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古镇】
和妈妈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一次,我们决定去安徽泾县的查济古镇。
坐了6个小时的车,终于接近目的地了。只见道路两旁的小河里荷花亭亭玉立,微风吹来,随风摇曳,那一片片绿盘似的荷叶挨挨挤挤,亲密无间。我被这美丽的风景迷住了,急忙用手机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
车一路环山而下,终于在一个古老的村庄停了下来。我们一路前行,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查济古镇。它的确美,美得简约却不简单,长长的条石小巷,青砖黑瓦的古宅,在它的窗户和门上,都刻有精美的雕饰,满眼全是浅灰的马头墙连成一片的徽派建筑。跨过高高的门槛,古旧的宅子在这刺眼的阳光下,越发显得陈旧,大厅有石桌和石凳,有古井,墙门反射出冷冷的光,忽然想问,倘若现在下雨该是怎样的情调?也许连绵的雨天和这古村才更为般配吧。
听导游说,这个地方因为整个村庄的人都姓查且又是从山东济南那边迁移过来,所以称为“查济”。现在出现在我眼前的查济就像一个老人,在他沧桑的眉宇间透露出昔日的繁华,清澈见底的河水轻轻地流淌着,沿河错落有致的拱石桥上藤萝缠绕,远望犹如碧玉横架在水上。那潺潺的流水声中,村里的妇人在用最古老的方式洗着衣服,这就是书中曾一次又一次出现的小桥流水人家吧!我和妈妈随意走进一家,大概主人早已习惯了游客的到来,对我们并没有特别的关注,而是自顾自地忙碌着。或许是莲子刚刚上市,她们在用机器将莲篷剥开,把莲子取出,供游客品尝或购买。偶尔,抬头给我们一个善意的微笑。
村子里的阿猫阿狗倒是随处可见,眨眼间便有一只小猫懒懒地趴在竹椅下,眯着眼睛,似乎我们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到它。而屋子里的小狗倒是活泼了许多,以小马般的速度奔跑着。突然觉得,这里更加纯净自然,多了几分淳朴,少了几分商业气息。树荫下纳凉打着瞌睡的老人,在叮咚的泉水中嬉戏的孩子,老屋中随处飘来的饭菜香和穿行在古村的居民,似乎都在静静诉说着查济几百年来的曾今和沧桑。那小桥,那流水,那老人,那小孩,那石桥仿佛又如一个淡雅的女子,静静守候着岁月,淡然面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让我忍不住挽起裤脚,脱开妈妈的手臂,在泉水中随着“哗哗”的水流声,静静走过。
漫步古镇,你能感受到它的古老,但却无法想象它曾今的历史。纯朴的村民们就靠着这美丽大自然和智慧生活着。一条条连绵起伏的小路伸向远方,仿佛那些小路在叙说着这个古镇的历史悠久。许多少年在小路旁写生,想将这个古镇的美用画笔记录下来……
典型的徽派建筑,古老淳朴,风景宜人,这大概就是我头脑里对古镇最为深刻的印象吧!
【篇二:夏日即景】
今年暑假,我有幸去了一趟安徽古镇“查济”,领略了查济水的清澈,山的青秀。
听爸爸说,查济的水用“清澈见底”这个词一点都不为过,水底的鱼、沙、石子全都一览无余,爸爸说得神采飞扬。我半信半疑地问:“真的假的?你不会是骗人的吧?”爸爸笑了一声,卖了个关子:“你到那儿就知道了。”
到了查济,一下车,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这空气中有花草树木的清香,还有丝丝凉意,让人心旷神怡。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感觉浑身都轻飘飘的,这感觉真是比神仙还快活。
我们把车停在古镇外,向古镇步行去。没一会儿,便出现了一座小石桥,石桥由三块又大又长的大石块组成,长约1米。桥下潺潺的溪水缓缓地流着,溪流宽约3米,而且真如爸爸所说,这水底下的沙石、小鱼全都看得清清楚楚。小溪两边的河壁上长满了青苔和许多我叫不出名字来的草,绿绿的,装饰着小溪。
我们换上拖鞋,走入溪中,现在正值盛夏,可溪水却凉得不得了。两只脚尽情地享受着这天然的凉爽,不想离开。走一走,那些沙子就像孩子似的非要粘着你的脚;还有些都钻到你的脚底下去了,调皮地搔着你的脚板,让你乐得咯咯笑。
继续沿着全是由石砖铺成的路往前走,你会发现石桥的出现变得频繁起来,游客也多了起来。还有不少的大学美术生,坐着自己带来的小板凳,在路边专心致志地画着画儿。这些“画家”们在这个古镇的各个地方描绘着她的风采。
其中,有一幅画让我记忆深刻:蜿蜒的小溪边有一条小路,小路边又有一座小石桥,石桥跨过两岸,岸的另一边,是古朴的房子,黑的瓦,木的门,还有那已上了年代糊得看不出白的墙。透过窗子还可以看见一个小孩趴在窗口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他双手托着下巴,眼睛里透露出只有孩子才有的天真无邪。
两岸还有许多的商店,那里有许多东西都是现在难以买到的。有弹弓、双节棍、木制玩具弓箭……以及许多年代久远的东西。?
远处,一个没素质的游客随手丢下一个易拉罐在路边,然后便走开了。我特别不喜欢那些乱扔垃圾的人,欲上前捡起。
可正当我迈步上前的时候,一个小女孩儿出现了。她走到垃圾旁,弯腰捡起垃圾,然后轻轻地放进垃圾桶。这一刻,我感觉这个小女孩儿特别可爱,那青山绿水再清秀、再美丽,都不如她的这一举动来得华丽、漂亮。而不像丢垃圾的那个人,是如此的丑陋!
查济的山更清了,更水秀了,人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