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粗心,我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有许多绊脚石。比如,上课不带笔、不听话、做小动作、讲小话等等。
这其中,我最大的绊脚石是“粗心”。记得有一次,我们和大白老师做了一项实验。材料是分组塑料火箭、水、氯化铵、12烷基硫酸钠。首先,我往火箭的尾孔里倒入9%的水,再往水里倒氯化铵、12烷基硫酸钠——一定要准时倒,不然的话会爆炸。最后,火箭的身体部分安装到了火箭的尾巴上。做好这一切之后,我信心满满的认为,只要静等几秒钟,火箭就会升上天空,一喷就能喷出几米高。
可我却失败了,在我垂头丧气时,我突然想到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老话。于是,我通过仔细的检查,找到了火箭未能升空的原因:因为我放入的氯化铵太少了,所以才导致火箭未能升空。
唉,这都是粗心造成的呀。
于是,这次我细心的做了起来。这次我终于成功了,看着喷射到空中的火箭,我心花怒放地说:“太好了!我终于成功了!”
原来火箭升起来的原理是,由于两种物质混合,能在瞬间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从而推动水火箭升空。
做完实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细心。我相信,只要我搬掉“粗心”这个绊脚石,我就能前进一大步。(公众号:芒果作文之家)
【篇二:为爸爸制作爱的礼物】
我的爸爸是个医生,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是只要休息,他总会陪我一起学习运动,一起游戏玩耍。爸爸非常爱我,我也非常爱他,我觉得爸爸的爱像一本厚厚的书,一本怎么也读不完的书。今天是父亲节,我参加了小记者活动,要为爸爸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爱的洗发香波。
之前,我从没想过可以自己制作洗发香波,觉得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通过石头哥哥的现场讲解,我知道了洗发香波的主要成分是由十二醇硫酸纳和氯化铵组成的,它们一个是起去污作用的,一个是起增稠作用的。只要将这二种材料加水混合再加上香料和色素,就能制作出洗发香波了。于是在拿到石头哥哥发给我们的材料后,我开始动手了。我先去接了一烧杯水,然后往里面加入十二醇硫酸纳开始搅拌,这可是项力气活,我搅得手都酸了,终于把颗粒状的十二醇硫酸纳完全与水溶合了。接着,再加入粉末状的氯化铵,这时需要一边加一边搅拌,我搅呀搅终于把水一样的液体搅成了藕粉一样粘稠,再加入一点香精和色素,一瓶洗发香波就大功造成了!
我兴奋地捧着洗发香波回家送给了爸爸,爸爸开心地笑了,我的心里也是乐滋滋的。
【篇三:冬令营——丰富的科普活动】
今天,我一早起床就来到植物园内,因为我参加了牛通社冬令营——自然科学科普体验活动。进入植物园内,李老师带着我们这些小记者们走进大本营观看科学短片,看完之后就带领我们来到园区观赏植物,介绍了许许多多的树:有梧桐树、葵花树……我看到有的树干上涂了一层白色的东西,有的树被塑料布包裹起来了,那这些有什么作用呢?李老师告诉我们白色的是石灰粉,这些都是给大树取暖用的!李老师还给我们闻了葵花的香味,我感受到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接着,我们去菜地里拔萝卜,种土豆。我精心地挑选了一个最松的,拿着萝卜的菜叶,轻松用手一拔就拔出来了。周伯伯帮我们挖好坑,我们把土豆埋进地里,用手把土拔到土豆上填平,这个任务就完成了。
然后,我们回到韩美林艺术馆里进行第三项活动——扎染围巾。我把围巾卷成一根香肠似的,用牛皮筋紧紧地捆住,把它放在水桶上,我又拿起滴管,挤一些颜料滴在围巾上。我按照彩虹的颜色,一滴一滴地挤。挤完后,再把围巾放进水桶里洗洗、绞干,就晾在灌木丛上晒干。
最后一项活动是我最喜欢的科学实验:制作气象瓶。先准备硝酸钾2·5克、氯化铵2·5克、蒸馏水33毫升、酒精40毫升、天然樟脑10克、烧杯3只、搅拌棒一根。首先把硝酸钾和氯化铵倒在第一个烧杯里,再把天然樟脑倒进第二个烧杯里。在第一个烧杯里加上蒸馏水33毫升,在第二个烧杯里加上酒精40毫升,然后用搅拌棒把硝酸钾、氯化铵、天然樟脑搅拌成透明状,倒入第三个烧杯里,把它加热至200℃,气象瓶就制作完成了。如果气象瓶里的结晶越来越多,那就说明要下雨了;相反,如果里面的结晶越来越少,那就说明要开太阳了。
我觉得这次活动非常丰富有趣,不仅认识到了很多小记者,还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