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进图书馆】
如果你走进图书馆,置身于这充满墨香味的书海里,一种庄严、高雅的神圣感就会油然而生,这里是读者的天堂,学者的金矿,睿者的乐园,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有道是“读书万卷,行万里路”。图书馆为每个人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引导人们追求知识,拓宽视野,成就事业。图书馆为人们打造出了一所优雅而神圣的殿堂,人们可以在这儿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风采,领略先人的足智多谋,体验名人笔下各地景物的美丽。
或许我们心中有这么一首美丽的童谣,希望在纷乱扰攘、嘈杂不安的世界里依然有一份宁静的心;或许我们的灵魂世界有这么一处美丽的家园,希望在尔虞我诈的世界里依然存留着一个纯洁的梦想;或许,我们的思想内部有这么一颗智慧的种子,希望在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的宇宙里依然固守一块精神的土壤……而图书馆恰恰给了我们营造这气氛的可能。
灵魂可以在此休憩。走进图书馆,我的灵魂才有一个自由徜徉的园地,一个存在于心灵深处的秘密花园。走进图书馆,她可以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宁静,仿佛是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鱼儿离不开水,花草离不开阳光雨露一样,无法割舍,无法抛弃。
在这里,我们可以饱览人类文化的经典,感受到历史的悠久和曲折,以及人生的短暂和甘苦,可以借鉴古今。学之道,在厚厚的史书里找到家族兴衰成败的规律,汲取当代科技精华,丰富各种社会技能,达到提高我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完善自我,强化社会角色的目的。
掩卷长思,当我们回首那些曾经在图书馆留下过的足迹与取得成功的人们,我感于图书馆的海纳百川,博大精深。
【篇二:云淡风轻】
鲁迅先生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同样的,真的猛士,也敢于怀着云淡风轻的生活态度直面逆境。
一代“诗豪”刘禹锡是一个云淡风轻的智者。想当年,意气风发的他曾怀着满腔热血拯救暮年的大唐,可惜腐朽的大唐已无药可救。他面临的只有被贬,被贬,再被贬。当他被贬和州时,州官一再地压迫他,他居住的屋子也越来越小,但他没有悲伤,没有彷徨,没有堕落。而是以超然的境界,怀着云淡风清的生活态度为自己建立起一座住满心灵的小屋。于是他奋笔写下了传唱不朽的《陋室铭》,一句“何陋之有”更是道出了他的心声。在平淡中出奇,在困难中悠然,面对逆境,没有萎靡,初心不改,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诗豪诗豪,豪气干云哉!
北宋大文豪苏轼,是一个云淡风轻的睿者。他年轻时,曾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并得到前辈欧阳修极度赞赏,一时风光无限。可一桩“乌台诗案”使他人生一落千丈。此后贬黄州,谪海南,他经历了一个文臣所能遭受的最大的苦难。但是,在这痛苦的绝壁之中,他不惊恐,不畏惧,不退缩,不逃避,不哀伤,而是泰然处之,潇洒从容,以云淡风轻的生活态度为自己披上一袭遮风挡雨的蓑衣,“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便是他最好的宣言。苏轼的云淡分轻,造就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万丈豪情,还使他被贬惠州时仍能发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豪迈感慨。苏轼用他那旷达的胸襟和吞吐日月的豪迈,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以云淡风轻的心态,换来了痛苦的料峭寒风之后的山头斜阳。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是一个云淡风轻的美者。她本是大家闺秀,过着“东篱把酒黄昏后”的生活。却不料灾难如暴风骤雨般降临。金兵南下,丈夫早死,国破家亡,她一个弱女子,独身一人,颠沛流离。但她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以云淡风轻的生活态度在行囊中收起一颗平常心。坎坷旅途中,在几千个挑灯不眠的夜里,一首首巧妙绝伦的词作赫然出世。作家梁衡这样评价李清照: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她情超脱于女人,义超脱于平民,是“乱世中的美神”。
在生活中,我们一路披荆斩棘,既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又要有云淡风轻的生活态度。云淡风轻,才能面对逆境,走出最美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