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以教育为话题的作文】
微信中的一则小视频,唤起了我对国民素质的悲叹!国民素质的挽救又该如何开展?通过小视频中反映出的问题,不由让我们提出了质疑。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哐!哐!”一名小孩在用石头砸着公园路灯下的柱子,原来红漆柱上亮丽的光泽,立马现出了斑斑伤痕,经人劝阻,一旁照看的大爷将孩子牵走,居然又引导到另一根柱子下砸,只是为了发出“叮当”的响声来取悦自己。这时,劝阻的年轻人大怒,一边拍摄一边指责,没想到那大爷语气十分嚣张:“你去找物业或警察啊!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年轻人最终无奈地含怒而去……
的确,这个现象无关法律,只涉道德,但国民素质无小事,大爷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固然令人心寒,但那年轻人的劝阻方式也值得反省!视频中的他虽然充满正义感,但语气太冲,也太过大声,难免吸引路人注意,使其恼羞成怒,有点死皮赖脸地死扛。
那么,就让我进入角色,来演示一番,与那位年轻人“教育家”来探讨该如何有效地劝阻和教育。首先,我们还原一下场景……
“哐!哐!”一名小孩在用石头砸着公园路灯下的柱子,我会走过去笑着对小孩说:“小朋友,停下来吧,有好吃的!”由于自己是游客,手头必定有些当地特产,拿出来哄小孩,让他停止行动,这一行为必定引起身边大人的注意,这时候我可以用温和的语气劝说:“大爷,快让小孩别敲了,一则损害公物,二则那么大块的石头,万一划伤手怎么办,小孩还那么小,噪音也对耳朵不好。”“小孩子嘛,什么也不懂!”“大爷啊,你的心情我理解,小孩子很可爱,谁都喜欢,但不能宠着,长大后太任性可不好,会没朋友的。”这样就成功地把话题转到了教育上,即使是再不明事理的人也会让小孩停止了破坏行动。
所以,人在与人正常交流时反而是放松的,如果像年轻人一样对其他人也许有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脾气不好的人也许反而不通,适得其反,对于这类人劝阻的方式就要有所不同,顺着他的喜好,比如他疼爱自己的孩子,一起关心他孩子的成长!
毋庸置疑,国民的素质有待提高,但换句话来说,教育还不过关!生活当中,这样的事还少吗?我们要用平和与宽容的心对待他人,用平等的交流来代替无用的说教,也只有平等地对待一个人,才能得到相应的尊重!你说对吗?年轻的“教育家”!
【篇二:共享?共享!】
“一会儿去百联吧!”同学对我说道。“好啊,我们骑车去吧!”“可是我没有自行车。”“怕什么,我有三个人共享单车的APP,用共享单车呀。”——以上,便是我与同学的对话。的确,共享这个概念早已贯穿了人们的生活。
出门下雨没带雨伞怎么办?共享雨伞!出门打篮球不带篮球怎么办?共享篮球!在外边过夜怎么办?共享床铺!想看书怎么办?共享书店!更有人戏道:”哈!什么都共享,那会不会还有’共享男友’啊。”如今,共享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美国等各个大国也陆续出现了共享单车等可共享的物件。很多人都认为共享是值得推荐的,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共享是不好的,所以,我们究竟应该共享吗?
共享的好处,还是有很多很多的。以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为例,共享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交通的拥堵。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开车,那么原来就已经很堵的上海,不是跟会添堵了么?另外,共享单车可以方便我们出行,想去什么地方,随便在路边扫一辆,便可以骑走。且每小时价格低廉。更重要的是,共享可以培养人们的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所以所有共享APP上都会有一个“信誉积分”,若能及时归还物件,能按照规定停放者都会增加积分,反之则会扣除积分,直至积分为零就不可以再用此物件。由此可见,若人人都能按规定归还,停放共享物件,那么国民的素质也会相应提高。
那么共享就真的百利而无一害吗?非然也。不知你们是否亲眼见过或在新闻上听过,共享床铺因为卫生问题已被叫停,草丛中时常会出现被人扔进去的共享单车。私自给共享单车锁上自己的锁,或把共享单车私藏在自己的车库里,更有甚者会把共享物件上的二维码刮掉,让人别人用不了。这也就是上文说到的社会道德问题,也反眏了现在国民素质水平的高低。另外,现在各大媒体也报道共享单车太多至于占用机动车道,由此可见再好的东西,过量了。也便不好了。
所以共享这个时代问题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刮呢?其实,共享带来弊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国民素质的问题。共享的出现不仅是给人们带来了方便,更是体现出一个国家的修养,共享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可有可无的,但只要扯上了国民文化素质。我就认为这是需要的。若政府能大力地管治,国民能听从,可将弊全转于利,国家的整体修养当然能提高。
总而言之,共享不仅带来了节约能源,方便出行等各种好处更有望成为国民提高素养的工具。是否共享?当然共享!
【篇三:提高素质,振兴中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综合国力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民的生活也蒸蒸日上。然而,由于工作的繁忙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升级,人们静下心来品读书本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现象。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有文化的积淀,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的道德素养,中国梦的实现才能有坚实的保障。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了许多人生的哲理与做事的原则,可以为你的行为举止指引道路。多读一些书,会让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正确,从而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成为振兴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同时,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一本本古人的著作中蕴含了民族兴衰与国家繁盛之道,难道不该用心品读吗?
书可安抚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心如止水,甚至会唤起人的良知,摒弃一些恶念。比起那些无聊、暴力的网络游戏来说,书本就是一位良师益友,可以将你往正确的道路上引领。每个人若少了些恶念,多一些善意,我们整个国民素质自然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社会风气也会更加纯正,社会生活也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民族自然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书中许多温暖的话语与善意的提醒可慰籍人们的内心。如今的社会,汽车洋房、高楼大厦、微博微信多了,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真情却似乎少了。那些令人寒心的“小悦悦事件”、“扶不扶事件”的出现,原因不就是源于人们之间的冷漠与不信任吗?多读一些好书,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冰封的内心,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些温软的词句一定会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部位,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信任。全国人民更加团结,更加亲近,这同样也是国民素质提高的一个体现。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团结一心致力于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也才会让我们享受到更高的幸福指数。
趁闲暇之余,静下心来,备一杯香茗,在茶香氤氲之时品读一本好书吧。通过读书,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会有所触动,我们的道德素养都会得到提升,如此一来,我们的中华母亲定会繁荣昌盛,永葆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