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贵州行】
丰富多彩的贵州之行已接近尾声,一路走来,我们看过磅礴的赤水大瀑布,参观了厚重的红色景点遵义,爬过风景如画的梵净山,游过幽静的青岩古镇,即将前往织金洞,这一站是最后一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站。
早上10点,我们来到织金洞,我仔细地阅读景点简介,忽然,我看到“天下第一洞”五个字,顿时加强我对里面世界的无限憧憬。
走近洞口,一股寒气扑面而来,据说里面常年温度13。5度,我禁不住打个小寒颤,立刻穿上薄外套。
走进溶洞,岩壁上有许多像野猪獠牙一样的钟乳石,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形态各异,在灯光的映照下颜色也有深有浅,如梦如幻。
漫步一会儿,终于到了第一个景点“猛虎下山”,这些石头咋眼一看真很像老虎,可前面那个又细又长,好像下面还踩着一个球是什么呢?正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耳边传来详细的播报。我听完广播,终于明白这幅“画”的意境。这“画”原来是讲一条蛇抢走绣球,狮群去把绣球夺回来,真是惟妙惟肖。
接着,我仔细观察地图,我们已经走过三分之一,我突然又看到一个东西,让我惊讶且好奇。
“周哥,这地图上说的擎天柱是什么啊?”我问周哥。
“你问我,我问谁啊?”周哥顿了顿,冷静地说,“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我们快速跑到“擎天柱”前,原来就是一根顶天立地的柱子,名字取得倒是贴切!
接着,我们又看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钟乳石,虽然已经是下午2点过,我们还没有吃饭,但大自然的神奇已经让我们忘记饥饿与疲劳,依然兴致勃勃,欢声笑语。
晚上,我们住在凉快的毕节市,漫步在大街小巷,品尝着地方美食,欣赏着朦胧夜色,回顾着这8天的点点滴滴……
再见,贵州的山山水水;别了,贵州的风土人情。
【篇二:贵州之旅】
贵州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所有的景点都在电视、海报上轮番展示,不知道的还没几个,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今天我们就要前往那令人神往的地方。
四洞沟
我们来到了贵州赤水,这是旅行的第一站,游玩赤水著名景点四洞沟,大门前有一些假的大熊猫,啃着竹子向我们挥手,这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是大自然遗落在密林深处的四道奇观,分别是水帘洞瀑布,月亮潭瀑布,飞蛙崖瀑布和白龙潭瀑布,每个瀑布都风格迥异,各有各的特色。
来到一洞,第一眼就让我震惊,只见一条巨大的银幕挂在山上,又直泻入深涧,河水翻腾着汇入大河,向一个全新的世界出发。
在银幕后面是一个横贯瀑布的水帘洞,这里就像一个剧场,前面是银幕,后面的演员正在准备,瞧,石凳,灯光,水雾,彩虹都准备好了,只等大戏开幕了。
来到二洞,这是一个小瀑布,很宽,但落差很小,不注意还以为是一个堤坝。三洞瀑布中间有块石头,仿佛一只大手想接住瀑布一样,一路上我和几个小朋友调皮的在林间小道上穿来穿去。终于来到四洞,这个瀑布最高,但水量小,没有欣赏多久就遇上倾盆大雨,所有人顿时变成落汤鸡,狼狈地跑回车上。
赤水大瀑布
满怀兴奋,向着第二个景点赤水大瀑布出发,我和周哥兴致勃勃,沿着弯曲的山路,一路溪水潺潺,一路虫鸣鸟叫,一开始就冲在前面。当我停留下来观看螳螂和蚱蜢打架的时候,周哥先跑了,转眼间便没影了,当我马不停蹄的追到他时,他居然在瀑布脚下等了我半小时。
远远地我便听到巨大的水声,一步步靠近,水雾也铺天盖地的袭来。站在瀑布脚下,只见瀑布从天而降,真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壮。顿足一两分钟,浑身就湿漉漉的,很凉爽,人们争先恐后的在观景台上拍照留念。
这个景点可不是吹出来的,虽然没有黄果树瀑布的名气大,但瀑布的水泥沙重,呈现出一片红色,心想:这可能就是赤水大瀑布的来历吧。于是,我弯下腰,取出一个透明的瓶子装下一点赤水来作纪念。
遵义
我们来到遵义,住了一家比较好的酒店,第二天一大早,便去参观了毛主席开会的地方,大人还专门请一个解说阿姨为我们讲解四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终于完成25000里的长征的历史,我仿佛又感受了那段峥嵘岁月。
梵净山
第四天,我们来到了梵净山,这里是5A级景区,虽然山很高,但我们又坐缆车又坐索道,很快到了山顶,那里的路很陡、很高,一路上怪石嶙峋,云雾缭绕,还有很多动物陪伴。
梵净山最出名的可不是瀑布,而是石头,但也不是玉石,钻石,这里的石头造型奇特,石头就像厚厚书本一样层层叠叠,当地人称之为“页岩”,虽说一层很薄,但团结就是力量,一层一层组成许多奇观。
据说景区的标志就是山上的蘑菇石,它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石头重叠而起的,远看像,走进觉得一点也不像蘑菇,真奇怪。在他的旁边还有块雄鹰石,仰望展翅欲飞的雄鹰石,我感觉自己非常渺小。
接下来我们还去游览了青岩古镇、织金洞,贵州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四洞沟的沟,赤水的瀑布,梵净山的石头,青岩古镇的历史,织金洞的奇迹都印在脑海,让我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