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他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每当我翻开那本随堂作文本看到那两行文字时,眼前就会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不高的个子,一双有神的眼睛,最有特点的就是嘴角的那一颗痣。他,就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樊老师。
樊老师已经年近五旬,非常普通的一个人,既没有魁梧高大的身材,也没有英俊气派的长相。然而,他却是我最佩服的一个老师,因为他渊博的知识。樊老师知识面非常宽,教学经验也很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
樊老师从来不说自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更不喜欢别人这么说他。因为他经常说:“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只有不断追求进步的人。”
樊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为我们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有一次,樊老师要到我所在的村子进行家访,便让我带路。在路上他很随意地问了我一句:有没有把宿舍同学的东西弄到地上,还搞得脏兮兮的。我的眼泪当时就夺眶而出,因为那件事儿确实是我做的。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做那样的蠢事,但的确是我做错了。樊老师并没有批评我,只是告诉我以后不要再做这等傻事了。樊老师还说:“当时那个孩子告诉我,我还不相信是你……”我明白了樊老师还没说完的话。从那以后,我再也没那样做过类似的蠢事。
樊老师的话我将永远铭记在心,这也将会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做事要谨慎,不能冲动!
樊老师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在平凡的事业中孕育着伟大。这样一位老师,他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毕生的。
【篇二:节省】
我的一些家人,朋友都很省。
我的同学小y,上厕所从不用草纸,而是用各种废纸。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随堂作文,我怎么也写不好,留下了很多废纸,下课了,我拿废纸去扔,小y看见了,叫住我,“嘿,你那些废纸不要了就给我吧!”我欣然答应,把所有废纸都给了他。从此,他就成了班上的“废纸回收站,”专门回收各种废纸。我问:“小y,你要这么多废纸干嘛用呀?”小y回答:“上厕所时当草纸用呀,我看废纸扔了可惜,就正好当草纸用了。”我倒是也奇怪,好好的纸巾和草纸不用,干嘛要用废纸呢?后来我知道,原来小y把纸巾都用来擦桌子、椅子了,而老师一周只让全班人用一包纸巾,小y不好意思老是用讲台上的纸巾,才想出这种办法的,他的脑回路也真是奇怪,居然连这种办法都想得出来。我也是要醉了。
我的外婆住在乡下,家里只在客厅安一盏招待客人用的灯。每天晚上太阳下山时,就是她的睡觉时间,半夜起床上厕所,也只用一个手电筒照明,一个月下来,电费几乎为零,外婆用的水,都是从湖里挑来的,无论是洗衣还是做饭,都用的是纯天然湖水,家里人想给外婆安水龙头和灯,大家总说:“您看您,都这么大年纪了,总这样不好,还是听我们的,安水龙头和灯吧。”外婆总不同意,说:“花那钱干嘛,我这样挺好,你们不用操心。”我真希望外婆赶快同意安水龙头和灯,毕竟可以改善她的晚年生活,更方便,卫生一些。
节省是美德,但不能太过,大家应适当节约。
【篇三:我的小幸福】
对于吃货而言,美食是他们的幸福;对于老人而言,陪伴是他们的幸福;各种各样的人有他们各自不同的幸福。而我的幸福很小也很简单。
记得最小最简单,但也让我最幸福的事,还是在我五年级暑假去外婆家玩的时候。
“叮铃铃……”身旁的兔子闹钟准时响起,把正在梦中“旅游”的我拉回了家。我睁开睡眼惺忪的小眼睛,起身把闹钟关了,然后折好被子,穿好衣服。“哗!”我一把把房间的窗帘拉开,窗外的阳光透射进来,让原先昏暗的房间顿时充满光亮。再把窗户拉开,原先的阳光又多了一点暖洋洋的温度,让人感觉站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宁静无比。
我正站在窗边,欣赏着外婆家的菜地:有绿油油的青菜,还有大白菜,绿油油的一片,让人赏心悦目。呦,旁边还有几只外公养的鸭子在池塘里游泳呢。
“咚咚咚!”有人在敲门呢,我问了一声:“谁呀?”“你妈,赶紧出来吃早餐,等下外公开车带我们去看荷花,快点啊!”原来是妈妈,门外响起的脚步声,越来越小,妈妈又回客厅了。
我扭头看了最后一眼,就依依不舍地拉上纱窗,出了房间,吃早餐去了。
享用完妈妈做的丰盛早餐,我们一家子就出门赏荷花了。我拿着相机,听着耳机里的音乐,安静地坐在车中,欣赏田野的绿,心情真是舒畅啊!真是太幸福了!
