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禅城记】
繁荣富饶在此交汇,历史文化在此传承。亲身来到佛山,才可真正感受这个城市的真实魅力。——题记
岁月静好,时光流淌。车子沿着预定的路线在禅城行驶,窗外的景色快速地变换着,我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去感受佛山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轨迹。
一?大卧佛
行走在绿荫蔽天的小道上,空气中飘送着大自然的气息。我们寻找着当年的传说,去往位于天仙岩的大卧佛。相传,当年佛教大师六祖惠能传教后深夜经过这里,看到天仙岩灵光闪烁,隐约可见这块横卧的大石块就是一个大卧佛,六祖立即跪拜,求佛祖降福天下。大卧佛的雕像便从这个传说获取灵感,以盛唐敦煌卧佛为范本,佛身长108米,尺度堪称世界之最。现经改造用紫铜包装大卧佛,成为金装大卧佛。
卧佛临水而睡,似睡非睡,瑞气祥和,仿佛与天地浑然一体。他姿态舒展从容地躺卧着,表情柔和安详,许是对于世人的怜爱。敬佛楼与卧佛对岸相望,这里香火旺盛,慕名前来拜佛的人络绎不绝。由此看来,卧佛普度众生的崇高精神烨烨生辉,安有不继。园内除了大卧佛外,还有菩提树下的十八罗汉像,六十米的长廊里更是彩绘了佛教故事,天上神仙。这里灵气荡漾,香火鼎盛,佛的文化精神在此得以传播。
人们说千佛万佛立于华夏大地,于人民心中。而大佛几经法难,依然不衰。此乃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啊。
二?荷花美
春看“小荷才露尖尖角”;夏赏“风过荷举,莲障千重”;秋览“芙蓉老秋霜”。晨窥凌波仙子,如贵妃出浴;日察玉荷婷婷,似少女初长成;晚探“少女含颦”,感受暗香浮动。
一大片碧绿田田的荷叶立在淤泥之中,绿水漫漫,荷花亭亭玉立。微风轻抚着荷花粉嫩的脸颊,荷姑娘娇羞地低下头,那如缎的舞裙在风中轻飘地舞动,秀出一段夺目的舞蹈。婀娜多姿的荷姑娘点缀着碧绿的荷塘,若天仙下凡,可谓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们穿过淡雅的亭廊,若即若离的清香沁人心脾。正如朱自清笔下所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们闻着花香划着小艇在荷花从中穿梭,偶尔可见蜻蜓立荷上头,鱼儿绕荷嬉戏。荷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地滚动着,晶莹剔透,如串串闪亮的珍珠”,恰似“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看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莲蓬,不禁怀念起小时候在池塘边卧剥甘甜莲蓬的惬意,那可是极尽悠闲,回味无穷!
春水河畔,雨荷新颜。荷花虽出于污泥,却洁身自好,迎骄阳而不惧。她满身都是叫人正直、奋发的精神。荷花的冰清玉洁,莲茎的中通外直,荷叶的宽厚载物,莲子的顽强坚韧;她们无私地给予,但并不求回报,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世人流连,咏叹。
在繁华的城市中,疯狂的夜空下,我们容易心生浮躁,迷失自己。但置身于荷花清新的世界里,习习微风夹着满园的幽香袭来,吹散了一身的躁热与冲动,一种不可名状的惬意充满全身,我似乎能从中找到一份自然给予我的舒适。在这水蓝的天空下,赏着我喜爱的粉白的荷花,浓绿的荷叶,真是人生中一大乐事。对于荷花,她们美丽又纯洁,是我无法用贫瘠的语言去形容的,就让她的精神和美好陪伴我们一生吧。
三?忆往事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总喜欢怀念过去,追忆往事,与历史缠绵。
古代的繁荣与悲哀,民国的凄婉与叹息,如今它们一幕幕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走在怀旧的苏州街上,七八十年代的安宁在此繁衍,这里便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马致远心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渔夫撑着小船游过桥洞,游过青砖白墙的房屋,在河上留下他人无法理解的痕迹,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安宁。在繁华的都市中,已难以寻找这份安宁与质朴了。
在窄小的巷子中,我们可以感受旧时城市的繁华、昌盛。那衰落的朝代,在默默地哀叹,终被埋没于历史的尘土中。香港澳门的殖民地化,致使那个年代的建筑风格中西结合。每一个建筑落入眼中,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场场战乱纷飞的场境,人们的受屈苟且。身处现代气息浓郁的城市中,还能探寻历史年轮的轨迹,实属罕见。
