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本相关作文

【篇一: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看似强势,却是个极为自卑的人。她极为要面子,讲究体面,出门在外,她的面容永远是精致的,她的衣衫永远是整齐的,她以对自己同样的标准,严格要求我。但是却总是为自己而感到自卑,这让幼时的我极为不能理解。

我的母亲今年多大了?如果不是曾看过她户口本上的年岁,自己曾细细计算过,我也是不知的。母亲从不愿向旁人说起自己的年岁,究其原因,大抵就是她心底的那份自卑。母亲二十岁结婚,二十一岁生养了我,在当时却已经是晚婚晚育了,是让人瞧不起的,以至于在班上许多同辈的家长中,母亲的年纪算是比较大的了。

母亲不是本市人,嫁给我父亲的时候,母亲还不会说本地话,以至于被那些个有着极强的地域歧视的本地人狠狠的奚落过。自此,母亲便狠下了心,跟着那些个本地人进进出出,愣是将这晦涩难懂的本地话说了个顺。然而,母亲却决不允许我时时将本地话挂在口中,更不允许我对外市人有任何的歧视,她说,不管是本市还是外市都是中国人,何必互相不屑呢?

母亲出生农村,学识不高,她从不愿意参加我的家长会,如不是父亲不在家中,她也是不愿帮我家长签字。我依惜记得,每每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母亲替我签字时,她通红的脸颊,那一笔一划认真却带着点颤抖的字迹,和她那极其认真的眉眼……

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母亲也一天天老去,曾经乌黑秀长的长发出现了缕缕白丝。母亲觉得这显得她很年迈,一定要我将它挑去,看着母亲因为吃痛而皱起的双眉,我总会装作不耐烦的样子,把这事儿给推脱了。不仅如此,母亲不知何时学会了化妆,每日需花上半个小时的功夫细细装点自己,遮去她眼角的褶皱,让自己看上去精神而又年轻。

我的母亲是多么强势的一个人啊,她不许我做事慢,不许我晚归,管着我的衣食住行,陪着我走过长夏短冬,她以绝对蛮横的姿态插手我的生活,却在某些时刻一瞬间软弱下来。我的母亲啊,其实你全然不必如此,不必害怕提及自己的年岁;不必自卑自己的出身;不必为了年轻而耗费时间,遮掩你日益苍老的面容;也不必为了迎合他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因为,你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最年轻,最聪慧,最美丽的人。

【篇二:压岁钱】

真正的年味是从收到压岁钱开始的,反正我是这样认为。

欣喜地从一个又一个长辈手中拿到红包,指腹在红包上摩挲,似乎能透过红包感受到钱的质感。作为半个财迷,这种感受简直是享受,脑子里似乎诞生了一个小富翁,豪气地告诉我这些钱都是我的,可以用来干什么干什么。作为一个强迫症患者,我会一个个把收到的红包收集起来,把红包里的钱都放到一起,然后从几个红包里反复挑选,最后才从中选出样式突出的、我更喜欢些的一个红包,把所有被我仔细整理过的在手中攥得发热的钱放入其中。似乎大功告成。但对于自己,我总信不过,于是照旧给了母亲代为保管。

今年的压岁钱格外厚实,于是我准备藏在枕下,枕钱而眠的夜晚倒是别样的舒坦和安心。零点还差五分钟就有人放起了烟花,整点时,人们心照不宣,烟花爆竹轰鸣,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的交汇,没有人对这些嘈杂心怀不满,我想,所有人大多面带笑容,心所美好,还有的会在梦中报以祝福。

压岁钱是一笔神圣的钱,大约从我有压岁钱开始,这笔钱都或存或记在我母亲的账户。今年,父母亲鼓励我自己去开个账户,我只以为新鲜有趣,一口答应下来。一笔巨款在我的包中,不禁警惕起来,怀疑身边任何一个人,熟人也好,生人也罢,都成了我眼中潜在的犯罪分子。一路护送到银行才勉强松了松心。

我不知道的是,以我这年纪完全不够格开户,前台的阿姨这样跟我说:“满十八岁吗?”还没等我回答,阿姨继续低头说道,“满十六岁吗?”我摇了摇头。“监护人?”“不在这儿。”“那你回去把监护人带来,还有户口本和监护人身份证。”我呆滞地看着这个阿姨。“明天再来吧。”她终于抬头看了我一眼,回了一个微笑。我尴尬得扯出一个不算太失礼的微笑,高昂的兴致被灭了九成。

回到家的我灰心丧气,母亲听我这么一说差点笑出声来。她雄赳赳气昂昂地说:“你看,我这监护人很有用吧,你还是脱离不了我啊。”听她这么一说,抬起头,盯着母亲的眼睛狠狠地翻了一个白眼。

第二天存完钱后,母亲还不忘调侃我一句:“虽然写的是你名字,但是没有我你就没有这张存折。”不过那时的我早就拿着存折开心地飞起,不在意某些人说的话了呢……

【篇三:故乡】

此刻,我正坐在窗前,默默听着树枝发出“沙沙”的声响,突然,一种孤独感从大地的另一端袭来。

本以为,对于像我这样,一直想去更大的地方生活的人,故乡的印象会从我如愿的那一天起,日益阑珊,最终最多只以户口本上的出生地的形式伴着我。却不曾想,对故乡爱的认知,唯分别之际才知其深沉,再往后,变更觉起不可分割。

