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王子与贫儿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做《王子与贫儿》。它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童话故事,令我难以忘怀。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叫汤姆的小男孩儿出生在贫民窟,一家人生活十分艰苦,他们有一个爸爸经常打他和他的妈妈还有两个姐姐,他对王子的生活十分向往,白天和小伙伴玩“伴王子”的游戏,每天夜里还梦见自己成了王子,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天早上,他回味着做王子的梦,走到了王宫,因为偷看了王宫的花园,所以被一顿毒打,这一场景让爱德华王子看见了他,把他带进了王宫,他们觉得各自的生活没有意思,就换穿了一身衣服,因为他们两个长得很像。王子被赶出了王宫,汤姆做了国王,改掉了许多不利于人民的政策,王子也在民间体会到了百姓的疾苦,在霍顿的帮助下,王子回到了王宫,与汤姆换回了身份,修改了严酷的法律,而汤姆和霍顿留在了王宫,帮助王国处理政务。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认识到:环境能影响和改变一个人。在贫民窟长大的穷孩子,更能体会到民间的疾苦,感受人间的人情冷暖,所以他们才会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并且造福于更多的苦命百姓。在王宫里享受着荣华富贵和锦衣玉食的王子爱德华,经过在民间流浪当乞丐的那些日子,终于知道了如何用自己拥有的权力给人民谋取更多幸福,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价值。
《王子与贫儿》这本书告诉了我,不管在多么艰辛的环境下,都不能失去一颗坚定善良的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篇二:由粉丝文化想到的】
“崇拜”一词最早出现在《南齐书·百官志》中,意为尊重拜受。经过近两千年历史长河的淘洗,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敬佩尊重。经过岁月的沉淀,它的意义变得更加富有深意、耐人寻味。
在过去,崇拜一个人,可能是他的博学多识令你向往,可能是他的风姿绰约令你沉醉,可能是他的淡泊幽雅令你着迷。可在这日新月异的21世纪,我们赋予了“崇拜”新的定义。崇拜,是指对自己所仰慕的对象的尊重与钦佩,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引导着我们的人生走向,因而使我们能完善自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偶像也象征着人的信仰和理想。
4月份的微博发生了一件大事: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开通了微博,并通过该社交传媒表示了对中国及中国朋友的友好。我犹记得当时这轰动性的新闻引爆了整个网络,铺天盖地的新闻、媒体进行相关报道。在这背后,我们可以看见的是我国的科学爱好者们乃至全体网友对于霍金先生的崇拜,在“宇宙之王”霍金先生面前,我们都是以一种粉丝的心态、抱着激动及仰慕之情。8月份的里约奥运会上,更是出现了无数令我们引以为傲、不禁振臂高呼呐喊的偶像。我国游泳名将孙杨与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霍顿的“兴奋剂”事件在这期间闹得沸沸扬扬,霍顿在夺冠后竟称孙杨是“用药的骗子”,这引发了无数网民的爱国情绪。而在之后孙杨获200米自由泳金牌,给霍顿以迎头一击时,更是掀起了全民的追星狂潮。之后的中国乒乓军团毫无悬念的满贯、以及女排时隔12年惊喜地重登世界冠军的舞台,是一波接一波地点燃了我国国民的热情,无数粉丝怀揣着崇敬与爱为这些祖国的荣光呐喊欢呼。在这些万众瞩目、伟大又平凡的人面前,我们都心甘情愿成为其粉丝。
粉丝文化在影视娱乐界的影响力更是可见一斑。当下一些年轻偶像的一条微博动辄几十万评论,做一些公益宣传活动更是一呼百应。引人深思的是,一些颇具风格的表演艺术家却无人问津……或许可以理解为他们已经走过了那段风光无限的时代,不再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是内心的宁静淡泊了。当然,我这不是表示对那些年轻偶像的批判。只是我认为,不管是谁的粉丝,整天只是在网络上喊着喜欢、刷着评论是没有用的。真正崇拜一个人,会从心里想要靠近他,想要离他近一点、再近一点,希望能和他一寸一寸地拉近距离,可以不再只是仰望他。会想要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能在某一天以一个更好的自己去面对他。
我们每个人都一定有自己所崇拜的,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这包容万物的世界。我们对于他们可能都只是渺茫的存在,我们也许只是他万千粉丝中的一员。但我们不必为此心浮气躁,我们应学着在生活与追崇偶像之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过好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不忘记自己的追求与目标,这是相当理想的一个境界。
大概,这就是我对粉丝的理解吧:做好自己,遵从本心,由始至终,不忘追求。
【篇三:我的偶像】
现在娱乐圈中,女的美,男的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在顶端的明星,就连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唱几句喜欢的明星的歌。
我也有个喜欢的明星,他虽然不演戏,不唱歌,但他为中国拿过许多块金牌。他就是我崇拜的偶像——孙杨。
2007年,仅仅16岁的懵懂少年孙杨入选了国家游泳队;2008年,他首次在世界大赛中闯入决赛;2009年,罗马世界游泳锦标赛,孙杨以14分46秒84的成绩获得个人第一枚世界大赛的奖牌……这些孙杨的成就,不说大小,心中也不禁有小小的自豪。
还没介绍他的样子呢——198的高大身材,黝黑的头发,有神又不小的眼睛,高挺的鼻子,还有那可爱的小嘴。
记得最近的奥运会吗?在里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之后,孙杨和霍顿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在夺得该项目的金牌前后,霍顿多次直斥孙杨为“嗑药的骗子”,丝毫没有把中国天王放在眼里;而孙杨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自己根本就不认识霍顿。
里约奥运会男子1500米预赛,孙杨因感冒影响,15分1秒97的成绩排第七,无缘决赛。至此,这场轰轰烈烈的“孙杨霍顿王者之争”,终于在大家的无比惋惜中落下了帷幕……
未曾走过的路,未曾见过的风景,并不熟悉的地方,这个世界里,你是我心中的向往!
现在的偶像太多了,而真正有文化素养的却不多了。在崇拜那些所谓的明星的同时,应该好好想想,我们到底崇拜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