影视基地中的大部分建筑都用于拍戏,在这里创作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电视剧,今日我有幸前往参观,走进雄伟的建筑群中一览它们的真容,细数无数英雄,细看各人伟绩,一睹历史的风采,幸哉乐哉。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生活就是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主角。无论成败,往事已成历史,下一出戏更是精彩,正所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应以历史为鉴,走好未来的每一步,活出精彩的人生大戏。
夕照的光渐渐淡了,有些暖意的苍凉。在薄暮黄昏中,我细细回味着,细想佛山带给我的别样韵味。在这个城市中,我寻找到一份隐藏在现代背后的惬意,引人深思,让人流连忘返。同时我也惊讶于佛山的坚守,它不但有着都市的迷人魅力,而且还保留着一份难得的淳朴、清新,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便是佛山这座城市的独特迷人之处。故作此小记,以怀念此趟旅行。再见,禅城。再见,佛山。
【篇二:禅城的味道】
荷花淡香,荷叶苍绿,小桥流水,游人陶醉。一个悄悄躺在祖国母亲怀抱中的城市,就是这样地安静,把它的美丽毫无保留地献出。这是一片令人留恋往返的土地,它不知何时从
我的心底穿过,留下它的足迹,却又在无声中消失了,只给我留下了禅城的味道。——题记
闭上那双仿佛能够看透世间万物的双眼,打开那双在心底酝酿的心眼,走进另一个与世无争的世界,品味人生。我感受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番情趣,怀着一颗纯洁的心走进了荷花世界。一朵荷花摆脱了种种困境,独自挺立于池塘中央。淡粉色的花瓣,肆无忌惮地绽放。它仿佛要冲破尘世间的一切束缚,向大地宣示它的到来。我感受到了它独有的勇气,一股思绪涌上心头,连荷花都可以勇敢无畏,为什么我不可以呢?
漫步在九曲回环的莲花廊中,我好像嗅到了江南的味道。细雨中渗杂着清秀,还有水乡特有的气息。这是江南吗?不,这是禅城。出生在江南的我,仿佛回到了家乡。那种亲切,宛如回到了至亲身边,躺在他们怀里听着他们的心跳。泪在不经意之间,滑落至我的衣襟。我并没有特意去掩饰自己的情感,而是让它流进这淡淡的莲香之中,与这莲花一同,感染每一位陶醉于其中的游人。啊,江南,我回来了!虽然这并不是真正的江南,可是它有着家乡的味道。莫非这就是禅城的味道?
“画舫园汀迷柳树,一轮明月浸荷花”,那种诗情画意尽显在这荷花天地之中。与我一行的友人,在她们的脸上,我看到了欣悦,那种在不言不语之中悄悄流淌的欣悦,她们完全陶醉在其中。一人忽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就是莲的高贵品质,出淤泥而不染,在这个社会中又有多少人做到呢?濯清涟而不妖,又是一位君子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试问,我又做到了吗?莲的学问,值得我去学习、探究啊!
这时细雨朦胧,雾气迷离,更加重了我那思乡的情怀,何时才能回到家乡呢?父母终日忙碌,回家乡便成了一个愿望。倘若回不去,就让我在这找寻家乡的影子吧,好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得不离开这个酷似家乡的地方。我真的很不舍啊,就让我带走其中的一朵莲吧,好让我在思乡的时候,嗅到家乡的气息。
休息了一晚后,我决定要重新踏上征程。早晨撩开窗帘布,天空飘下毛毛细雨,宛如春天一样。突然,我觉得今天的行程特别的有意思。因为我出生在细雨朦胧的春天,而且是一日之计的早晨。可惜,现在是炎炎夏日,但我仍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走在泛着浓浓江南味道的杭州街上,小桥流水人家,成了一幅天公的佳作。湖面泛起涟漪,细雨落在湖面,仿佛点燃了我的心房。四面群山环抱,唯有这一个小小的村庄独占鳌头。柳树好像比那万物复苏的春天还要绿,微风吹过,几条长长的柳枝在湖面拂动。白墙、黑瓦,朴素的房子,却给人一种家乡的气息。好一幅山水画,如果加上炊烟袅袅、人影数个、马车攀桥,我不就是回到了古代吗?细细品尝,我闻到了江南的气息。不,这不是江南的气息。这是禅城,这是属于禅城的气息。
禅城,谢谢你给了我如此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找到了家乡的影子,嗅到了家乡的气息。满怀着留恋,我离开了这座城市,但禅城的味道我永远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