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相关作文

【篇一:什么温暖了我的岁月】

碗碗藕粉温暖了我的岁月

对于早饭我是极挑嘴的,不喜那无味的豆粥,也不爱那飘着油花儿的肉粥。

唯独喜爱奶奶冲的那碗藕粉,十年,依然。

奶奶冲的藕粉好,无凝块,全熟,蜂蜜色,无味,却飘香。母亲不解,“那东西似浆糊,黏黏稠稠,有什么好吃?这么多年,你不厌吗?”我笑,笑她不懂,捧着碗,依旧一勺一勺吃得津津有味,挖个精光。每每这时,奶奶总看着我笑,笑的慈祥,漾着柔光,一脸欣慰,那目光,暖化人心。

据母亲说我很小很小,便吃藕粉,还极其挑嘴,只吃奶奶冲的。有一次发烧,哭闹着不愿进食,任谁劝都没用。结果奶奶捧碗藕粉来,就一勺勺吃得碗底见光,还贪婪地刮着边角余的那点糊,不愿进食?分明是想诈碗藕粉吃。

母亲说,奶奶当时,笑得欣慰。我依稀记得阳光洒落在奶奶的披肩上,绒毛都闪着光,和煦的风吹着,拂起奶奶鬓角微白的头发,我坐在奶奶的怀抱里看得清楚,用手拨弄着那翻飞的发,大家都说,这孩子,最亲奶奶。

然太小的事,我基本忘记,只记得,近几年,藕粉的暖。

临近期末,做习题是常事,有时做着做着,便想着吃些什么,是饿了,没跟任何人提起,奶奶却明白,隔着房门问:“饿了吧,要不要来碗藕粉?”我欣然应答。

奶奶的藕粉不知陪伴了我几个期末,我又怎会不知,早睡的奶奶熬到深夜,只为冲碗藕粉给我。多少年来,那佝偻的背影……母亲当然不懂,多少年来,我吃的哪只是一碗藕粉,那是一碗温暖的情,一份深深的爱。

而这份藏在藕粉里的温暖,这份融在香气里的深情,又谈何吃厌呢?

淡淡的藕粉比不上薯片、烧烤和香甜的小蛋糕有浓郁的味道,稠稠的藕粉也比不上西米露、杨梅汁和晶莹的小果冻般有鲜亮的色泽,但这么多年来我爱的,仍只是一碗藕粉,奶奶冲的藕粉。

【篇二:他们,教会我爱】

饭后围坐一圈,沏一壶功夫茶,斟上一杯,是我们家特有的习惯。茶香弥漫中,孩子们叽叽喳喳谈自己的学校,长辈们絮絮叨叨着日常琐事。

那天饮茶过后,母亲照常端着去洗茶具,不巧的是茶杯竟裂成两半,母亲不留神便把手割伤了。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个婴儿口般大的伤口,鲜血直往外流。父亲闻声,赶到母亲身旁,从家里的药箱取出纱布和棉花匆匆帮母亲止血,再把母亲送到较近的小诊所,据说缝了五针,且医生叮嘱着期间不可碰水。但是,平常沾水的家务活都由母亲一人全揽着,连父亲都极少上手。记得母亲以前常说:“你爸在外边那么累,家务活你要担着干。”于是我以为父亲也是个被母亲惯坏的“孩子”。

放学后,我急匆匆地往家赶,却在距离门外几尺就听见锅铲相互碰撞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扑鼻而来。入门便见父亲在灶膛边忙碌,舀一勺清汤,掐一把青葱。继而盖锅,静候。他黝黑的脸上映着炉火橙黄色的光,细密的汗珠从额头滴下来,眼角有丝丝皱纹,不经意间流露出这些年的风霜。我开口问他煮的是什么,他侧过头来说:“你妈最近胃口不好,我给她炖了个鱼汤。”然后揭盖,漫了一屋子的香。他加了点调料然后随手盛了半碗给我,“尝尝你老爸的手艺。”“有点淡啦。”“没事,你妈就爱清淡点的。”我佯装道他偏心,他却憨厚陪笑道:“那是,你妈是贤妻良母,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又跟我同舟共济吃苦半辈子,我不偏心谁偏心?”那瞬间,我忽而发现他眼中迸发的光芒,一如春日阳光般温暖,让我倍感欣慰和骄傲。

随后他又盛了一碗给母亲端去。见母亲手不方便,便一勺一勺喂起母亲来,倒是母亲有点腼腆,连张嘴的速度都变缓了。只见父亲问她味道怎样,那专注的模样不由得让我想起小学生拿着满分卷向父母邀功的场景。于是母亲乐呵呵地说了句:“手艺不错,下回再接再厉。还有啊,当初是谁说每天给我展示手艺的?怎么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一款?”“这不是对你胃口嘛,冲着这款鱼汤你还不是嫁了……”这样会争吵,会和好,会相互关心扶持,波澜不惊的爱情,才经得起琐碎和磨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岁月的凉薄,才能够真正地天长地久。

一直以为爱定是要海誓山盟,轰轰烈烈。而我的父亲母亲却让我明白,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坦诚相待,不离不弃。对人事如此,对生命更是如此。他们如此平凡,未曾给予我多少物质享受,未曾教授我多少知识,却教会我,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