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想握住你的手】
她的手是有感情的。
她如幽幽花草透着自然的气香,她如温和的太阳一般在我心头照耀。她是百合花,是扑朔着芬芳的仙子,萦萦绕绕,在我的心头荡漾。我割舍不去对她的遐想,总是希冀着美好,幽幽地走进,走进她的内心。我想慢慢亲近她,欣赏她迷人的笑,轻轻握住她的手。
我想握住她的手。当春风吹开了,朵朵桃蕊渐渐绽开了,婀娜的柳树也随风飘荡着,燕子衔来了春的消息,万物皆复苏,生命也在此时萌发了;当雷雨倾下了,满池的莲燃烧着芬芳,骄阳也向人们吐露着它那颗火热的心,生命便在此时充满了活力,等待随时爆发小宇宙了;当秋叶落下时,略带寒意的风托着一片片叶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送入土地的怀抱,又含情脉脉地将大地暖成金黄色,生命也被这秋暖得更美好了;当雪花飞扬时。只只寒鸦在灰黄的枝头呜咽着,寒梅吐露出矜持,大地便安静了,它把生命也变安静了……我想握住她的手,当岁月偷偷地在她脸上刻下时光的痕迹,我想握住你的手,妈妈,我想和你一起面对未来有可能面对的风雨,当生命的年轮转过了一个又一个圈时,我不会放开你的手,妈妈,我想握住你的手。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飞逝,我长大了,你却渐渐失去了年轻的容颜,面对着你,我用希冀的眼神看着你的身影,轻轻地、轻轻地走向你,用我的手紧紧地握住了你的手。当你的温暖传进了我的手时,我突然觉得,在这一刻,我长大了,我渐渐学会了关心你、体谅你。总想握住你的手,一直体会你那双手带给我的爱与暖……
我想握住你的手,做些我想为你做的事,就这样一直握住你的手走下去。我想变成春天里的燕子,为你报喜悦,增添一缕温暖;我想变成夏日里的那棵大树,陪伴着你,为你在炎热中带来一丝凉意;我想变成秋季里的一片树叶,被秋风托进你的怀抱,一直与你在一起;我想变成冬至时的那朵寒梅,在料峭的寒冬里,让你的心情多一份惊喜与寒香……
妈妈,女儿想握住你的手,在太阳升起,夕阳留下的余晖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走……
【篇二:梦里花落知多少】
如果现实如梦幻般飘渺,到底是欢城还是废墟?如果梦如现实般刻骨铭心,我们是应该欢笑还是忧伤?
——题记
季节如一个不速之客闯入了眼帘,不知道是我的钟表停顿了还是别的,我一直酝酿在那炎炎夏日中,在睡意绵绵中反问我是不是我自己?以致突然感到一丝不安和疑惑。
一切都在烟雨蒙蒙中,你看不见我,我也寻不着你。我相信那雨中弥漫着如眷光中密密斜强的游丝般的温柔。远处的燕子衔来了南国的味道,燕子是耐不住寂寞的,张口将它抖入了空气中,只是驮着一帘细雨悻悻而归。近处的几株桂花树在雨的洗礼下更加青葱,青得逼人的眼,照出了它在秋天精心准备的桂花的倩影。此时,承载这芬芳的使命也落到雨的身上。在雨的辉映下,桂花不仅惟妙惟肖地镶入雨中,也将其芳香揉碎了,沉醉在烟雨中,张扬着,炫耀着,花中有雨,雨中有花,花非花,雨非雨。它们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似乎曾经也是这样,毫无矫揉造作之意,而是形成了一道另类的美,只不过无法用言语来概括这道风景。
这花这雨,它们平易近人地挑逗着万事万物,花在雨中更香溢清,雨也将雨之壳无法抵达的彼岸推给了花之魂。每一个空间,都跳动着它们的舞曲,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我只想将大地画满窗户,让每一个习惯黑暗和封闭的心灵在它的潜移默化下,习惯这有声有色,有形有味。
翻开一页页弥漫着油墨香的书本,此时此刻,墨香也似乎相形见拙。安心地合上书本,将这一剂清香永远地合在里面,永远也不会生虫。等到老态龙钟,靠着藤椅,随手携来,依然能够回味远穷。
斟上一盅薄洒,或是泡上一杯清茶,纵使不是千年佳酿,亦非上好龙井,但是盛上一盅花香,满上雨之清新,一切悠悠然于山水花香细雨中。
撑开油纸伞,淋浴着依旧的芬芳,踏着柔柔的青苔,看着香消玉陨的落花在雨中舞动,挥洒着残留的一抹清香,似梦非梦,我惘然了……
【篇三:让细读生活成为习惯】
不要因时间的追赶而加快自己生活的速度,习惯停下脚步细读过去,总能让自己体会到生活是一种缓慢而绵长的美好。——题记
我的母亲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是从我出生时开始用日记来记录我成长的点滴,持续了十年未曾停止。而现在的我会在学习闲暇时翻开记叙自己儿时的几十页,只是几句陈述和只言片语的评论,却能让我看到那穿梭十年光影而来的情景,再细细品读,又能体会到母亲对我始终如一的爱,如涓涓细水上逆流而来的一颗经营的水珠,又像水下那亘古未变的石底。而从我第一次看到这本日记时,便迷上了这种回味往事的感受。
母亲的日记中,提到过我上小学时楼下的一棵大树,它也曾出现在我十二岁时的作文中。春天燕子衔来树枝,夏天绿叶拂着窗棂,秋天落叶划响耳畔,冬天银装衬着红墙,年复一年,总是这样。哪年是母亲第一次亲手递给我那本日记,我看到字里行间记叙的都是不起眼的琐事,又显得格外珍贵。我感悟到母爱的同时,也在冥冥之中接收到母亲传达给我的另一种讯息,那便是学会细读生活,品味生活。这时我不由得望了一眼窗外,那棵树刚抽出嫩芽,准备着下一季的茂盛,正如此时的我,初次体会到生活的真谛,正迈着走向美丽生活的脚步。
可惜的是,前些日子我再回到那所老宅子,发现陋习只剩偶有行人休息的树墩,昔日生机已不见。那本日记也因为妈妈工作繁忙,日期停留在了2008年的深秋。就在昨天,我猛地发觉,近几年来我开始渐渐注意到了身边的小事,经常在自己的作文中记录下来。对我来说,细读生活俨然已成为一种习惯。我走向正伏案工作的母亲,看着她的背影,欲言而又止。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间,从书箱底翻出那泛黄的日记本,翻开崭新的纸页,拾起陈旧的钢笔。我深呼了一口气,提笔写下一段话:
“生活和回忆都不该是空白,细读生活看似无用,实际上能让人得到快节奏生活所得不到的精神食量,它让人静下心来,反思过去,体会真情,从而让细读生活成为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