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帽相关作文

【篇一:我喜欢的一个汉字】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就是“勤”了。

“勤”这个字,就像我们一家人,右边的“力”代表我爸爸,他每天都流汗出力,拼命撑着我们这个家庭。左下的“虫”字是我,每天都懒洋洋的,活像一只爱打瞌睡的懒虫,也像一个虫子一样不起眼,大人们从来不关心我感受。最后“廿”当然就是我的妈妈了,“廿”像个乌纱帽,妈妈就是我们家里的官,每天高高在上,俯视着我和爸爸,只不过她是个清官哦!

妈妈对我要求很严格,我每天都十分忙碌。她给我布置任务,让我都忙个不停,让我感觉都没有白天黑夜了,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有一天晚上,妈妈布置我看英语书,白天的忙碌使我倒头就睡,直到第二天九点才打着呵欠起床。

有时候,我觉得勤奋过了头,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我把想法讲给妈妈听,妈妈也笑着点点头,赞许了我的想法。

“勤”,是每个人应该有的,但是有时候“懒”诱惑了我们的脑袋,“勤”这时就如同天使,驱散黑雾。从此,我便爱上了“勤”这个字。

我爱“勤”字,它能给我力量,让我勤劳起来,勤奋学习,为更好的明天努力!

【篇二:跨过成人门】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无需对他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无需伸张的厚实。余秋雨如是说。

《圣经》中曾说: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凡事盼望,凡事相信。成人,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成熟,更是心智上的升华,是肩头更厚重的一份担当。是对生命的彻悟后含着笑意去拥抱这个繁杂也好、宁静也罢的世界。

成人的你,应当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是上帝凌乱而有味的手稿,我们每天修改着上帝的手稿,也涂抹着自己的人生。聪慧如你,与那些遭遇挫折历经磨难的人相比,你的人生不过是一些隐喻与暗喻,一些修辞技法罢了。而另一番生活的本质却是严峻的,容不得轻浮与懈怠的。你喜欢过的日子与你不得不过的日子同时摆在你眼前,不要逃避,亦不要挑拣,你只需一天天地过下去,不问收获,不计较得失,静静地等待一种自然的沉淀。

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成人的你,肩头多了一份社会担当。成人不是李启铭嚣张叫出“我爸是李刚”,不是药家鑫对法律权威的挑战,更不应该为了三五串金银,一两顶乌纱帽亦或一片飘忽不定的掌声而疲于奔命。理智如你,我们出之入之,歌之舞之的不是明星名人的世界而是自己的舞台。不管丰碑小草、高山低谷,只要保持淳朴、追求本身,生命不分高低贵贱同样灿烂。

拉斐尔以他明亮优美的画作超脱历史。拉实一句“我曾饱经沧桑地沉默”,道出了他的坚忍与高贵,而文革下放时沈从文先生遇到黄永玉先生时一句“愿从容”更是道出了他哀而不伤、坚忍无言的大气。这都是百经生活历练所怒放出的最美的姿态,是一番别有韵味的成熟之大美。

如果说:“少年强则国强”,那么成人的你也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如果说国家是一卷轴画,那你们就是浓厚,泼洒在笔墨丹青的卷纸轴上,画了出水,又留了余白。你们体内所蕴含的品质,便如一支温柔的藤蔓,开了枝,散了叶。缠绕成血脉相连的姿态。于是,我们的民族才有了长度、高度、宽度,有了骨气、生气、底气。

聪慧如你、理智如你,跨过成人们,你会为明天储蓄些什么呢?

【篇三:那一次,我真无地自容】

那一次,成为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次。我永远、永远忘不了它。

——题记

嘿嘿!我终于当上了我们班的七品芝麻官——英语组长。虽说只是我们那一竖列的,但大小也是个官啊。

放了学,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太阳向我眨眼睛,鸟儿与我共舞,树叶为我庆祝。就这样,我载着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

到了家,我“飞”到妈妈身边说:“我当上了我们班的大官!”“肯定是电灯开关。”妈妈打趣道。“我可是英语组长了,我们一竖列的人全归我管。”“好好干,不然准垮台!”妈妈的这句话提醒了我。对了,我必须好好干!

唉!天会想到,因为我的大意,我竟然把自己头上这顶七品乌纱帽给丢了!唉唉,别笑,别笑!虽说只是七品官,可从七品贬为平民的滋味也太不好受了吧。

那天,英语老师布置了作业,让把第五模块的第一篇课文背会。我以为我不用背了,老师提组长背课文的概率只有20。5%。所以,回家后我只看了课文一眼就睡了。第二天,老师笑眯眯地走上讲台,那笑得叫一个诡异!吓得我心虚,本来就心虚现在心更虚了。我心想,这20。5%的概率不会变成99。9%吧!果然,老师说:“就让英语组长们先给大家起个好头儿吧!有好的开头,才有好的结尾。”于是老师把我点起来,让我背。糟了!我站起身,半个字母都挤不出来了。结果是,老师给我解困,顺便也解了职。

下了课,我走出去,外面正下着小雨。我走进雨幕,任凭泪水尽情泼洒。天上的乌云笑哭了,鸟儿在嘲笑我,树木在讽刺我的愚蠢,风觉得还不够,鼓起嘴,使劲地吹……

那一次,我真无地自容。它也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记忆,我永远、永远忘不了它!