你瞧,天空的那一端,故乡的方向灰色的孤独来得多么快。碧空如反面是忧愁的灰色的多米诺骨牌。他们被孤独推到,一片片,一排排,来势汹汹。随之而来的,还有对故乡的回忆。

介休,似乎从古至今便与“离乡出仕”联系在一起。从小,身边的人都爱在茶前饭后聚在一起,将那些流芳百世的人物事迹一一道出:春秋时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那时的我,最爱坐在家里的老人身边,听那些先人风光的过去,幻想着将来的某一天,能离开介休那个小小的城市,走向辉煌的前程。而现在,我正是在努力拼搏的路上,却才真正感知到千年前人们的伤感。怀想之感如此的真切而又深刻。它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横在你的脑中,横在你过去的回忆前,每当你回忆时,就不得不去触碰它;回忆越久,割得越狠,直到你痛得泪流满面,肝肠寸断。

远方的故乡现在也应是这种黄沙密布的季节吧。我仿佛看到那座始建于隋朝的军事古堡,看到古堡上插着的旗帜在风中摇晃,当时,它是用于防御李世民麾下的铁骑的。虽然隋朝已随流水东逝,但他他却依然挺立。我又好像看到黄沙中守城的普通士兵,在那荒芜之地,望着天空呆呆出神。乡下的母亲应是身体健康吧?小屋没有被风吹到吧?妻子独自一人应该还可以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独自扛起全家吧?我多么渴望回去,但我不能,因为我是在镇守国家,为国家安定出力,怎能因那些儿女情长的事儿逃开呢?想到这里,他攥紧了手中的长矛。眼角不知何时流出的泪早已被风卷走,他随手一摸,挺了挺胸,心里默念:待国家安定,我定会回家,旅行我曾经给你的承诺!

窗外风已定,而我内心仍久久不能平静。心中的孤独感已不在了,因为我看到那些在外漂泊的游子,没有一个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国家的昌盛而不得不将回家的欲望放在一边。我也应是其中的一个。但那份思念却挥之不去,还留在我心中,而且我知道,它将伴我一生。

【篇四:迟到的爱】

时间匆匆逝去,你那满头黑发早已被岁侵逝,黑发的亮丽,白发的沧桑,都记载了您对女儿的爱,我愿用一生去弥补这迟到的爱。

母亲在外地工作,一年很难见上几回,以至于我连她的生日都习惯性地忘记了,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户口本上看到了。还有十多天,这到为我准备礼物留够了时间。

然而正当我踌躇满志准备时,月考的发挥似乎不尽人意……母亲虽不在吃穿上与别人家比,但对于自家孩子的成绩决不允许有一点马虎,可以说,我的学习成绩便是母亲的全部。这也就导致这次月考失利我一连几天都不敢和母亲联系。我躲着母亲,生怕她问起来,可最后还是没躲过,我只好如实地告诉了她。母亲训斥了我几句,但更多的是鼓励,让我找出自己的错误,争取下次考好。但从她的话语中我知道,我令她失望了。

时光一天复制着一天,母亲生日终于在我的期待中到来了,当天,我给母亲通了视频,并拿出了我准备已久的礼物——牡丹图,连着说了一句:“妈,生日快乐”。这幅画是我在网上找的,我妈这人虽不喜欢什么花花草草,却唯独喜欢牡丹,她以前在我家后院种了几株,总是细心照料着,到了夏天,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当母亲看到画时又惊又喜地说“原来你知道我生日啊!”我却不以为然地说“那当然了”。母亲没有再说什么,恐怕心里已经五味杂陈了。

在视频中,我看到母亲那脸上岁月留下的痕迹,不禁默默祈求时光:慢一点,再慢一点,让我将迟到的爱补回来。

【篇五:我长大了】

唉,时间过得飞快,又到了从厦门回家的时刻。我望了望住了八个晚上的旅馆,然后坐上出租车,念念不舍地离开。

来到机场,我抛却了来时的胆怯,一人推着三样行李,带着户口本、身份证,有条不紊地去换票,办理托运。

站在托运台前,我礼貌地将身份证和户口本递给阿姨,阿姨看了看户口本和身份证,朝我报以肯定的微笑。我大着胆向阿姨说明,妈妈一年前曾开过刀,是否可以申请将位置调在前面一些。阿姨听了欣然接受我的建议,帮我选好了比较靠前的三张座位。待我确认后,就帮我打印出机票。在我托运行李,需要将箱子放到滚带条上时,阿姨看我提箱子吃力,还起身帮我将行李放好。出票、托运、签字,一切办妥后,当我拿着机票和户口本、身份证时,我突然发现,自己比来厦门时能干了,也淡定从容多了!

要进入安检处了,我向检查阿姨问询,在海边捡到的小螃蟹能否带上飞机。阿姨告诉我除非是托运,否则在上飞机前活物是不能通过安检,即便可以带进去,经X光的照射之后,它们也活不长。既然这是不符合规定的,我们愉快地选择让它们依旧呆在故乡厦门。

目送小螃蟹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眼眶有些湿润。

别了,厦门!合适的时候,我还会与您再相见!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