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有一个可爱的弟弟】
我有一个十分可爱的表弟,小名阳阳,今年3岁。他的眼睛很小,却像星星一样明亮;圆嘟嘟的小脸蛋,粉嫩粉嫩的,光滑细腻皮肤让人忍不住摸一把;特别是那张嘴角总是上扬的殷桃小嘴,看着特招人疼。
他很调皮,时不时会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前两天,我正在看电视时,突然厕所方向传来“哗哗哗”的声音,奇怪,“是谁呢?”于是我过去一看,原来是弟弟正在用他胖嘟嘟的小手清洗我的遥控汽车呢!我为我的遥控汽车默哀。跟他讲道理,他还一脸委屈地对我说“它太脏了。”让我满腔怒火无处发泄!
他还是一个十足的破坏王。拿到手的玩具不到半小时,总会变得七零八落;一有不顺心的事,就爱咂手中的东西;你看,我放书架上的乐高模型到他手上不到十分钟就因为不会玩,马上让他咂成了碎喳喳了。一边咂还一边笑,让我彻底没了脾气。
他的想法也是天马行空。童言童语总会让人忍俊不禁:刚到我家不到一周时间,白白的墙上已画满他的大作,当我们问他这墙上的画是谁画的,他马上用无辜的眼神看着你,来一句:“哥哥画墙上,姐姐画地上,阳阳画纸上。”还有一次他想吃牛奶,我们没有及时给他倒,结果他冒出一句:“再不喝牛奶,我要变成青蛙了!”有他的地方就有乐子。
这就是我可爱的表弟,你喜欢他吗?
【篇二: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感恩,如黑夜中的灯塔不可或缺,带给我们启迪,引领我们前进,如高岭之花般圣洁,牵动着我们最真挚的情感。或也因此,我们与它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而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明白,它不应是一场宣讲式的报告,一次流于形式的慰问,一场“动人”的颁奖晚会,而是一颗将感恩作为习惯的诚心。
记忆中总有在父亲节、母亲节才出现的特殊问候,人们扎堆地在朋友圈宣告对父母的感恩,年迈的双亲又可曾知晓?仿佛能推理出“不在这一天表达自己的感恩便是不孝顺”的结论。而各种感恩季又为层出不穷的商业行为打上人情味的标签,越浮夸越表面,越能体现自己感恩。想起台湾漫画家朱德庸提起自己的儿子的童言童语:某天家中下水道阻塞而搬来了泥鳅救兵,儿子记挂着这些勇士不停地询问它们何时回来能吃上晚饭,谢谢它们帮了大忙。
感恩若只是宣讲者扣上念经般的基调,又于生活何益?出于本能的将感恩作为一种习惯,才是对它最好的诠释。
说到感恩,我的脑海里自然的浮现出每部日剧必备的画面:主人公们围坐在餐桌前,双手合十横握筷子,念着:我开动了。上至花甲老人,下至说话还含糊不清的孩童,都习惯于表达自己对自然馈赠的感恩——感谢你延续我的生命。最原始的情感,敬畏自然,感恩大地、阳光、雨露,共同分享来自食物所带来的感动。更让屏幕前的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一颗颗心与心紧密相连的安定感,无论今天过得是好是坏,一句“我开动了”都能恢复内心的平静,时时感恩最简单的美好,才能品尝与物质无关的幸福。常怀感恩,便能常怀美好,即使再艰难的路,也能看清前进的方向。
如何才能常怀感恩之心?只要记住一句“他们本可以不这样做”。一句安慰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把雨中的伞,一张默默递来的纸巾,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用生活中点滴的小事编织感恩的花环,用更好的自己回报无言的支持,用另一把伞将关怀传递,将感恩传递。
无论是对人对事,对于生活中的一切,忆一忆他们带给你的力量,想一想他们为你的付出,去珍惜,去紧握。怀揣着这样一颗赤诚的心,让感恩成为我们永远的习惯。
【篇三: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任课这一年来,我不断反思问自己。
我是一个温柔的老师。平常下课铃响后,总是一群学生围在我的四周,跟我探讨的的私生活,跟我诉说他们生活在中碰到问题。经常这样的沟通,他们童言童语带动着我,使我变得如同他们一般。我喜欢这样与学生交朋友,我很开心。
我是一个严肃的老师。上课铃响后,在一句上课指令发出后,如果有学生扰乱课堂秩序,不认真听讲,我会用严厉的口气呵斥他。如果有学生不按时上交作业,我会让这些学生与我享受同等待遇,站着上课。如果其他班级学生影响我们班级学生上课,我会大声呵斥并教训他。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我看来,整个班级学生都是“己”,所以我严格要求他们。
我是一个民主的老师。有的学生会跟我商量作业量太大,我会酌情减少。学生希望我成为他们心目中完美的老师,我会听取他们的意见,改正自己不足的地方,不搞一言堂。不求自己是最优秀的老师,只希望能更好的帮助学生。
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回首这一年来学生的教学成果以及家长反馈,我觉得我应该是一个成功的老师。
【篇四:顽童语录】
妈妈总说我这个小屁孩“语不惊人死不休”,虽然我不太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听起来挺“高大上”的,那我就把它当做表扬吧。
妈妈总说不好好刷牙口腔里会长牙斑菌,要及时刷掉。可是我想:牙斑菌也是小昆虫啊,所有昆虫动物都是有生命的,都要好好保护起来啊!看,我是不是很有爱呀!
