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时光作文】
犹记得小时候,年幼的我喜欢在桃花飘散的时节,尽情徜徉在香气馥郁的花海,让花瓣撒满头顶、双肩,让花香浸满我的世界。
想念家乡的那条羊肠小道。小时候,就顺着这条蜿蜒的泥土地,踩着微微湿润的泥土,来来回回走上好几回。我总是迎着风,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聆听着鸟儿的啼鸣,累了就停下脚步,在路旁的大青石上歇脚。这景象,俨然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想念幼时的纸风筝。童年时的我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做纸风筝。用竹竿穿好骨架,再用彩色的薄纸糊上,一个小燕子形状的纸风筝就诞生啦!在某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们就比谁放的风筝高,谁放的远。我们在田野里尽情的奔跑,手中的线轴“呼呼”的响着,风筝连同那段时光,一并在那蓝天后远去……
想念童年的味道。家乡的小吃小喝着实多。一提起来,我最先想起来的是那冬日里的烤白薯。在寒风凛冽的酷冬,买上一块烤白薯,不仅能享受其香甜的滋味,还能暖手。咬上一口,又香又糯,不劳舌头的搅拌就已经忍不住咽下去了。那味道,我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从远处一千米一千米铺过来的沥青路取代了可以让我奔跑的泥土路。高压电线一道接一道的架设起来,我无法再放飞承载我梦想的纸风筝。如今吃着美味佳肴,我却怎么也尝不出童年甜蜜的滋味……
一直荡漾在心中的美好,是如此不堪一击。现代文明是一场风景,瞬间就摧毁我所有温暖的记忆。数千年沉淀的文化,却抵不过繁华经年的瞬间。往事迷离,如雾里看花,怎去听梧桐细雨、萧瑟秋声?
被掩藏在繁华时光沙粒下的,是曾经美好过的所有古朴,曾经温馨过的所有沉静。其实,在繁华中正在消失着的,又何止是我们的童年呢?
【篇二:家的味道】
世间有千千万万种味道,但唯有一种味道永远美好而令人难以忘怀,那就是——家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我们总是回外公家过年,几个小孩穿着邻里乡亲送的红衣裳,除夕那天一大早便忙活着帮大人们收拾东西。四舅是农村人,但往年的春联都是他写的,我们便寻了墨来,待他写完后再小心翼翼地贴在大门两侧,看得外公直乐呵。
过年总是最快乐的,而年夜饭就是其中最美的味道。家乡的人都会做凉拌鸡,当看那配菜与佐料,就让人垂涎三尺,肚子也瞬间咕噜咕噜闹起革命来。馋嘴的我每每想起这些事,就忍俊不禁,回味无穷。到现在也一直觉得自家的饭菜不如老家的好吃,毕竟还能听听长辈劝诫晚辈之类的话,总是觉得道理颇深。
放假回老家时还有一件最有趣的事:在长辈面前炫耀炫耀考试成绩,因为只要考得好,红包的份量就多些,也多亏了爸妈不没收这些“奖金”……童年的记忆里,都是红包袋子清香而带有油烟的味道中度过的。
在老家,过年可没那么多规矩,我们却都喜欢守着十二点整一起放烟花,虽然那时已经困得不行,但大人小孩都在等待。我喜欢看天空,看十二点整时天空一道道绚丽缤纷的光彩。整个寨子的上空都是美丽的烟花,漆黑的夜空仿佛笼罩在新年的喜悦声中。那种团圆
的幸福感,夹杂了礼花燃尽后散发的糊香味。
大年初一那天,家家户户走亲窜戚、来来往往,有的打牌、喝酒,上了年纪的,便坐在火堆旁取暖,捧着新鲜烫手的烤白薯,边吃边聊,乐不思蜀。当看见肉和虾还有剩余,我们便拉着大人给我们烤些来吃,即便烤焦有糊臭味,烤焦了的猪肉与白薯也总是儿时最温暖的美食。
新一年的第一顿早点,便是一碗面条,或许这是一碗长寿面,来年预示红红火火,这碗面条总是又咸又辣,让人难以忘怀。
之后,我们几个孩子各自坐在小板凳上,一边洗菜,一边讨论着昨晚的活动和今天面条的难吃程度。一个上午过去了虽然话还没聊完,手却是沾满生菜的味道,幸好大人们担心我们受伤,那切肉的苦力活便与我们无关,我们可以尽情的玩耍。
家乡的味道像一股暖流,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