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思相关作文

【篇一:最好的收藏】

见人所未见,写我所独思——用文字记录初中生活点滴,字里行间都是成长的足迹。

“不要啊。”

无论我如何拒绝,收拾房间这座“大山”还是爬上了我的肩膀。我只能戴上已变得漆黑的手套,慢慢地走进了那灰蒙蒙的房间。

“哎,那是什么?”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一个本不起眼的小木箱也渐渐引起了我的注意。打开那个被灰尘覆盖的木箱,一些并无特别的小石头映入眼幕,我却不知未何地开始数了起来。

“一、二、三……”

那是一个火热的夏日,就连空气中都带着火辣辣的味道。我第一次遇见了他们,他们是一对双胞胎,他们除了名字,就没有任何区别。当时的我尝试许久,意图找出他们的区别,可这却是徒劳。直到分开,我也没有找出他们的不同。渐渐地,我们三个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挚友,我可以放心地向他们倾诉自己的秘密,道出自己的委屈与伤心,共同讨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这便是我们的快乐与回忆。

“八、九、十……”

秋风送爽,瓜果飘香,秋天的风也将夏日的余温送入远方。十岁,不仅是一个年龄,更是一次跨越,从无知的小儿到青春的少年。本就不想被约束的我更不可能按步就班地举办宴会。我和同学相约,去到一个空旷的场地,举办了我的十岁生日。那一天,我们如同没有疲劳般,从艳阳当空的正午,玩到明月当头的夜晚,好不快活。

“十二、十三、十四……”

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春日的暖阳赶走了冬天的寒冷。我们也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它一身漆黑,连走路都摇摇晃晃,可却特别喜欢人,常常摆动自己的小短腿,紧紧地跟在我的身后,它那满嘴的尖牙,并不像是骇人的武器,反倒像无用的道具,可它却常常自豪地展示自己的尖牙,就像孩子向母亲炫耀自己刚刚更换的新牙般开心。

渐渐的,我也想起来了,这些石头原来是我童年的映照,每一块都有不同的意义,它不仅仅代表了我的童年,还见识了我的成长。

房间也收拾完了,我又将它们放回了它们原本的位置,慢慢地,慢慢地,退了出去。

我最好的收藏,是那几块不起眼的石头;我最好的收藏,也并非是那几块不起眼的石头。

【篇二:灯下独思】

在一盏灯下翻阅泛黄的书页,如同翻阅一段尘封的往事。不如风也不如烟,如一滴春天的雨落在紧闭的玻璃窗上,一声沉闷的嘀嗒,是那渐行渐远渐模糊的时光么?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弥漫,化成一点最沉重的叹息,久久飘散不出门去。

好多年了。我们始终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冷漠。脸上的皱纹深了?这没有什么,老家门前的那条木凳已经糟朽,再也承载不起我们日益发福的躯体。头上的头发白了?这也没有什么,红漆木箱里的那本稿笺已经潮湿,再也书写不下我们日渐远离的青春。年年中秋,头顶的那轮明月,用它看过在这世间走过的每一个人的冷眼看我的时候,我总会回报它一双冷眼——如海螺沟千万年没有融化的冰川。

可是,在一些时候,心,为什么会隐隐约约地疼痛?难道是在翻阅那些泛黄的书页时,不经意触痛了自己结痂的伤口?在朦胧的《背影》里,我们的父亲是否来过?一句话也不说,甚至不让我们看一眼他越来越陌生的面庞,就匆匆地消逝在凄婉迷茫的梦里。在“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诗句里,我们的双眼是否有过泪花?在一棵长满果实的树下,怎么也看不见那一树织成云霞的桃花。

得到过,失去得更多,好像是所有人共同的感叹。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迷茫里,我们艰难地前行;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浩叹里,我们尽力地突围;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伤感里,我们不停地求索。在来来去去匆匆忙忙缠缠绵绵纠纠结结的脚印中,到底有没有我们鲜红的泪滴。

其实,我们都不愿意痴念着过去。但是过去总是以各种形式与我们纠缠不清,比如一页潦草的日记,或者一张黑白的照片,或者一首多情的老歌。我们避无可避,因为我们注定要在他们的蛊惑中走过一生,就像阳光,就像空气,就像流水。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