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和平鸽】
老师从一个房间里拿出一个大笼子,深蓝色的。老师一挥手,变出了一只白鸽子!大家都惊呼道:“哇,白鸽!”可老师又挥手拿出第二只白鸽时,意外发生了……
那只白鸽竟从老师手里飞了出来,顿时大家尖叫声四起,像进了鬼屋似的。那位“小嘉宾”张开它那双雪白的翅膀,飞上了电线盒上,它“站”在那里前看看,后看看,左看看,右看看,仿佛在俯视这个“新世界”。那位“飞行者”正在展示它那栩栩如生的样貌,像在跟我们炫耀。
这时这位“大人”又开始了它的“多角度观察”,一会飞到这儿,一会飞到那儿。当然是在大家破天荒的海豚音中受着惊喜,像圣诞老人一般“送”下它那抢手的“礼物”——掉落的羽毛。左边的人群瞬间沸腾像超市打了1折时女人去购物似的,疯狂争抢羽毛。不过这样的“飞行者”能让人不喜爱呢?
我的前桌看到了这一切吓得蹦了起来,大声疾呼道:“妈呀,我不敢坐这个是非之地。”吓得他手舞足蹈。相对之下,第一只“安静鸽”老老实实地在大笼子里散步还在拉大便,神态安详,这样鲜明的对比,显得它不惹人注意。
终于,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位“好汉”给“绳之以法”。
说到它们的来历让人不得不升起怜悯之情,它们是一对“夫妻”,老师是从教室楼顶“借”来的。因为它们在照顾小孩子没飞出去觅食才会被借来,它们本是自由的“和平鸽”。说起“和平鸽”它们可是有许多故事呢,比如当年洪水大爆发,人们发明了“诺舟”,几天过去了,它们放了一只鸽子,黄昏时,鸽子叨着一枝新鲜的“橄榄叶”,人们明白了洪水已退。所以后代人以“鸽子”和“橄榄枝”为“和平”形象。
是啊,这样美丽、可爱的“和平鸽”应该是自由的。
它们是一只雪白的鸽子,鸟喙是粉红色的。它们鼻子是鼓起的略带白色,它们的眼像女人打的眼圈,又像一颗黑珍珠。它们的翅膀结实强壮,据说能飞越千山万水。腿很细,是橙黄色的,有4根脚趾,爪子锋利不比老鹰差。尾巴有的人说像剪子,有的人说像铲子……各种各样的都有,你可不要小看这尾巴,它像飞机的尾翼一样能保持平衡,说不定发明飞机就是受了鸽子的启发呢。
鸽子是一位“杂食家”,什么都吃,这时老师给它们端来了水和食物,谁知它刚没吃几口就“尿”了,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这时母鸽竟然使用“扫荡腿”把碗踹翻,它还时不时走走,飞飞,像在做饭后运动,或者在想去照顾孩子,这时老师说它可能在让我们快点写作文呢,听到这,我们大笑起来。
这让我想起来我喝过的“鸽子汤”,我不由得“反胃”,我在想那时的我笑嘻嘻,美滋滋地吃着,我不由得觉得这是对“和平使者”的羞辱,对鸽子的不厚道。觉得自己的道德性被踏足,心里倍受煎熬,被火烧,被刀刺都比不上此时的痛苦,像进了地狱。
我希望大家不要再吃鸽子,特别是今年的疫情,大家不要再吃鸽子了,我们要善待它们,大家吃“和平使者”就等于在吃“和平主义”。
【篇二:不速来客】
在庆祝建国70周年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放出了十万只和平鸽鸽,场面十分壮观、喜庆。我久闻白鸽的大名,希望能见它们一面,来个近距离接触。这不,今天老师就给我创造了机会,带来了两只白鸽。
课堂上老师问我们:“你们见过变魔术没有?”我们说很少见过,老师说:“我也会变魔术。”我一直都是在电视上看那些魔术,从来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这回我非要亲眼瞧一瞧。
魔术表演开始了,老师走进一间小屋子里,然后两手空空地走了出来,只见他右手一挥,一只白鸽就神不知鬼不觉地飞了出来,飞到了老师提前准备好的笼子里。谁知道这只白鸽是从哪里飞出来的?简直就是真的魔术,老师什么时候变身成了魔术师了?
老师又走进了那间小屋子里,再次两手空空地走了出来,我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企图有什么新的发现。还没等老师挥手,一只白鸽就从老师腰后面飞了出来,扇着翅膀在教室上空盘旋。哈,老师这下可露馅了,原来,鸽子是从老师的背后飞出来的呀。老师看着在教室的屋顶盘旋的白鸽,灵机一动说道:“它在给我们表演空中飞行呢!”但总不能让它一直飞着,因为班里的阵阵尖叫声吓得它东躲西藏,估计一会儿就飞没影了吧。
姜还是老的辣,老师拿了一根竹竿,在上面绑上一个塑料袋,像捉蝴蝶一样去捉它。这不仅没抓到,反而让它更害怕了,在教室里乱飞乱撞。一不小心一头撞到了饮水机上了,一下子撞晕了,没了力气落了下来。这时眼疾手快的老师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把它抓回了笼里。
我们静静地观察着它。它,身材窈窕、满身雪白,真是“满身雪白走将来”啊。还有那两颗黑宝石似的眼睛镶嵌在脸上。它的嘴像小鸡的嘴巴,又尖又小,是粉色的。尾巴展开,像一把小扇子,飞行的时候像飞机上的机翼,有保持平衡的作用呢。
老师说它是杂食动物,吃小米、小麦,还吃小虫子呢。白鸽还代表着和平。听说毕加索画了一只和平鸽,就拍卖出了好几千万呢。哇!这么多钱,够我买多少零食、多少玩具呀?身价这么高!
今天教室里的这个不速之客,还真不容小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