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悄悄地提醒】
刚到西安,由于行程安排的紧凑,加之成天缩在汽车后排玩手机,颠簸的车程和高亮度的屏幕使我整个人萎靡不振,面容憔悴。父母不得不改变计划,用一天时间闲逛街巷,顺便吃吃当地美食——-羊肉泡馍。
千辛万苦找到了那家在小巷的深处的网红泡馍馆。它的门口支着两口硕大的锅,向上蒸腾的雾气让招牌不再醒目。店堂内,食客的嘴都不停,一或者在大口的咀嚼,红光满面;又或者大声谈笑,旁若无人。这环境大大颠覆我的想象。我们硬着头皮坐在脏兮兮的椅子上,在油腻腻的桌旁点了三碗羊肉泡馍。周遭嘈杂的环境丝毫没有影响我们三人在不同的手机界面上忙碌。但半小时过去了,我们的食物依然没有端上来,询问店家才知,要客人自己动手掰馍,送人后厨制作成泡馍。吃惊之余我们拿起早就摆在桌上的白饼,在邻桌热心大妈的示范下开始用手掰那硬饼。我开始还为无法继续玩游戏感到气恼,为那硬邦邦的饼掰小而心烦,但在随后过程中听着父母与食客的聊天,知道了许多当地的奇闻异事,知晓了我们还未去过的景点攻略,还有许多因为方言而引起的笑话,听得我们咯咯直笑。我同父母也难得在饭桌上进行速度和数量上的比拼。枯燥的手工劳动,因为久违的饭桌谈笑而变得精彩,笑声话语是那样和谐的融入热闹的店堂。
当我们亲手掰好的馍再次呈现在眼前时,我被惊艳到了。碧绿的香菜,粉嫩的羊肉,蝇头小馍粒吸饱了汤汁,圆鼓鼓的躺在碗底,米黄色的汤汁上漂着一层鲜红的辣椒油,快要溢出碗沿。面对亲自参与的美食,全家放下所有矜持,酣畅淋漓的大快朵颐。沉甸甸的爱融聚在这道美味之中。简简单单的美食,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其间含有时间沉淀下来的火候,有周围热心食客的帮助爱心,有制作者—我当时轻松愉悦的心情。朴素,而有力量的幸福,是回荡在舌尖的福报。
一顿饭在说笑中渡过,三小时的用餐时间中,我竟然丝毫没有想起手机,仿佛已全身心地投入了这喧嚣的店堂,投入在这暖暖的一碗汤中。这碗羊肉泡馍悄悄地提醒我,虽然这里没有现代科技,只有家长里短,闲聊小事的地方,但它能让人放下一切烦恼与忧愁。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流,在慢慢流淌的时光里重新感悟生活的美好。或许这就是古人讲的:“山中只一日,世上已千年”的神仙生活。
从今往后,我要脱离手机的奴役,执家人之手,感受这种慢生活,哪怕只是在一家简陋的小店里吃一碗羊肉泡馍。
【篇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声鼎沸的小店不时传来火爆的翻炒声,轰轰的灶火声响丝毫掩盖不住人们的吆喝:“来一碗泡馍!”
我们一家人每人抱着一个盆一般的大碗,将半熟的白吉馍揪成半个指甲盖儿的碎快。对面热情的大叔一边吸溜着泡馍,一边操着正宗的陕西腔调给我们介绍着,我跟你说:“你别看这馍硬,一定要掰成小块儿,这样就比较入味……这泡馍历史悠久的很呢,你像这古代没有菜,就把馍跟肉一起煮,又顶饱又简单……”
的确,这里的每个人都热情洋溢。要么一边掰馍,一边聊天大笑;要么一人端着三四碗骨头汤回桌,哪怕溅到身上也丝毫不在意;要么一桌人在一块儿碰杯庆贺;要么都埋着头大声吸着馍汁,吃饱了便打一个大饱嗝……总之这里的每一处都充盈着快乐。
将掰好的馍送去,不一会儿服务生便端着满满一碗泡馍、一小碟糖蒜和一盘辣酱笑盈盈地小跑来,又小跑去。一碗泡馍,映入眼帘的是几片厚厚的羊肉躺在那膨松的馍粒上,羊肉上泛着羊汤的亮光,丝丝纹路一清二楚。肉边缘的肥肉晶莹而泛奶白色,用筷子轻轻一戳便可扎透。可是一提起筷子,小孔就又被懒惰松软的肥肉给堵上了,我用筷子小心地夹起几粒馍,正准备送入口中,一旁爸爸马上拦住我:“这样吃可吃不出泡馍真正的香味!应该用筷子拨着吃,这样才能品尝出泡馍的内涵!”
果不其然,往嘴里倒一大口泡馍,它那极致的香便爆炸在口中,随之便充斥了神经与大脑,周身也变得温暖而放松。那香气,不同于闻起来的味道,而是羊肉最根本的一股奶香,吃上一口就再也挥之不去,永远印在了脑海。拌上辣酱,嚼几口羊肉,一大碗羊肉泡馍就被我倒入肚里。最后吃上一瓣糖蒜,解去了口中油腻,余下就是泡馍浓郁的香味。
的确,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夹,无法尝出泡馍的内涵,只有张开双臂才能拥抱陕西这片土地似火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