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能对陋习让步】
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所有的好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所有的坏习惯也不是一天就能戒掉的。”旅游景区内游客乱刻乱画早已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景象,当然,这些不文明陋习的养成可能就在一瞬间,而戒除却需要很久。
为根除这一不文明行为,社会各方面做出的举措都是有目共睹的:有关部门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社会舆论对大事件持续关注施压…近日,广东某景区为缓解乱刻字这一旅游恶习造成的不良影响,特意为旅客开设“刻字林”。据悉,景区才开放两天,就已经有一百多根竹子被刻上了字。这从侧面反映出了我们旅游业一触目惊心的现状。我们就这么需要一片林子来进行不文明行为的转移吗?
我们究竟为什么明知不可为,可还偏要为之呢?纵观历史,古代的文人墨客到达风景优美之地,诗兴大发,一樽清酒入肚,笔走龙蛇,在所到之处留下墨宝,供后世观赏品评。如此说来,这倒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了,代代传承下来,到达景区也愿意挥一挥小刀,留下自己这沧海一粟到过这里的证明,只是我不太明白,先辈的许多不留名的墨宝怎么如今只刻下名字?祖先的“昔闻洞庭水,今登岳阳楼”的佳句怎么如今只剩下“王小狗到此一游”?究竟真的是中华民族的诗意传承,还是丑陋无知的素质低下者自以为是的炫耀?
其实该景区的出发点是好的,至少该景区面对不良行为知晓自己应该拿出措施来制止、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该情况的发生。可是没有深度思考和长远打算的好心便是对不文明行为的进一步诱导和纵容。
不文明行为难以治理就要想办法去治理,不文明习惯难以戒除就要想办法去戒除,而不是一味妥协让步走走停停瞧瞧看,为丑陋的嘴脸露出笑容而欢欣鼓舞。不文明行为的治理需要的是坚硬的拳头而不是软绵绵的笑脸。不文明者在明确知晓自己的行为不恰当之后应该忍着去改正,像戒烟一样戒除不文明行为。
开设刻字林,正如苏洵在《六国论》中的论述:今日设五林,明日设十林,然后得一夕安寝。只治标而不治本,只是转移不文明行为,而不从根本上铲除这一陋习,待到刻字林刻尽之时,便是陋习死灰复燃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