妈妈还经常批评我抠鼻子,她觉得抠鼻子这习惯不好。虽然我也觉得抠鼻子有一些些丢脸,但是我还是告诉她:“我就喜欢抠鼻子。”嘻嘻,我厉害吧!
上小学后,开始要写作业了。我总喜欢拖拖拉拉,妈妈经常批评我,时而“狂风暴雨”,爸妈一起批斗:时而“和风细雨”哄我骗我。我想说:“妈妈你态度这么差,都不懂什么是教育,气死宝宝了。”
不知道为什么,妈妈的要求越来越多,规定我吃饭的时候不许说话。那天我一时忍不住,多说了几句就被她批评了。“唉,妈妈,你真是不懂小孩儿的心啊!”
不知道你有没有被我的童言童语给“惊”到呢?
【篇五: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住在一个乡村里,那里大多都是瓦房,门前种满了栀子花,窗上爬上了常青藤。在那里,野意葳蕤,花影婆娑,馥郁芬芳。
“大雨咯,收稻谷哦。”种田人家总是时刻关心着天气,每当快下雨的时候,急急地告知每一家,大家都能及时收好稻谷。有一天,暴雨骤至,隔壁家的李伯伯独自一人在家,他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叔叔迅速骑着三轮车来帮助他收谷子,不一会儿,乡里邻里也都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他们齐心合力,和暴风雨抢着谷子和时间,终于抢在大雨瓢泼前,颗粒归仓了。
瓦房里堆满了谷子,散发着田野浓烈的的香味。
“大家留下来吃饭吧,我都快做好了。”爷爷左手端着菜篮,右手拿着锅铲,娴熟地翻炒着。李伯伯也过来帮忙,时不时地向灶膛里添着柴火,汗浸湿了整个后背。一阵剪炒烹炸,色香味俱全的农家菜就摆满了桌子,大家坐在餐桌旁,道起了自家的喜事儿。
“老刘啊,我家儿子前些天在城里买了一套新房,有机会我要带你去瞧瞧!”老王喜滋滋地说道。
“人家老刘家里喜事多多,子孙们都考上大学,他自己身体健康!”一个嘴快的中年人抢白着,说完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爷爷从房间里拿出他珍藏的好酒,小心翼翼打开酒盖,一股浓郁的味道扑面而来。
“老刘啊,你这酒真是浓郁香甜啊,有空教教我怎么酿好酒!真好,真好!”东风缠绕着陈酿芬芳,薰得人人脸上扑满红霞。
这时弟弟抱着小猪存钱罐走过来,“爷爷,爷爷,你看,我的存钱罐满了,我要请你们吃好多好多的糖。”天真无邪的童语让大家开怀大笑。“好好好,我的孙子乖乖!”爷爷用粗糙的手来回摸着弟弟的头。弟弟抱着他的小猪存钱罐又愉快地跑走,向他的小伙伴们炫耀起来。
饭后,奶奶收拾桌子,妇女们也都紧跟上去,手脚麻利地都收拾起餐具,沉浸在欢乐和祥和的家长里短中了。
这时候的雨已经微微变小,屋前满栽的栀子,青青的花蕾在雨中显得十分青郁,隐隐有芬芳淡逸。
真是好一幅:晚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薰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