我们在外婆家度过了一个十分美好的假期。开学后,我在自己的随堂笔记上,贴上了一张在外婆家我住的房间窗前的那一幅田园美景,并在下面附了一句话:“想要幸福,就把生活速度放慢,贴近大自然……”
这就是我的小幸福——放慢脚步,在音符的陪伴下,欣赏大自然的恬静之美。
【篇四:遇上碎片化生活】
生活,就如一杯酒酸甜苦辣尽在其中,而碎片化生活,就是一片又一片的时间,拼接而成的,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岁月……
在即将迎来期末考试,我每天晚上都在作业堆前奋笔疾书,却听到楼下小区广场上小朋友们那嘻嘻哈哈地打闹声,不禁在心里涌起一阵羡慕嫉妒恨。
快要迎来期末了,我每天早上陪着还没起床的太阳离开家,又在太阳即将睡觉时陪着他回家。哎,每一杯茶,每一杯咖啡对我来说只有四个字:又苦又涩。我现在很想吃下一颗返老还童药,变回小时候,那样就不用做那么多作业了……
期末了,每天一上主课或在外面上补习班,要么是一大堆练习题要么就是一堆考卷。无论哪一条选择对我这种中下的学习都是死路一条。还有那突如其来的随堂小测,令我十分头疼。还真应了那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那句话。
但是,尽管前面的路有多崎岖,多泥泞,正是因为这些,才磨练了今天的我们。当我们走过这条路后才发现他并不困难,这就是碎片化生活。
【篇五:奋斗在初三】
当我们稚气未脱的走进这个校园时,初一的生活自由而又快乐;然而,步入初二生活就开始变得艰辛而忙碌;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进入更加紧张的初三。
初三是紧张的,老师在讲课,同学们一个个都挺直腰板,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老师生怕自己的学生没有听懂,也不敢走神;连平日里淘气爱闹的同学也都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生怕错过一个知识要点。炎炎烈日下,同学们从来都没有喊过累,叫过苦。每个人都在为着梦想而努力学习。
初三的生活是寂静的。静悄悄的自习室里,只能听见教室后墙的石英钟在悄悄地走着,嘀嗒,嘀嗒,嘀嗒;望着窗外漆黑的夜晚,夜空那么寂静,远处传来蝈蝈的叫声,仿佛是催促我们奋斗的号角,让我怠慢不得;还记得初二自习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同学窃窃私语,然而现在的大家都在飞速地旋转着笔头,仔细地审视着题目,可出现一个小小纰漏。
初三的生活是刻苦的。一摞摞课本,一本本练习册,一道道练习题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初三的课堂又是紧张而又压抑的,我们在随堂考试中绞尽脑汁,在课堂听课时全神贯注,尽管辛苦但我们从未放弃。每天早起晚睡,每天都要比其他年级的同学多出一节课,少出一小时的自习时间,我们仍旧未曾喊过累,因为我们在为自己美好的未来拼搏奋斗。
奋斗的初三,激情的初三,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他人的期望、父母的希望而努力,拼搏,奋斗。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与拼搏,让我们一起冲刺中考,为梦想而奋斗!
【篇六:努力就会有回报】
那是一个周一的语文课,胡老师走进教室便对我们说:“这节课我们要进行随堂测试,请大家做好准备!”我一听到测试,心就不由自主地怦怦直跳,心想:怎么就突然来了个测试,我还没有复习呢!
我还在紧张着,小状元便已经发下来了。我开始答题了,可没想到第一题的第四个空就把我给难住了,“溅落”的“溅”到底是哪个溅啊!哎呀,怎么关键的时刻掉链子啊!我绞尽脑汁,努力地回想,最近我们刚学过“溅”和“践”,践已经写了那就一定是溅了。我按照我想的写下了答案又继续认真作答。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第四大题又把我难住了,题目要求用一两句话把带点词语的意思写得更具体。这该怎么做呢?我挠挠头皮试着寻找一丝灵感。啊!上天不负有心人,我想到了,我做出来了!我工整地写下答案,虽然我不知道做得对不对,但我相信自己,因为胡老师说过,最好不要在试卷上留空题。整个考试我都专心致志地看题,一丝不苟地做题。为什么呢?因为在四年级下学期的一次考试中,当我做一道选择题时,明明知道是选A,可我却不由自主地写成B,导致我最后只得了八十九分,与九十分失之交臂。这一次,我绝不会放过每一个得分的机会。
那天下午小状元发下来,我看到自己的分数,九十五分!我开心地快要飞起来。我终于突破了自己的历史成绩。
回家后我立刻把我考试得了九十五分的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眼睛亮亮地,兴奋地说:“真的吗?给我看看!”我把小状元递给她,妈妈一边看一边点头,脸上笑开了花。为了庆祝,那晚我们全家去吃了我最爱的火锅。
从那天起,我知道我不比别人笨,不比别差,只要认真、努力、专心就会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