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巷相关作文

【篇一:谦让】

清朝年间,有位姓张的宰相,邻居吴氏欲侵占他老家的宅边地,家人修书一封,要宰相为家中撑腰。谁知宰相回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主动退让三尺。吴氏闻之,受到感动也后退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时常上演。我也经历过一次。

那天中午,阴云密布,自习课上,我和同学们都在誊抄作文。忽然,我的同桌停下笔,笔尖在草稿本上胡乱划了几下,原来是水笔没墨了。她打开笔袋翻找一番,渐渐地眉头紧锁,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情。显然,她找不着备用水笔了。我正想借她一支,她朝我这儿瞟了一眼,霎时间怒目圆睁,由焦急转为愤怒,一把夺过我手中的笔,显得怒气冲冲。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毫无防备的我被吓了一跳:“你,你干嘛?”

“你自己知道!这笔,是哪儿来的呀?”她质问道。

我更惊奇了:“我的呀!怎么了?”

她的眉头拧得更紧了,简直是一把打不开的锁:“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你还有脸问我!”

我的脸一阵青一阵红一阵紫一阵白,她的这些话在我脑子里绕了十八个圈后,我总算搞懂了她这样做的原由。我冷静下来,认真地对她说:“这笔本来就是我的!”

她紧紧地盯着我,那眼神似乎变成激光,要将我全身每个细胞都扫描一遍。这让我感觉很不自在,我只能避开她的眼睛,她哪肯罢休,依旧恶狼似的盯着我不放:“看!你的眼神飘忽不定,分明就很紧张,做贼心虚!”

见她这样,我思忖再纠缠下去与双方都无益,徒然浪费时间而已,不如学雷锋做好事,把笔让给了她吧!她举起手中的笔,轻蔑地朝我一笑,似乎在说:“哼,下次‘偷’笔可要细心一点儿!不要被我逮个正着。”

那讥讽的眼光让我颇为不爽,但转念一想:男子汉大丈夫,不应该为小事斤斤计较,想想“六尺巷”的故事,让她三尺又何妨。我转头望望窗外,乌云渐渐飘散了,天空投射下几缕阳光,我立刻释然了。窗外,树上的鸟儿“啾啾啾”在快乐地歌唱,好似在歌唱我的宽容大度,枝头,绿叶与风儿婆娑起舞,仿佛也在支持我的慷慨大方……

“丁零零……”放学铃声奏响,同学们纷纷低头整理书包。同桌拿起抽屉里的数学书,“啪”一支笔掉了出来!她吃了一惊,眼睛瞪得溜圆,似乎不相信眼前的一幕。她随即打开笔袋,往里瞥了一眼,双手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了一下。她哆嗦着把那支水笔递给我:“刚才,中自修时……对不起你了!”一丝红云飞上了她的脸颊。我忙说:“没事儿,一场误会嘛!不用放在心上。“我们又似往常一样有说有笑了。

看来,退一步真是海阔天空呀!

【篇二:六尺巷的故事的启示】

平时,受妈妈的影响,我很喜欢看《增广贤文》这本书。书中的每个故事都让我深受启发。

《六尺巷》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张英在朝中担任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时,收到了一封家信,信上说家中要扩建府宅,想让邻居让出三尺地,邻居不让,张英的母亲非常生气,让张英回家解决此事。张英看完信后,回了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委婉地批评了母亲的做法。张母收到信以后,十分羞愧,主动拆墙院,后退了三尺。邻居很感动,也把自家墙院后退三尺,于是两家之间有了一个六尺宽的小巷。“六尺巷”的故事广为流传,从此成为美谈。

以前妈妈买了两盒彩色的橡皮筋,让我和妹妹一人一盒。我和妹妹都喜欢粉色的,可我却把两盒中的粉色橡皮筋全都拿走了,妈妈说我太自私,不懂得谦让,我很生气,认为妈妈偏心。为了这事,我还好久不理妈妈和妹妹。看过“六尺巷”这篇故事以后,我懂得了做人要豁达开朗,礼让为先。就像儿歌中“红灯停,绿灯行,大车让小车,小车让行人”一样,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美好,真的是“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考事事宽”。让我们记住“六尺巷”这个故事,发扬“六尺巷”这一美好品质吧!

