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呼唤和平】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题记
克劳赛维茨说过:“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用血与躯体,用子弹与火药,用眼泪与哀嚎筑成的战争,是多少人内心厌恶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要有战争!
从古到今,世界上究竟发生多少次战争?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5600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531次,平均每年2。6次,从1740年到1974年的234年中,共发生过366次,平均每年2。3次。据匈牙利一位教授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里,世界上爆发470余起局部战争,在世界范围内,无任何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
你有可能会想:不就是每年2。3次吗?人多必然会有纷争和混乱,可你知道吗?第二次世界大战共有5200多万人死亡!战争一直持续56年之久,还有被迫入伍的人达到了1。1亿人。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这让苏联受到了灭顶之灾。有多少人被活活的饿死?更有多少人无家可归,有多少孩子出生就失去父母,有多少白发苍苍的老人失去亲爱的儿女。
战争是罪恶的,他揭露人们的野心;战争是悲凉的,它哭诉人民的痛苦;战争也是残酷的,有多少人记忆和伤疤无法抹去!为什么要战争?只是为了让土地炸出一个个坑?让天空抹上一圈圈战火?让回忆驻足在回不去的和平吗?
罗曼罗兰说过:“千百年来,人类用牺牲、苦难、坚韧的努力、英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信心赢了自由,我们呼吸它珍贵的气息,我们很享受那吹拂大地、充满我们肺部的清新空气一样……而只要几天,这颗生命的宝石就被人偷去了;几小时内,在世界上,一片知悉的网罗便笼罩在自由的颤栗的翅膀上。”
【篇二:作文《我的心愿》老师】
心有所愿,就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有人想教书育人,有人想救死扶伤,还有人想保家卫国。而对我来说,世界和平,没有战争和饥饿就是我的心愿。
毫无疑问,战争是残酷的。为了土地、为了资源、为了宗教,无论出于什么理由,都不能掩盖战争带来的恶果。贫穷、饥饿、死亡、杀戮,这些都是战争的代名词。大量的军备和人力被投入到战争中,造成军费支出过高,使工农业生产缺少劳动力。国家经济无法得到发展,贫穷和饥饿的问题应运而生。而且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武器的杀伤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核武器,能顷刻间让一个国家毁灭。只要战争尚未停止,就势必有人不断死去,家破人亡是战争的常态。
几年前,我在手机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在叙利亚爆发的内乱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导弹无情地从他们身边掠过、爆炸。最让我震惊的是,这些人里面还有不少儿童。在同样的年纪,我们可以在教室里一边吹着空调,一边学习,而那些身处战乱的儿童却只能颠沛流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战争让人们无家可归,让那些孩子们失去了五彩的童年。
在那条新闻里,我还看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了帮助那些无辜的难民,我们捐赠物资,派出维和部队,尽最大之力去援助那些难民。维和战士们为四处流浪的人们搭建临时住所,为受伤的人提供医疗援救。看着那些难民们受到帮助后感激的笑容,我痛恨战争的残酷,感动于那些维和人员的伟大。于是我在心中暗自决定,长大后,我也要为世界和平,尽自己的一份力。
为了让每个人都有家可归,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努力促进世界和平。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幸福的白鸽能自由地翱翔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篇三:代价】
“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两句话常常会用来批评那些想不劳而获的人。这也说明了,想要有所获得、收获,那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人要想成功,就要付出代价,而一个令人愿意去付出这样那样的代价,那么他的心中必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韩信受胯下之辱,而不是拔剑杀死那个小子,是因为韩信心中怀有远大的抱负,想要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建立功业。倘若他忍受不了那样的屈辱,杀死了那小子,最后韩信的下场只有被关进大牢被斩。韩信心中明白,杀了他只会斩断自己的理想,面对这样的侮辱,付出一些受人耻笑的代价,与自己的理想相比,也只是一粒渺小的砂砾而已。
所以有一颗愿意付出代价的决心也是不可缺少的。19世纪的世界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当时同属亚洲国家的中国与日本都是落后的封建帝国,面对欧洲列强的威胁,都是只能听命,但后来日本成为了亚洲唯一一个没有被列强欺凌的国家,跻身在欧美列强之列。日本这样的改变是因为当时的明治天皇发动明治维新,自上而下的改革,天皇自己节衣缩食,号召全国人民为工业的发展捐出自己的一块钱。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因为封建顽固派不愿意损失自己的利益,不愿为国家的兴盛而付出自己的荣华富贵,动用军费为自己祝寿,而前线则是节节败退,最后连首都京师都被敌人占领了去。
人的一生总是要付出代价,面对代价,如果不付出,那么将要付出与之成倍的代价,代价或是一时的快乐,一时的安逸,但这样的快乐安逸,是会被随后的痛苦与绝望淹没。
所以我们要去付出一些代价,来获得随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