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两分钟体验】
朋友,两分钟到底有多长?
有人说,两分钟就是120秒;有人说,两分钟就是跑400米用的时间;有人说,分针走过120度就是两分钟的时间;还有人说,两分钟就是4个30秒红灯的时间……
刚上课时,老师就给我们每个人发了稿纸,给我们布置了两个任务,写在稿纸反面。任务1:默写《登鹳雀楼》,任务2: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随后,便开始了计时。
我们都快速写了起来,我的字早已不是平时的样子,变得潦草无比。中间还被妈妈打断了。随后,我又短路了8秒,才继续写了起来。旁边的同学也都在快马加鞭。有的还不停抱怨着:“两分钟也太短了,这怎么能写得完?”周围一片闹嚷嚷的,不用看也能够知道,大家应该都愁眉苦脸,字快不成样儿,飞上天!
“时间到!”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我门只好“恋恋不舍”地放下了笔。我数了一数,一共有67个字,我才写完了其中的52字,这两分钟也过得太快了吧!
时间不多,第二个游戏是"金鸡独立”,然后双手展开,看谁能坚持到两分钟。“开始!”我们纷纷摆好了姿势。才刚过了我预估的30秒(实际10秒吧),就有人忍不住跳了起来,想继续保持平衡。又过了我预估的50秒(实际20秒吧),我们就纷纷吵了起来:“这还没有到两分钟?老师是骗我们的吧!”我的手逐渐也撑不住了,我微微活动了一下,又“原封不动”地站在那里。到了我预估的两分钟时(实际1分钟),老师才告诉我们:“1分钟过去了。”我松了一口气,已经过去一分钟了。但是我的脚也感觉到了一阵酸痛,剩下的60秒钟,我几乎都是闭着眼睛做完的。
“两分钟时间到!”老师又一声令下,我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真不容易呀!这会儿我又感觉两分钟过得太慢了,简直度日如年啊。
时间,就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它的长短都不会发生变化,只是我们感觉要它快时,它就慢,要它慢时,它就快。
【篇二:难忘的“第一次”】
生命有时很脆弱,但有时也很顽强。纵然天塌地陷世界毁灭,它也不会放弃最后一丝生的希望,它会用顽强的毅力与死神勇敢的拼搏,哪怕用尽最后的余热也要让生命怒放!这也是我亲身经历后才懂得的生命的意义。
闷热正折磨着的一个夏日夜晚,一阵猛然的眩晕令我更加烦躁了。“哦!地震!九寨沟地震了!”爸爸看见手机消息,顿时有些惊恐地喊出了声音。事实如此,无情的地震伸出魔爪瞬间摩平了那个曾经美丽多姿、吸人眼球的九寨沟,山川流水不在,替代的是废墟一片。倾泻的洪水淹没了这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余震如一颗不定时炸弹威胁着灾区的人民。当中国解放军抛开亲人前往一线,当他们挽救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为了救人而休克晕倒时,这一刻是军人对生命的敬畏;当医生废寝忘食的抢救伤员,当他们在手术台前挽救生命大汗淋漓,当他们在停机坪上焦急等待上空灾民降落时,这一刻是医生对生命的珍视;当政府从各地将物资源源不断运抵灾区,当世界人民为亡灵低头默哀时,这一刻是国家对生命的尊重。
想到那惊心动魄的恐惧,想到那不请自来的威胁,这究竟何时会结束征途?何时会放慢脚步?看到新闻中的一幕幕,我的心如刀绞。我再也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痛哭,但这不代表脆弱。在心灵的颤抖和眼泪的喷涌中,我似乎零距离地感触到生命的渺小、珍贵和厚重。
生命是绵延的山脉,我无法预估它的长度,但可以追求它的沉稳;生命是远行的路途,我无法预估它的长度,但可以追求它的方向。我们就像航行于茫茫大海上孤独的扁舟,但经历了汹涌澎湃的海浪之后,还会迎来灿烂的霞光。
【篇三:考试中的那一课】
那是我一年前的冬天,那时的我面临小升初的考试,我的心和目标总是漂泊不定,力也不知道往哪里使,总是埋头苦干。直到现在,我还能想起当时我在补习班(四维教育)奋笔疾书的样子。
在我小学时,成绩还算不错,为了考一个理想的中学,我不但要报普通的补习班,还要报最后的冲刺班,这注定了在这一年时间里,“玩”这个字眼已经离我远去了。
“今天要考试了吧”和我在一个班的郝伟鑫说道,一个突兀的声音从后方飘来:“是的,今天期中考试。”大家回首一看,吆……居然是反手一掏的班主任。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这一切别人看来烦躁的事,但我和其他同学依旧异口同声地起哄说“把你的乌鸦嘴闭上。”
考试总是避免不了的,而且这也是我们的最后一次期中考试。以后就进入了上一届所称的地狱模式——考试常态化。
卷子发到手里的时候,已经过去十分钟了,这是因为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效率,才这样设计。在这十分钟期间,我们的学管老师总会说:“考试前,先填写卷头,再看一下最后一题的分值。”(这些话我们听得都背下了)。我们按照老师要求,做完以后,开始答题。开始的填空我觉得还可招架的住,但做到后三个大题我还是觉得有些牵强了……
我天生并不是一个很聪敏的孩子,我现在的智慧,全是我的父母,在我小的时候给我打下基础,使我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感到吃力,可预估总还是预估,六年级应付名校的拓展,有些还是会让我觉得“一步三口喘”。
做到这三道题,这些可是压轴题,难度比起前面的要大许多,我紧张得满头大汗,因为我害怕做不出这些题的结果;被叫来家长?从冲刺班中走出?从此离开名校的怀抱?这些都有可能,我趴在桌子上,嘴里嘟嘟着一些公式,再抬起头,看看自己左右的同伴是否做出,我甚至想着去偷看别人的答案,可我发现这并不可能,路的最后只有自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了我们的学管(魏老师)曾经说过“方程可以解开很多类的题目”,这时我才想到要列方程,找到等量关系式,列出未知数,我才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可我依然觉得很满足,不断在心中给自己打气。第二步就是解方程了,这是一个三元一次方程,同时还是一个不定式,对我来说还比较困难,可我却并不慌,我按部就班的把一项项写出来,每一次突破,我对会给自己说:“你行的”。
在这个我觉得闷热的教室中,我的汗直哗哗的往下流,老师看到后走了过来,询问我的情况,我说:“没事,我只是有些热”,老师听到后把窗子打开,就算是冬天凌冽的风吹打着我,而我却还是焦躁不安。
一步步的解答,也就是一步步的靠近胜利,最后,我做出了这三道题,并且取得了继续在冲刺班的机会,经管来之不易,但坐在冲刺班座位上的我却觉得心满意足。
从这件事中,我认识到学习就像是人生,在人生的路上,不断地摸索,不断的前进,越过一道道坎坷,翻过一座座小山,其实胜利并不需要你去挖掘,它只是一个终点,也是对你努力和享受之间的一个过渡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