【篇三:做人要宽容】

做人要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素质。宽容不是懦弱、胆怯,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与包容,是笑看风云的开怀与爽朗。

《尚书》有曾写过:“有容,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人宽容才是一种美德。

据《新观察》报道,上海81路最佳售票员姜玉琴有一次碰到一个故意挑衅的乘客,那乘客在买车票的钞票上吐了一口痰,然后用来买票,姜玉琴不动声色地把痰抹去,完成了任务。另据《文汇报》载:姜玉琴微笑地把票递给那位乘客。这是一个人真实的故事,售票员做到了宽容与忍让的可贵品质,呵,多么可贵的忍让精神!在谴责那位不讲道德的乘客的同时,我不能不钦佩这位最佳售票员。有人也许对姜玉琴的此举不理解,觉得对那种人应该以牙还牙。如果姜玉琴那么做,那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假使姜玉琴真的也朝那位乘客一口,甚至开口大骂,那势必会造成一场“龙虎斗”。恰恰相反,姜玉琴非得没有那么做,还以礼相待,她做到了忍让和宽容待人。事后,那位捣乱的乘客在检讨书上写道:“我一看到她那微笑的脸,心都碎了……”不难想象,寸步不让是不会使那颗“冷酷的心”碎的。

古往今来,许多生动的事例都证明: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处理一些发生在人民群众内部的非原则性的争端上,宽容所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古往今来,多少文学史实,“将相和”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如果蔺相如不以国事为重,而与廉颇计较,那么成语将没有“负荆请罪”一词了。又据说在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传说古时张叶两家争地。张家的主人是当朝宰相,于是张家就有人写信给主人,让她出面干预。胸怀宽阔的宰相写了一首诗:“一封快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主动让出三尺。叶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便成了那条“六尺巷”。试想如果两家互不相让,能否有这圆满的结局?不会有这圆满的结局,两家会争的不可开交。

“做一个宽容的人谈何容易!”有人会这样说。是的,对于心胸狭隘的人是很难办到的。在同敌人的斗争中,绝不能抛弃原则,低三下四,这是无庸置疑的。

我们一定要向那些学会宽容和忍让的人学习,利人利己。天空很大,比天还大的人心。每个人宽容一点,大度一点,忍让一点,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篇四:面对误解一笑而过】

生活,就像小巷,人们来来往往,总会擦肩,总会有误解。我们要像“六尺巷”一样:退一步,海阔天空。即使是误解,也坦然宽容。

水易的橡皮丢了,他非要说是我拿的,我却没有拿。我被一块“橡皮”误解了。我攥紧拳头说不是,眼前似乎又出现了他充满恼火的双眸。我便寻找母亲去评理。

“妈,我没有拿……”我将事情的经过一字不落地复述给母亲,极力想要母亲与我站在一方。不料母亲却说:“孩子,你看窗外”,我看向窗外,那条巷子。巷子中绿树成荫,鲜花的芬芳扑鼻,一切优美的春色收尽眼底。“这巷子就是六尺巷啊。对方各退一步,就形成了一条宽容坦然的小道,不是吗?”母亲开导着我,她的双眸中似乎藏着一帘秋水,宽厚而深远。

耳旁忽然响起那首《海阔天空》,我的心情也逐渐平复:只是一块橡皮,没什么大不了,我送他一块吧。我再次望向窗外,那巷子很深远。巷子中的一位父亲对他孩子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吵架了”,我隐约听见。“面对误解,一笑而过。”这就是“六尺巷”,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坦然啊!母亲笑了,宽容而坦然。

第二天,我送了一块新橡皮给水易,他十分惊异,呆滞地望着我。我微笑地对他说:“面对误解,一笑而过。我们做朋友吧。”他似乎懂得了什么,与我相拥。

“面对误解,一笑而过。”我最后一次望向那“六尺巷”,似乎有什么东西掠过眼,晶莹如琥珀,那阳光耀眼,是啊,退一步,海阔天空。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