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胜似亲人】
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几户淳朴的人家,其中村东那边住着一位年迈、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自己的儿女到城里打工去了,老伴去年不幸去世了,再加上老奶奶的脚不方便所以她走路很艰难。村里的人都经常到老奶奶家帮助她。善良的小姑娘——阿香,是老奶奶家的常客。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六中午,阿香做完作业,整理好书包,一蹦一跳的出去和小伙伴一起玩。路过一棵大树时,小女孩站住了,咦,老奶奶怎么没来大树下晒太阳呢?阿香有些担心了,便向老奶奶家走去,推开门一看,院子里的篱笆旁种着许多的牵牛花,猫狗鸡鸭在一旁你追我打。阿香向客厅走去,推开门看到老奶奶在床上躺着,急忙走过去说:“奶奶你不舒服吗?”老奶奶说:“没事,就是有点小感冒,不用担心我。”老奶奶还没说完,她就一溜烟跑回家了,拿了感冒药就向老奶奶家奔去,阿香气喘吁吁的来到老奶奶家,扶老奶奶起来吃药,“奶奶,你刚吃完药,躺下休息一下吧。”便扶她睡下,阿香突然看到木盆里有许多的脏衣服,说:“老奶奶,我帮你洗衣服吧。”老奶奶说:“不用了,等我好了我自己洗吧!”阿香坚定的说:“还是我来洗吧。”老奶奶只好答应了,阿香端起木盆开心地来到小河边。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把衣服洗好了。
阿香端着衣服回到家,看着明媚的阳光,心想:这么好的阳光,晾出来的衣服穿起来一定很舒服。这时,老奶奶慢慢的走了出来,阿香看到,甜甜地说了声:“奶奶您慢一点。”老奶奶走到阿香跟前,一把把阿香拉到怀里,用粗糙的手抚摸着阿香的脸蛋,说:“谢谢你阿香。”阿香说:“不用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阿香边说边紧紧地抓住围裙,说完又连续去晾衣服,边晾衣服阿香边给老奶奶讲一些新鲜事。
夕阳西下,整个村子里充满欢声笑语,被这温暖的爱笼罩着。
【篇二:丹青老手】
又一个春天到了,四处万花齐放,白鸟共啼。冯家村旁的一座高山上更是如此,那里翠色欲滴,百花争艳,不时又几只归燕从空中掠过。春天的美景掩盖了所有寒冬的印记,只有偶然出现的腊梅才会让人知道,冬天曾来过这儿。
在这美丽的季节,本应所有人都高兴无比,心旷神怡。而就是在那春色最艳的莫君山的一座古刹里,十几个僧人都愁眉不展。原来,寺中需要一幅长老像,以纪念刚刚圆寂的噗慧法师。寺中得到了不少画,可都让人觉得没有灵气,有些僵硬。这时,现任长老叹了口气:“阿弥陀佛,只可惜冯真不在了。”一个小和尚应和道:“是啊,要是他在,只用一直黑笔都可以画得比那些人好!”
冯真长得很高。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显露出当地人特有的倔强,他的眉毛,仿佛是有人蘸了浓墨画上去的一般。就算是当地人,也没有想到他会学习绘画。在一个冬天,冯真去县城里学习绘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被村里人遗忘了。五六年后,他突然回来了,他没有对别人说过什么,仿佛他从未离开过这里。不过,来他那儿购画的人络绎不绝。冯真家里的木门槛都被踩破了,包上了铁皮。所有人对他的画都赞不绝口。
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住在村东的富豪冯开买了一幅冯真的《秋菊图》。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有个朋友到冯开家做客,看到冯开挂在大堂里的《秋菊图》,那朋友称赞道:“老冯,你这菊花开得真好,真漂亮啊!是什么品种?”话音刚落,这位朋友的眼睛就看到了画上的落款,两人对视一眼,大笑起来。
这件事中,冯真的画技可见一斑。但这也不过是管中窥豹。下面这件事才能体现冯真的真正水平。
