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门相关作文

【篇一:跨过成人门】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无需对他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无需伸张的厚实。余秋雨如是说。

《圣经》中曾说: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凡事盼望,凡事相信。成人,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成熟,更是心智上的升华,是肩头更厚重的一份担当。是对生命的彻悟后含着笑意去拥抱这个繁杂也好、宁静也罢的世界。

成人的你,应当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是上帝凌乱而有味的手稿,我们每天修改着上帝的手稿,也涂抹着自己的人生。聪慧如你,与那些遭遇挫折历经磨难的人相比,你的人生不过是一些隐喻与暗喻,一些修辞技法罢了。而另一番生活的本质却是严峻的,容不得轻浮与懈怠的。你喜欢过的日子与你不得不过的日子同时摆在你眼前,不要逃避,亦不要挑拣,你只需一天天地过下去,不问收获,不计较得失,静静地等待一种自然的沉淀。

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成人的你,肩头多了一份社会担当。成人不是李启铭嚣张叫出“我爸是李刚”,不是药家鑫对法律权威的挑战,更不应该为了三五串金银,一两顶乌纱帽亦或一片飘忽不定的掌声而疲于奔命。理智如你,我们出之入之,歌之舞之的不是明星名人的世界而是自己的舞台。不管丰碑小草、高山低谷,只要保持淳朴、追求本身,生命不分高低贵贱同样灿烂。

拉斐尔以他明亮优美的画作超脱历史。拉实一句“我曾饱经沧桑地沉默”,道出了他的坚忍与高贵,而文革下放时沈从文先生遇到黄永玉先生时一句“愿从容”更是道出了他哀而不伤、坚忍无言的大气。这都是百经生活历练所怒放出的最美的姿态,是一番别有韵味的成熟之大美。

如果说:“少年强则国强”,那么成人的你也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如果说国家是一卷轴画,那你们就是浓厚,泼洒在笔墨丹青的卷纸轴上,画了出水,又留了余白。你们体内所蕴含的品质,便如一支温柔的藤蔓,开了枝,散了叶。缠绕成血脉相连的姿态。于是,我们的民族才有了长度、高度、宽度,有了骨气、生气、底气。

聪慧如你、理智如你,跨过成人们,你会为明天储蓄些什么呢?

【篇二:走过成人门】

跨过成人门,就十八岁了。校长在叮嘱着每一个学生作为成人的责任和担当,家长在叮嘱每一个孩子作为成人应该具有的稳重和成熟,同学们都在兴奋的交换着成人的感触。但是,这些都太过平凡了。

我多么希望这一刻有一群白鸽冲天而起,化作我自由的羽翼,带我翱翔天际,去看更为明亮广阔的世界;我多渴望这一刻会有五彩霞光降临于我,化作一席锦衣,将我点缀如天神般灿烂;我更盼望这一刻世上所有认识我的和我认识的人都对我报以善意的鼓掌,给我他们最衷心的祝福。哪怕是有风有雨有雷电,我也可以化作不屈的海燕,向命运咆哮!但是什么也没有,除了虚无一般的平凡。

门,我最讨厌的就是门,你残忍而又绝情,将原本完整的空间撕裂。这成人门,难道也要分割我的过去和现在么?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人去了门的那边,生命被割裂变得残破。我也要去了,不甘心。

“放心,我们同在。”她说、他说、他们说。同在又如何?同生?同死?一同被割裂?

那门在氤氲雾气中缓缓浮现,我无法挑战它,正如我不能挑战时间一样,被人流簇拥着走向它,机械麻木,回收来处,自己已不知所踪。我立在原地,回首过去,去看不到什么,人流逆我而去,每一次碰撞都让我变得虚幻,人流的尽头好像是一个婴儿,他渐渐长大,快乐的眼神变得狂傲不羁、苦涩无助、悲伤愁苦,继而化作迷茫、麻木、空洞。仿佛听到琉璃破碎的声音,玫瑰花瓣的血红色在雾气中淡去,最后花朵变作石膏般苍白,零落一地。这就是成人的代价,生命中的艳丽的玫瑰只能消逝!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天使都有羽翼的,十八岁,一岁一羽翼。被人簇拥着跨过成人门,我看到背后的翅膀蓬散天地,好像下了一场羽毛做的雪,在刻骨疼痛中欣赏着这美。这是最后一次我能自由的欣赏美,从此褪做凡人,心蒙尘埃,再不能飞翔。那种抽出灵魂的苦痛,使我弯折了腰。我多想爬着过去那到成人门。

前路迷雾消散,是父母的身影,他们从陌路到熟悉,从牵手到步入婚姻的殿堂,再到相依相守、老态龙钟,道路的尽头,那被枫叶掩埋的地方,是两方矮矮的坟墓,诉说着无尽的孤独。我看到了她,向着我挥手微笑,然后带着成人的痛苦,走入了她自己的婚姻的殿堂。我看到了他们,我的兄弟,豪迈的向我拱一拱手,畅快的带着痛苦走上各自的道路。只有我,站在原地,带着“老天真”,老去。

