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以适度为话题】
人立于世,悟一适度,可谓善也。
凝晖当下,多少达官显贵落入法网,多少名门望族转念成灰?如若他们也曾勒马悬崖,悟得“适度便可”,何来如此不堪之境?转念一想,诸如此人,唯利是图,良言恰似空中飘渺之烟尘,不念“居安思危”,至此也不足惜!
领悟适度,是一门艺术。野语有云:“说话留三分。”适度之言,言出于口,利却不至于逆,精却不至于短。红楼一梦,梦遍千秋。凤姐口无遮掩,待下人极度苛刻,待到落魄之时,无疑又是悲剧一场,卷席归乡。故而,悟得适度,不免叫人称快,分内之事亦甚明郎。
适度行事,是智慧,亦为修养。邀人品酒,待到微甜,便是境界。适度佳酿,便有太白之豪情与壮志了然于心;而钦之过甚,便胡言乱语,叫人一笑。不止品酒,处事,亦高于此。也有诗云:“半之受用无边。”“半”即留有余地,亦适度也。文学创作中许多人免不掉泛泛而谈,自始至终,无一处不详尽,令人甚觉乏味;而大家之作,简略得当,游刃有余,是美景或是奇闻,无一不适可而止,或一大作。恰如留白,水至高涨却戛然而止,令人回味,联想不尽。
说是修养,便是适度处事之人之身心修养。悟得适度之人,既宽容他人,也原谅自己。于尘世之中,难免浮沉,身边物,眼中人亦不免犯错。悟得适度,心亦会却发宽广,不怨恨世俗起落,不惆怅自我跌涨,适而懂得事中之理,悟得人生之境,得适度之境,亦修炼身心。
适度,却不是徘徊不前,流浪不止。许多人断章取义;适度,便是留一点嘛!其实不然。于学识,便是永无知止,听闻“学海无涯苦作舟”。于此大言适度,便是不知理,不懂道之所止。
别爱太满,物极必反。懂得适度,人生之漫漫,我只悠然而行。于此生中,不恨山海无情,只因我曾放手一搏,亦不想天高地远,只在适度,山不是我,诲不是我,天地不是,日月也不是,适度便好,何求极上?
邀人品酿,切要适当。
【篇二:家乡的东湖】
我的家乡——平湖,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风景如画,秀色可餐,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玩。那就是美丽的东湖。
站在广场上,首先跳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叫做“含珠凝晖”。那座雕像在夕阳的照耀下,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显得更加美丽了。雕像是由两个孩子托着一条龙,那条龙嘴里还含着一颗珠子,所以被叫作“含珠凝晖”。在广场的中央,有一座音乐喷泉,每当夏天的傍晚,音乐喷泉都随着音乐喷出一条条水柱。在广场的两侧,有两条白色的长廊,一到晚上,就会有许多老人在里边乘凉,聊天,喝茶……
我的目光,向东北望去,只见湖面上坐落着一座好像白色的莲花的建筑物。里面珍藏着关于李叔同的珍贵文物。向南望去,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古老的报本塔和围绕报本塔而建的报本寺。一到晚上,灯光把报本塔的轮廓勾勒了出来,好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站在那儿。在东湖广场正前方,是两个风景优美的公园,一座拱桥把两个公园连接了起来。那座桥叫青云桥。夜幕降临,青云桥上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了,照亮了整个湖面,使夜晚的东湖变得更加美丽。
我向前面看去,只见湖面在夕阳的照射下,金光闪闪的,变得更加漂亮了。风,吹得湖面起了一片涟漪。泛起了金色的波纹,非常漂亮。广阔的湖面上闪着金光,映着天上的云朵,好像一幅美丽的画。
东湖,你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