响了,老师要求我们把蛋带在身上然后去饭堂吃饭,个个捂住口袋,生怕走路动作大一点它就会溜出来了。一天下来,没有谁的鸡蛋变“坏蛋”,都各自庆幸。
星期二,由于大家都放松了警惕,其中一同学走着路被另一同学撞了一下,结果蛋烂在口袋里了。有了坏的开始,紧跟着各种各样的状况都有了,比如上体育课时,同学们打羽毛球,鸡蛋可不能带在身上呀,把它放地上远一点怕看不到会被别人拿走了,放近一点打球时又踩坏了蛋。放学了,把蛋拿回宿舍,蛋放在床上怕压怕了,放衣柜里一会就忘了,拿衣服洗澡时连放在柜的蛋也扯出来摔坏了。我总结了一下,加了包装比没包装的要迟一些变坏。直到星期五老师宣布发奖状给护蛋成功的同学那一刻,我才放下心来,我们班四十三个同学剩下十个是称职的“好爸”或“好妈”,我是其中的一个“好爸”。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爸妈的辛苦,并且保护东西要讲究方法和要有责任心。
【篇二:意料之外】
成长不张扬,是花自然香。梦枕在云上,你在我心上。——题记
时光总是旧模样,风里还是扁豆香。许多年后,女孩静静坐在田埂上,闭上双眼,笛声响起,悠远清脆,她在等待,等待哥哥回来,载着她们童年时共同的梦想。
春天,明媚的暖风浮动着少年心中的悸动,“哥,扁豆花开了,快来看呀!”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像阳光下的蝴蝶,翩翩地来到扁豆藤下,清脆的嗓音像鸟儿在歌唱。
身后,一个男孩从田埂上踱来,望见那盛开的扁豆花,他稍稍将嘴角上扬,却流露出忧郁与悲伤,“这扁豆花呀,开得是茂盛,可不知怎得,却没有桃李梅那样沁人的清香。”他仰望天空喃喃地说到。
阳光满盈,透过窗户在地面剪出变幻的光班。
初三还剩下一个月了,毕业后两人都想去县里的音乐学院进修乐器,但家境贫寒,父母起早贪黑,砸锅卖铁的钱也只够扶持兄妹中的一人去进修,平日家里和谐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简陋的两层小屋里再也没了欢笑。
终于,仲夏的一个夜晚,一家人不得不围坐在桌前,进行最后的抉择。桌前,老式的风扇吱呀地叫着,忐忑不安地晃动着它那锈迹斑驳的脑袋,三只脚的木板凳不堪重负地嚷嚷。望着一个个阴沉着脸的至亲们,妹妹收敛起了她平时毫不吝啬的欢笑,她知道,这最后的决定至关重要。
气氛倏然压抑,谁也不愿第一个开口,妹妹摆弄着桌子中央的抽签筒,等待着老父亲的决定,她将筒里的签倒出来又倒进去,直到父亲用责备的眼光盯着她,才悄悄放了回去。
一番商讨之后,两人决定抽签裁定,哥哥抽完了签便悄悄放下了,他早已将签筒里的“否”全部放进了自己的筒里,现在,他等待着大家的目光聚焦在妹妹身上。
“星,只能是你了。”父亲突然说到。男孩猛得抬起头,却见妹妹的签上是大大的“否”字,他怔住了,发疯似地将妹妹签筒里的签一一查看,竟无一例外都是“否”。他又不敢相信地翻开自己的签,反面却都是鲜红的“是”……
秋天,通往县城的火车即将开动,落叶铺满了大地,花红已谢,扁豆花早已结成了累累硕果,这时成熟的清香却格外沁人心脾,哥哥早已猜透了妹妹的心思,这难得的“幸运”他将仔细珍藏。
汽笛响起,男孩将那改变命运的竹签悄悄竖立在了扁豆藤的顶端,转身登上了火车。微风吹过,将这竹签上的细语传递,“月,我会回来的,带着意料之外的幸运与梦想。”
女孩笑了,泪水落入笛声,载着意料之外的欣慰飘向运方。
【篇三:妥协与成功】
东流的滔滔江水与山妥协,得到了实力的积蓄。虽历经百步九折的艰难,但最终在下游千里江水奔腾不息,势不可挡。
人与江水又有何异?江水不是自源头流出就一泻千里,人不是自出生就能应人生百变。面对眼前的困难重重与不利己的大环境,妥协或许才是神佛签筒中的上上签。或许真有那么一刻,坚持仅会让我们自得覆灭,妥协让我们得到通向成功的“芝麻开门”密语。毕竟人是要会变通的。
总会有人说,成功是造梦者坚持的产物,而妥协于那些碌碌无为之辈,妥协于荒谬的现实,妥协于一个又一个令人无言的痛苦。这是对造梦者追求成功的信仰的侮辱,即使成功,得到的一切也不再是昔日令自己魂牵梦绕的一切,更何况,妥协后我们的梦难在。成功不来。
可妥协与成功总会有这样一种奇妙的关系。妥协就像是一根魔杖,它可以施以善咒,让我们走向成功;也会施展恶咒,让我们与成功无缘。回顾历史,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由于他早年家庭经历和他不同于他人的学术观点,很多学校未聘请他担任物理教师。迫于生计,他只得去当一个检查员。但也正是这一经历,让他有充足的时间深入研究,得以在1908年发表四篇震惊世界的论文。相反同为科学家,艾萨克牛顿晚年向学术难题妥协,转而炼金和信教,致使他晚年无新成果问世。
可以说妥协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让我们有所变化得手段。成功的获得往往不取决于手段,过程。仅由我们心中那种对成功的无限渴望和我们性格中的坚韧决定。正如卢梭所说“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可以说,我们该妥协该听取的是方式,该坚持的是对成功的信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吞吴;汉朝史迁忍辱负重,千年奇书始先河。他们本可以不妥协,但妥协让他们有了追逐梦想的机会,但他们的信念,让他们创造奇迹。
妥协既是手段,那得来的成功就必是我们所期望的。可妥协毕竟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它不是助力,不能促进我们成功,所以既已妥协,拼搏必不可少。举个例子,自汴京之难后,赵构建立了南宋,此后历代南宋皇帝虽心有北伐之念,但早已妥协于既成事实,无所北伐行动了。所以说,妥协后,任需加倍努力,才对得起这妥协。
水改变了直来直往的流动方式,纵是经历了羊肠九回的波折,但它无一日改变东流的信念,终使它不可挡;人也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