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送他人一朵花】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题记
粥店在我家附近,老板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叔叔。瘦瘦高高的,系着一块青色的长围裙,显得特别的亲切。他的店面很小,却收拾的尽然有序,三张方桌擦得明亮,每张方桌上都放着一罐红糖。
小店的粥还有几分特色,纯正的香糯小米熬得黏你的嘴。如果喜欢还可以放一大勺红糖。低下头,撮起嘴沿着碗边吸一口,那叫一个香呀!粥也便宜,一块钱一碗。每天早晨上学到傍晚回家我都来喝一碗香糯小米粥来解解馋。
叔叔小店的生意很好,早晨上班的时候他的店里总是挤满很多人,叔叔一边盛粥一边招呼客人:“再等一下,马上就好。”当叔叔把粥递到顾客手上时,心里那种幸福的感觉便会四溢开来。
不过,在这吃粥的人群中,我常会看到一个小孩的身影。小孩是个流浪儿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对于那小孩,吃粥的人当然是非常厌恶,因为他身上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不过,叔叔总是十分和气地将粥递给那小孩,然后歉意的向别人解释道:“可能他也觉得我这粥好吃,所以天天来。”
那天,我排在那小孩的身后买粥,小孩并不像别人一样把钱递给叔叔,而是在接粥的一瞬间,把手里的钱很快地往叔叔身边的铝饭盒中一扔,便飞似地开跑了。忽然间,我意识到,一元硬币扔到铝饭盒中的声音比较清脆,但小孩往饭盒中扔钱的声音明显比较沉闷,那是一毛钱的声音。“他只扔了一毛钱。”我立即向叔叔说道,脸上还挂着一丝得意状。
谁知叔叔依旧忙手里的活,看也不看远去的小孩:“我知道,他天天如此,只扔一毛钱。”
“那您为什么不揭穿他的伎俩?”叔叔的话更令我疑惑不解。
叔叔却说:“这孩子太苦了,吃一碗粥对我来说没什么损失,假如我揭穿他,他就再也不会来吃粥了。”
说着,叔叔把盛好的粥递到我的手上,而我却是满脸通红,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来吃叔叔的粥了。
叔叔的粥好喝,不仅是味道甜美,更因为他还送给人人一朵花,散发着一阵阵人性的清香。
【篇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每当夜晚我睡不着的时候,我就喜欢和妈妈一起聊天——听妈妈讲她那过去的事情。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那时候的路都是土道,一下雨就会满地泥泞,常常会把鞋子粘掉。学校坐落在一个非常宽阔的地方,教室是一间挨着一间的砖房。每到冬天教室里就会架起炉子取暖,你的姥姥就会给妈妈用铝饭盒装上满满的饭和菜,第三节课下课的时候,我们就把饭热在炉盖儿上,第四节课就会闻到满屋子的饭菜香,馋得我们垂涎三尺,虽然只是白菜土豆,但我们却吃得格外地香。
每天放学回家要到家的时候,我就会看到炊烟从烟囱里袅袅升起,走进小院便会听到收音机里传出的评书,每次我都是写完作业再吃饭,然后出去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躲猫猫、打口袋、跳皮筋、弹溜溜、抽冰尜……
那时候的街道上看不到机动车辆,都是马车、三轮车、自行车,后来,慢慢有了老爷车、轿车。路面也从土道变成了沙石路、柏油马路。后来,电视机取代了收音机,手机取代了Bp机和固定电话……”妈妈感慨万千,我听得意犹未尽。
回想妈妈小的时候,再看看现在的我们,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住的是高楼大厦,上学选择的是环境优美的优质学校,每天上学有校车接车送,吃着丰盛可口的饭菜……这都是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才使我们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珍惜现在的一切,努力学习,让祖国变得更美丽富强,从我们这一代做起!
【篇三:何以深情】
我自三岁起就养在外婆家。
五年前,舅舅迎娶漂亮的舅妈,原本外公外婆的屋子挪腾了出来,请了木匠、油漆工里里外外、叮叮当当地折腾了一个多月。原本挂在墙角的灰白结婚照落了尘,被外婆取下,在她的指间摩挲着,好久,外婆才恋恋地抱着走出。
一个星期后,新人的婚纱照大摇大摆地挂在新房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乳白色的边框衬着舅妈精致的妆容与洁白的婚纱闪闪发光。我看看坐在木椅上风烛残年的外公外婆,有点想笑。
外婆比外公大一岁,现如今外婆六十五,外公六十四。我并不知道他们的爱情故事,只是,母亲闲暇时总是说起从前。
从前外婆早上总在家做好了馒头和粥,热气腾腾的,花白的馒头堆里总掺杂着两个玉米面馒头,就像粗糙灰暗的白沙里掩了两块金。她总轻轻地嗅一口,吁一口气,呼出一口暖雾,小心翼翼地用铝饭盒装了粥,扣上盖子,将馒头用纸细细包好。她倚在门口,想送,但还要喂牛。
她总让母亲跑两里路,翻过小丘,蹚过浅溪,捂在怀里,送到土坡旁的田里。黄的土地,黑黄的外公,用纸细包的半热的黄玉米面馒头,铝饭盒里的米粥,都是那个年代不可替代的幸福的味道,甜的。
现在他们老了。
外公捻茶叶的爬满老茧的手,也曾健壮有力,赶过牛,干过活,也曾揽着外婆的肩花前月下,泛舟湖上,但它们现在只能捻捻茶叶与扑克,或是外婆花白的头发丝。
外婆眯着用来穿针引线的眼,也曾精明事故,赏过花,观过月,也曾望着外公的脸盛满深情,含情脉脉,但它们现在只能看看戏曲与电视,或是外公不雅的吃饭相。
后来的日子里我慢慢长大,成了大姑娘,听闻到这世上被大大的“套路”所套的恋情:富二代的鲜花与名牌、豪门的恩怨情仇、网恋奔现的“见光死”……为了被追捧,女人不惜下血本整容;为了追捧女人,男人不惜倾家荡产。最后,为了钱财你死我活、头破血流,“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在人心浮躁的今天,也不怪“套路”会走红!
我对那些“套路”爱情有些悲悯,也突然有些害怕。然而,当我回眸的刹那,心口的巨石又訇然落地,我看到了外公。
他端详着无意中翻出来的结婚照,手指落在阳光覆盖的地方,投下一块阴影,手上的老茧轻轻摩挲,像在喃喃自语,里面那对年轻的爱人微笑着,灰白的笑容被阳光淬上了金边,透过帘幕,我看到外公笑了,沧桑的笑容,像一束光刺进我的瞳孔,只转瞬便将我的心脏燃至铁水的温度。那模样,较之华丽镀金的结婚照,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似乎透过外公的身影看到了什么。
这就是老一辈的深情,提起它,你也不用说蒋介石宋美龄和南京的梧桐,只要相爱,都是书中写不来的典范。这样的深情是素颜如雪,就像一副中国画,只有亘古不变的黑与白。没有甜言蜜语,没有“套路”,连“爱情”的称谓都显得多余。
会有越来越多的有情人共执手,用自身的深情与温暖去消融世间“套路”的冷漠与霜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何以深情共白头,去用爱的温火煲上一碗薄粥,进入茶米油盐酱醋茶中,熏得一眼平凡世界中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