神说:“要有光明!”于是黑暗随之产生。原来我的固守,不仅仅抵御了成人之痛,更封闭了自己,而他们,褪尽铅华,才能向下一岁迈进。

“那就承担下这痛吧!”即便是想通了,我也要故作潇洒。望着东方旭日,心中每一个曾经阴暗的角落都被映的金灿灿的。我好像看到光明中满天神明在点头致意,世上每一朵花都娇艳欲滴,原来生命中不只有玫瑰。

“我不是神,也不是大人物。我很平凡,但我绝不会平庸。”我呢喃。

“你怎么了?”同伴问。

“没什么,我十八了!”

【篇三:阳光下的我们】

阳光下的我们穿着布鞋,伴着音乐的节奏大步向前……

——题记

阳光下的我们拥有一个耀眼的年纪——十八岁。十八岁意味着我们告别年幼无知走向成熟稳重,意味着我们要“一人做事一人当”,以一个成年人的肩膀承担起我们的责任。

十八岁是美好的。我们拥有青春的梦想,拥有青春的信念,拥有青春的坚强。于是,我们便带着它们踏上浪漫清新而瑰丽的旅途。因为我们有信念,有坚强,所以我们不会在旅途中感到疲惫、痛苦和绝望,而是边走边唱,迈着轻快昂扬的步伐大步向前。

十八岁是复杂的。十八岁让我们与懵懂告别,与成熟稳重相拥。有时,我们的心里还保留了几份童真,相信这个世界是一个童话故事,相信一切都如同水晶般剔透无暇;但有时我们的内心却是很谨慎的,我们深思熟虑,我们谨言慎行,因为我们日渐长大,害怕那些纯真美好被现实所打破。

十八岁是需要承担责任的。责任是什么?我不能很清楚的说出它的含义,我理解为“一人做事一人当”。十八岁赋予我们无比的青春,也赋予我们挑起家庭幸福和社会希望的责任重担。我们迈过了成人门,我们就要以成年人的眼光审视世界,严格要求自己,绝不有半点松懈。

我们沐浴着阳光,享受温暖,十八岁只有一次!现在,高考在即,高三的生活也将画上句号,但我们不能结束我们的使命,我们有太多的梦想要去实现,而这些都要求我们努力奋斗、拼搏!

来吧!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完这旅程,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阳光下的我们穿着青春的布鞋,伴着青春的节奏大步向前……

【篇四:也说庄重】

观看阅兵仪式,整齐的队列,庄严的敬礼,我感受到了庄重;拜访鲁迅故居,幽静的小路,凝神的倾听,敬慕的眼神,我感受到了庄重;参加成人仪式,盛大的场面,真情的拥抱,感恩的眼神,我感受到了庄重……在朱以撒看来,庄重的含义是对某些场景怀揣庄严和深重的心情,而在我看来,庄重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态度。

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幻想过自己在成人时穿上高跟鞋或穿上西装的那一刻?那时的我们,仅仅是对成人礼的一种向往、一种期待,但当我们真的穿上西装、系好领带的那一刻,那是我们对成人的一种敬畏,一种庄严。当我们即将踏入成人门之时,内心的庄重感油然而生。走过成人门,我们的肩上又会担起一份责任。接过老师手中的花和家长手中的信,我仿佛感受到了责任的重量。当我们举起握拳的右手,面向国旗庄严的宣誓,心中对生命的敬畏更甚。在这郑重其事的仪式中,心怀敬畏,便是庄重。

“春秋出孔子,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文化是立国之本,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一直流淌在这片土地上。传承民族文化,是我们应有的庄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民族只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奴隶之邦。当今社会,信息发达,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愈加频繁,我们并不反对文化间的交融互通,而一些年轻人却厚今薄古,或一味的去追求西方文化,崇洋媚外,甚至恶搞自己民族的文化。我们要重新认识我们的文化,重新学习我们的文化,热爱它的同时去传承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现代生活当中,这才是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庄重。安静地翻阅一本本经典,朗声吟诵一首首古诗,用心传承灿烂的中华文化,便是庄重。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心浮气躁的时代,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这种精神便是工匠对自己手中的产品演绎的最高级庄重。当今这个时代,企业都在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所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这些热衷于“圈钱,做死某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企业,是无法与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相提并论的。工匠们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产品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以一种虔诚享受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工匠身上,更体现在各行各业中。他们敬业,乐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时永远一丝不苟。他们在完善工作的同时,也在完善着自己,这是一种对职业的庄重。

有时庄重并不需要多么盛大的形式,而是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它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庄重让我们懂得铭记,懂得敬畏,懂得传承,让我们学会去追求生命最本质的东西,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