一次,书童无意间打翻了几只墨碟。绿的墨,蓝的墨,灰的墨一起洒到了宣纸上。书童连忙拿来了一张新纸,冯真摆摆手:“不用了。这张纸质量挺好,扔了怪可惜的。我来补一补吧。”说完,就展开纸,泼墨挥毫,色彩如风暴般落在纸上。只一会功夫,画就完成了。绿的,蓝的墨成了山,灰的成了烟。还是十分漂亮,看不出一丝破绽。
有人问他秘诀,他回答:“画画嘛,技艺和搭配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去观察美,记录美。心中有美,才可以把画画好。”那人受益匪浅。
【篇三:我的小伙伴】
蔚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火红的太阳,下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许多人在里面游泳,其间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像鱼儿似的,一会儿钻进水里,一会儿又从水里钻,吓他的同伙。当他的同伴要去抓他时,他又扑腾一声钻进水里,他的同伴反而被溅了一身。
这少年便是李明。我认识他的时候,也不过七八岁。小时候,我们两家是邻居,我们俩经常在一起玩,上学后,我们不仅是同班同学,而且是同桌,所以,我们就像亲兄弟似的。
他水性很好。小时候不用上学,他就带着我,到村边的小河去游泳。每一次,他都是直接钻进水里,扑通一声就不见了,而我,却总是死死地抓住岸边的水草。我总是羡慕的望着他像泥鳅在土里穿行似的,在水里游来游去。他见了,就停下来,叫我下去。我很害怕被水呛到,在岸边磨磨蹭蹭地不愿下去。他的眼珠机灵地一转,不知又在想什么鬼主意。“啪——!”只见他用手尽力地拍了一下水面,水向我溅来,我赶紧用手捂住脸。突然,李明把我拖下了水,我吓坏了,在水里挣扎起来,逗得他哈哈大笑,“这水只有你膝盖深,看你吓成什么样!”我睁眼一看,真的只有没膝深的水。于是,我们又在水里捉起小鱼、小虾……
他很瘦,所以身手十分敏捷。村东有一棵大枣树。他不知从哪里弄了根小竹杆,就叫我跟他走。我问:“去哪呀?”“打枣喽!等会你肯定吃得口水直流!”来到树下,他举起竹杆就打,“啪啪啪”枣子像下雨一样掉了下来。顶上的枣子打不到了,他就像猴子似的窜上树,还没等我恍悟过来,他已经摘了好几颗枣子扔下来了。
可是这学期李明转学了,但我们一直保持电话联系,每当我走到河边,看见其他小孩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起玩时,我就不禁想起了儿时的我和李明无忧无虑一起玩的情景……
【篇四:我爱这方土地】
没有根的苗儿,还能否长大?
——题记
我生于漫天飞雪的冬天,却并不是美丽的载体。残疾的躯体遮蔽了父母的双眼,于是我被遣弃在玲珑山巅。我的生命仿佛是转瞬即逝的雪花,在慢慢地消融……
是她把我带回了家,让我得以“生根发芽”。听村里的老人说,那时我是个古怪又可怜的娃娃,终日无声无息,从不咿呀学语。只有被她抱着时,会轻轻地笑呵。她便把我当成了她珍爱的花,不愿将我抛下。那年,我三个月,她三十岁。
在她的怀里我慢慢长大。开始踉踉跄跄尝试走路。她拍着手逗着我,引诱我一步一步向前走;她牵着我从村西的古柳树走到村东的牵牛花;她点着煤油灯在床板上给我做了一双又一双的新鞋……,当我跌跌撞撞扑进她的怀里,她的眼角悄悄挂了泪花。那年我两岁,她三十二岁。
我一直没有说话,直到有一天她教我喊“妈妈”。那是我说的第一句话,也会是生命尽头的牵挂。第一天上学,我没有为自己残疾的腿自卑,只是害怕她不要我了。上课时,我拼命地学习,因为这是她的期望;下课了,我呆呆望着窗外,想着她是否已经出发要来接我回家。那天的雨下得特别大,教室里的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最后只剩我没有回家。夕阳西下,她一身泥巴地出现在门口,我泪如雨下。她只说了一句话:“妈接你回家。”那年我七岁,她三十七岁。
我在拼命地发芽,她却白了头发。我要去省重点中学上学时,她还在地里为我下个月的生活费辛苦劳作。我用残疾的身躯背负着大包小包,独自出发。但我并不害怕,只为我有她,因为我要长大,我要开花!
落叶归根是对根的报答,落花埋土是对土的深受啊!
没有根的苗儿在土地的怀里努力长大,为什么她总想着开花,因为她对土地有深沉的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