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苏州游记作文】
早听国“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副对联挂于苏州沧浪亭之上。从听到这副对联起,我就开始想,浪亭是什么样的?它是像湖心那样浮在氷上,还是像醉翁亭那样隐于山水间?这次的论浪之游带我掲开了它的'面纱。
穿过一座石板桥,走进大门,便能隐隐望见一座被假山遮挡的小亭子,那便是沧浪亭景区中的“沧浪亭”,整个园林因此亭而得名。我迫不及待地冲上俄山,找到了亭子柱子上的那副对联。
初看对联,有些失望。它没有华丽的装裱,只是用行楷在两个石柱上刻出了这副对联。但转念一想,在这“城中桃源”里,若于名贵木材上用名贵颜料写出对联,那就会变得十分世俗。用石刻的方法,使对联融于亭子之中,使亭子融于山林之间,清新脱俗,臺不突兀。沧浪亭的其他地方与普通亭子一样,四檐高翘,四面有围栏。整座亭子与周围的树、竹相映成趣,在此中使人忘却城市喧當:在密林中穿行,似乎还能体验到曾经公子小姐们的愉快时光。
沧浪亭虽没有如拙政园的规模宏大,迁回曲折,却别有一番幽雅风味。
【篇二:我爱你,苏州园林】
苏州,一个多雨的地方,层层瓦片中悄然盖上青苔,一场牛毛细雨,在碧绿的湖面上点过,留下层层涟漪,苏州之园林,在似雾的雨中,沉醉着。我沉醉于烟雨朦胧中:我爱你,苏州园林。
所有的园林中,我最爱的,惟有沧浪亭。这是失意诗人苏舜卿归故里的深居之处,园林的大门缩一圈湖水与绿树掩映之中,金色的门环,却像一只晶亮眸子在婆娑的树影中闪亮着。
低着头跨入,绕过一排宛若奇人雕出的怪石,便有一小汪水停在中间,也不知是不是修了暗渠,才能让那水流进来的。水池旁,悬了一块凸凹不平的石头,凸起处磨得光亮,凹下的地方,却积了几个小水洼。灰色大蜘蛛坐在网中央,悠然平视着湖面。它瑟缩在树叶投下的荫凉中小憩。顺着长廊走,是一条崎岖通幽之路,青苔,似一张青纱,铺在泥墙之上。它们轻柔地伏在了墙上,看着远处微波轻漾中粼粼泛光的太阳。不知何时,转入一间居室,圆形镂空的窗户上没有过多的装饰,隐约能瞧见对面是一丛翠竹。竹叶还是新生的呢!仿佛要伸进窗来。未免太像拙政园的“听雨阁”了,窗子对面有一排瓦,雨来了,就是一番别有风趣的乐章。
沧浪亭以竹称名,正叹竹林在何处?不料真的“转入此中来”,成片的翠竹在矮墙的一角站着,小风吹过,竹叶敲打在一起,恰似动听的风铃。
转弯处圆拱门旁有丛斑点竹,突然想这其中会不会是黛玉的潇湘馆?是否有个化为苦降仙子的美人泪撒翠竹呢?我的指尖抚过竹叶,竹枝。不经意自回廊处的一阵风,携了些人语吹过来,和着竹枝摇曳之声,惬意至极。
定是要去赏赏怪石的,它们奇形怪状,却又有典雅之相。据说,留园的石,才是最具韵味的……
买下一本苏州园林的名信片,将我对它浓浓的爱,收藏好。
【篇三:苏州纪游】
烟雨江南,天堂苏州。它是时间与历史的艺术,如烟如雾,如诗如画。无数次驻足那条青石板路的尽头,看眼前亘古不变的风韵。
——题记
雨巷
雨天,徜徉在旧巷子的青石板上,戴望舒雨巷的氤氲油然而生,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细雨迷蒙中,亲切的美丽如水涌来,脱俗的雅致,少了几缕浮躁之气,多了几缕清幽之气。粉墙凝重而斑驳的色彩,节节台阶,紧闭的大门,忧郁沁人的花香,漫进小巷深宅,不禁使人生出走在时光隧道的错觉,历史从这一个巷口到那一个巷尾,岁月,由远而近。那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房屋,古朴典雅,错落有致;那一条条青石铺就的小巷深幽静谧,弯弯曲曲,沉静中又略带怀旧与惆怅。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静,这份清幽之气来自雨巷散发清韵的青石板,来自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民宅,是从明清瓷器中盘旋而至的,抑或是穷极一楼阁廊台变化的苏州修炼出来的。茫茫深夜,淅淅密雨,看月光下姑苏城,玩家灯火,汇聚这动人而静谧的温馨。
苏州的园林,“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叶先生的这段话已经足够了。苏州人的“退隐文化”,或是官场失意,或是躲避战乱,用高墙筑成一个静谧如仙境般的山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们呼朋引伴,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尽享人间情趣。“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苏州园林,最早是沧浪亭。走进一条其貌不扬的小巷,一弯石拱桥架在河上,老城气息一览无余,坐落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安静等待着寻古者的到访。它没有别处园林的惊艳,似乎抹去所有刻意打造的痕迹,散漫随意,无华少彩。沧浪之名,便是人格价值,生命意义的缩影,而苏舜钦。正是沧浪中的一滴水,“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远水皆有情”,直立亭下,诗人当年的心境隐约可见。沧浪亭的韵味溢于言表,迂回的空间,冷寂的色彩,简单的结构把人带入厚重的历史中,凭生感慨,它深深刻在记忆里。