【篇四:人间有味是清欢】

鸡鸣唤醒了黎明,晨风送来秋凉。

茅屋外的石级上,静坐着一位年过半百的采菊归来的老者。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岁月粗拙地在他的脸上留下道道痕迹。他在沉思,若有所思的眼神中透出洞察生命的深邃。

时间一点一点地在流逝。

他依旧坐在台阶上,望着对面的山,无言的青山谦卑地静立着,始终静默着。

去?留?犹豫不决。

自从归来后,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屋里,已是揭不开锅,米缸里已然底朝天,家徒四壁,萧然冷寂。复出入仕,荣华富贵他本是不屑,但使老妻弱子衣食无忧,却要违背他的意愿生活,趋炎附势,逢迎拍马,察言观色,囚禁思想。

回首来时路。二十九岁,胸怀济世之志,步入尘网接济天下,但黑夜茫茫,求索十三载,仍不能改变现状。却要摧眉折腰,束带迎接乡里小儿。他性本刚直,岂能为五斗米,折腰相向?

于是,将小小的乌纱帽,换成大大的布衣衫。归去来兮,将芜的田园迎接着他的回归。久在樊笼里的他,复得返自然。抬头看见鸟儿剪开双翼,驮着夕阳的余晖,结伴向山中飞去,它们没有彷徨,没有迷茫,也没有离群的悲伤,其中自有不能用言语表达的真意。

老者的眼中闪过思索过后的沉静和坚决。

与其浊福,毋宁清贫。

人间有味是清欢。

明天,他仍将驾着思想的小舟,去找夹岸的桃花,去寻不知仙缘何处的桃花源。

明天,他将继续写他钟情的《归园田居》,写袅袅依依的墟里烟,写轻轻浅浅的山涧水,写鸡鸣犬吠的热闹与静寂。

明天,他仍是陇亩民,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他淡雅宁静,他不拘小节;他优哉游哉,他飘然若仙;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抱拙守真,他笑看浮华。他的气节,他的风骨宛若飒飒秋风中摇曳的一株野菊花,幽香弥漫,穿过重重岁月,缭绕在你我的鼻息间。

他就是永远的靖节先生——陶渊明。

【篇五:跨越时空的对话】

品一壶龙井茶,我在淡雅的茶香与一缕缕的热气中,寻觅着你的踪影。东城外兰竹萧疏,片片竹叶落下,却再也不见你的身影。

每一个清晨与黄昏,透过阳光与微微跳动的烛光。我触摸到你刻苦的背影。苍白的纸张上一个个硬朗的字迹,就已经预示着你为人处世的高尚风骨。何人知晓,那一个个清秀的字包含了你多少的思念与辛酸;风吹灭了蜡烛,年幼的你放下手中的毛笔,走到窗边。月色清冷而又皎洁,轻轻抚平了你心里的思念。

那人来人往的帝都之中,你缓步赴考。你脸上没有丝毫的慌张,杨花漫天,你脸上只有平静。果不其然,你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进士,金榜题名。还记得那时帝都中一片春光烂漫,桃红柳绿,莺飞燕舞。你满面春风,俨然已经做好了为官的准备。这时,帝都的花开的正旺盛。

你站在府衙前,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长叹一口气,官场不得志,处处被小人所排挤,你终是厌倦了这种无人理解,无人赏识的仕途。你从不对上级谄媚奉承。你两袖清风,如竹石一般刚正不阿。你最终还是扔下了那顶乌纱帽。金色的树叶片片飞落,落在你的乌纱帽上,落在青石板上,落在你再也不愿踏入的府衙内。你的背影也被这些落叶染上了几分忧伤,几分惆怅与几分高洁。原来,现在已是黄昏时分了。

雪花慵懒地趴在东城外,你屋顶的青砖黛瓦上,在太阳的抚摸下化为冰水,滴在竹叶上。冬日里的晴天实属可贵。你手中捧着一杯热茶,茶水冒出的阵阵暖气与空气中的寒冷相遇,又碰撞。模糊了你眼前的那片竹林,你浅浅地笑了。颜料与那雪白的碰撞,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幅绝伦的丹青。

荒草丛生的清晨,繁花似锦的午时,寒风阵阵的月暮,大雪纷飞的午夜。是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便是对你最好的写照了吧。写到这里,我放下笔,“板桥先生,您可还安好?”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