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相关作文

【篇一:读《人生》有感】

《人生》,路遥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我很喜爱,从初中到现在,看了三遍。每看一次都给我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人生》这一长篇小说,非常值得一读,书面语是柳青的几句感悟: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光是卷首语就已经深深地吸引了酷爱读书的我。其实柳青的话,就是对小说最深刻和核心的概括。

小说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是典型的七八十年代有理想,有文化的年轻人。自由生长在贫困的农村里使他更具有一种对文明、富裕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他们不甘向命运低头,希望有一天摆脱贫困,走向人生的美好。但,年轻的生命,往往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也会犯下许多错误,主人公高加林更是如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职业,放弃了自己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这种为了利益而不惜牺牲亲情爱情友情的行为最终让他后悔莫及。错,不要紧,趁年轻,勇于承担责任,改过自新,在结尾处尤为凸显,进一步升华了主题。

小说中还有许多性格鲜明,个性飞扬的人物。纯朴、善良的高玉德夫妇;精明、为人乐观阔达的顺德老汉;城府深、心胸狭窄的刘立本;还有大方得体、乖巧懂事的刘巧珍等。从他们身上,我们都可以在现代生活中找到相同的地方。他们正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折射出不同人的不同的行为和人生,从而引发出我们的深思,对人生的思索。这正是小说的伟大之处。例如高加林式的人生,充满着戏剧性,最具光彩,从他身上,我得到了许多的人生感悟,受益匪浅。

现在反腐已成热点。书中有宣扬反对贪污腐败及对势利之人的批判和讽刺。高玉智,高加林他们便是代表,作为国家干部,奉公守法,嫉恶如仇,侄子违法也要严惩。这也是小说的亮点。

但书中隐约还体现出一点等级观念,比方说对农民有所贬抑。但是,我国原本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千百年来,农业是根本,作为一个农民,虽苦,虽累,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们兢兢业业,安守本分。没有农民的贡献,国家不会发展得如此迅速。所以,回到本质上来说,人无分贵与贱,职业也亦如此。

我想,这就是人生:活在当下,展望未来!

【篇二:并非结局】

尘埃飞扬的黄土地上,抽着旱烟的老大爷扬鞭一声吆喝,颔首前进的毛驴沉沉地低应一声,鼻中喷出一团白汽来,呼呼作响。老大爷沙用他沙哑而沧桑的嗓子,吼出嘹亮的信天游,久久在广袤的天空中飘扬。

我喜欢着这片荒凉黄土地上演绎的生动故事:《人生》中的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以及更多果敢可爱的青年们,在生活的狂潮中,彷徨过也迷茫过,深爱过也失去过,但始终不曾停止过追求。他们如戈壁上的白杨,昂首、挺拔,让人们相信爱情与理想,坚定地跋涉。

《人生》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细节,两声喊叫。

巧珍,这个“心就像金子一样”美好的女子,为了讨她心爱的人欢喜,竟学起那时稀罕而文明的刷牙,甚而怨父亲没有让她念书,像“加林哥”一样有新的知识与思想。但令人迷惑的是,当她最后不得不嫁给另一个男人,面对婚礼,她却要依老乡俗:唢呐、鞭炮、红盖头。她痛苦而无力地喊叫“旧的就旧的!”加林,作为时代新青年的他,倔强果敢,有理想和才能,可最后却“为了虚荣抛弃了生活的原则”,失去了巧珍的他,在回到农村后,“抓着黄土呻吟”,“沉痛地喊叫‘我的亲人呐’……”

故事至此戛然而。似乎一切都就此结束,这令人流泪叹息的爱情的悲剧,这让人遗憾痛心的选择的错误。只剩了一室的寂静与我长久的怅然。

但当我信手再翻时,却看见第二十三章括号中赫然写着四个字——并非结局。

不是结局?可这分明是最后一章。那真正的结局又是什么?

突然想到《平凡的世界》中的话“生活的狂涛巨浪向你涌来,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沉沦……不,我们仍要挣扎着前行。”我总在加林身上,看见少安的影子,在少安的身上,又仿佛看见路遥的影子,而事实上,他们又何尝不是黄土高原,乃至广袤中国所有拼搏不屈的青年的缩影呢?由此想来,错误与悲剧不可能也不应该是这个故事的完结,当然也不是高加林的人生的结局。因为,即便命运与他们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即便时代给了他们一个又一个无情的打击,他们仍旧热爱着脚下的土地,热爱着苦难的生活,仍旧相信用自己的双手与劳动能够闯出一片天地,仍旧在每一刻活出应有的力量,拥着热切的希望。他们用汗水,甚至血泪,在大地上写下无数动人的诗行。

他们,也是我们。

当时代更迭,新的朝阳每天都在升起,类似的故事或许依旧发生在千千万万个你我身上,每个人,都是艰苦的跋涉者,而不是一个已经走完人生道路的单纯胜利者或失败者。只要还有呼吸,所有的苦难或荣誉,都不是结局。

人生漫漫,路遥梦远,何来结局呢?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