“最是那低头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多姿多彩的生活再一次让这座性情中的城市久久感动。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苏州的美在于它的底蕴,小家碧玉。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自然的宁静脱俗,或许历史像河水随着船桨荡起的波纹越来越远,但纵使时光散去繁华依旧,烟雨江南,天堂苏州,宛若沧桑的书卷徐徐展开,亘古不变。——后记
【篇四:美丽的小花园】
我们的校园有宽阔的操场,漂亮的教学楼,最令我向往的地方,还是美丽的小花园。
走进小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棵雪松,它们就像翠绿的巨伞,帮我们挡住刺眼的阳光。小花园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就是沧浪亭。沧浪亭是一座六角宝塔形建筑,由六根笔直通红的大柱支撑着。屋顶是由土黄色的琉璃瓦铺成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沧浪亭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下联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走近沧浪亭,抬头就可以看见顶上画着的龙凤呈祥,画面栩栩如生,似乎要飞了出来。下面还有六幅小画,上面有六位伟大诗人和他们创作的不朽诗篇。再往前走,一座峰峦叠起的假山出现在我们面前。假山上怪石嶙峋,有的像神仙,还有的像狂野的大猩猩,假山之上还有一座小巧玲珑的文昌塔。假山旁还有一块石板,上面写着“秦岭之水天上来”。顶部有一个水龙头,如果把水龙头打开,高山流水,云雾环绕美不胜收。
走进花园深处,就来到了竹林,成捆的翠竹都有一件碧绿的外衣,小鸟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好像在说真美啊,真美啊!远处白云般的蘑菇小亭下,许多同学正安静的看书。旁边的健身器材,一到下课围满了人群。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在小花园的每一个角落飘荡,形成一曲欢乐之歌。
我们的小花园美景多的说不完,大家一定要来观赏哟!
【篇五:苏州园林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苏州园林。我姓黄,大家就叫我黄导游好了,下面就让我带你们去参观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今天我就先带大家参观沧浪亭。沧浪亭吧建于北宋时期,是苏舜钦所筑,可以说是苏州最最古老的园林。南宋初期曾为名将韩世忠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不信你们看!未进园门便看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这么美丽的沧浪亭,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拍照留念。
参观完了沧浪亭,接下来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狮子林和拙政园。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正德年拙政园间。你们看,拙政园建筑布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它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主要建筑有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听阁、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等。游客们,置身于这样的优雅环境中,我们是不是会流连忘返?
参观了三大名园,大家一定感到有些疲倦了吧。最后让我们去参观留园。留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好了,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活动,在参观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请爱护景区的一草一木,不要乱涂乱画,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今天,我们参观了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一天。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的支持!欢迎再次来到苏州旅游观光,再见!祝大家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