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巷的生活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往事随风,物转星移。独自一人时,轻掩书卷,外面的阑珊灯火均已化成泡影。只留得那思绪随着小巷的延伸散落在尽头。
记得小时候,家住在小巷的深处,那里有我童年的欢乐。那时觉得人家门前的铜扣环有趣,便邀着一同的玩伴胡乱敲着扣着,很是吵闹。一听到门里急促的脚步声,便“哗”地一溜烟跑远了。只留得那开门的人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又不知躲到哪个角落笑作了一团。
后来,上学了,那在巷子里久久不能消散的脚步声、敲门声、叫骂声、偷笑声也不再有了,但小巷的吆喝声却让我久久难忘。
每当清晨,小巷口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有时,故意不吃早饭,到巷口去凑热闹,一碗云吞面,两串糖葫芦,三张手抓饼,每次只急得一旁卖烤番薯的大爷慈祥地说:“孩子,别急,慢慢吃……”心中便不禁有了极大的满足。
再后来,长大了,放学便渐渐迟了许多。有时踏着月色回家,心中便不免多了份清幽和惬意。那时夜阑人静,家家户户小窗轻开,我只身一人在小巷中旋转。我轻轻的脚步叩响了小青石路的跫音,月华如水,心中对小巷的依赖便如这月光碎了一地,零散的跳跃着的光点缓缓地依附着小巷,我的心也醉了。顿时明白了戴望舒为何对那雨巷有着那般的深情。
我用心铭记着桢桢风景,在岁月顺流之际感受着一幕幕深情。小巷的点点滴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现在,也终于离开了小巷,小巷的生活从我身边悄悄地走过了,美好的事物总是这样,得到的时候就注定了将来的失去,反复的,是无奈的痛楚和温存的回忆。
我轻点时光的脚步,匆匆而又匆匆。我这才明白,原来有一种温暖叫比邻而居,有一种幸福叫用心体会。小巷的生活——我已美好地路过。
【篇二:一碗云吞面】
夏天,值得品尝的美食太多了,比如香甜美味的可乐鸡翅、酥软可口的红烧里脊、冰凉透心的冰淇淋……但,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自己亲自做的那一碗香喷喷的云吞面。
有一次,我在外面吃了一碗面,觉得十分好吃,看着碗里的食材,心想:这碗面也不难做,自己做的应该比外面的好吃。
说干就干,我从超市里精心挑选了必要食材:面、上好的油菜、西红柿。在妈妈的提醒之下还买了一些马蹄味的云吞。回到家里,自己亲自把东西都提到厨房里,并打开柜子把沉重的大锅端到炉灶上。
开始煮面了,我先在锅里加水,在等水煮开的时间里把菜和西红柿放到洗菜盆里,仔细地清洗。一开始洗的时候,我总怕用力太大会把菜抓烂了,所以我是用手轻轻地抚摸它们,看着它们在水面漂着,像一只只绿色的小船儿。确定它们不是那么容易抓烂之后,我赶紧把它们一根一根地择洗出来,最后还不忘再冲洗一遍。随后,把西红柿从中间切开,再有序地切成一小块一小块。这时,水终于煮开了,我连忙把云吞放进锅里,再放一小把油菜,煮了一会儿之后,把切好的西红柿也放进去,最后把面条一条条散开下到锅里,又煮了一会儿,加上调料,一碗香味四溢的云吞面就出锅了。
我垂涎欲滴地把煮好的面端到餐桌上,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果然自己做的就是好吃。
这一碗面让我品尝到劳动的喜悦,难怪人们一直说劳动最光荣。吃一碗自己亲手做的云吞面,真是令人心满意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