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别小看我】
我很瘦,体重只有29公斤,是我们班的顶级“轻量级”人物。
男生们觉得我太瘦,肯定力气小,纷纷来嘲笑我。他们总是在我面前打篮球、投篮,充满挑衅,瞧不起我。于是,体育课上,我决定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我从器材室拿了一个篮球,男生们见了,哈哈大笑:“就你这小身板,还想打篮球?”我挑了挑眉:“等着瞧吧!”由于我从来没有打过篮球,所以投篮也投不好,前十几个球都没进,而我并没有气馁,更不想放弃。旁观的男生们放声狂笑:“哈哈哈哈……你根本不会,在这逞什么能!”“谁也不是一开始就会的。瞧好吧,你们!”我反驳道,又继续投篮了。蹲下,瞄准,跳,抛……蹲下,瞄准,跳,抛……一连进了五个球,男生们都目瞪口呆。
这时,又有男生不服气了:“凑巧而已,敢不敢和我跑四百米?”“好!”我爽快地答应了。“跑!”随着临时裁判一声令下,我们就开始跑了。起初,我紧跟在他后面,保持体力。眼看快要到达终点了,我突然从他身后像离弦的箭一样窜了出去,超越了他,率先到达终点。这下,所有的男生都不敢小看我了,个个甘拜下风。
又要参加象棋比赛了,可我这学期没有参加象棋培训班。“去吧去吧,就当打个酱油吧!”妈妈对我说。听了这话,我心里可难受了,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妈妈刮目相看!于是,我就勤加练习,暗自揣摩棋技。比赛那天,我走的每一步都格外小心、谨慎,一连赢了四盘。不过还是难免有走错的时候,以至于输了一盘。还有一盘太惊险了:我一不小心走错了一个棋子,对手的“炮”正好可以直捣黄龙,吃到我的“将”。我吓得冷汗直冒,不幸中的万幸是她居然没发现,只顾着走自己眼前的棋。我暗暗高兴,赶紧调兵遣将,最后和棋收场。总成绩出来了,我是第四名,哈,这下老妈不敢小看我了吧!
嘿,路过的,别小看我哦,因为我总是把自己的能力隐藏得很深。
【篇二:不要小看反省】
鲁迅曾经说过:“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鲁迅先生一语就道破了反省的重要性。反省能使一个民族前进,也可以使一个民族灾祸,问题在于你如何去看待它。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开创了“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我们称“颜筋柳骨”。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渐渐的开始有些骄傲。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竟然比他手写的还好。震惊之余,他反省了自己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真是太过于骄傲,便时时将“戒骄”二字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
柳公权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出反省是多么的重要,它让人找到自己的错误、缺点,还能促使人们去改正,帮助人们成功。
有一次,我也受到了“反省”的帮助。
五年级的时候,我常常隔三差五地受伤:膝盖破啦,手肘擦伤,手臂又被东西划破……爸爸见我整天受伤,便趁着睡前和我聊天。
“我问问你,你知道你自己为什么整天受伤吗?”
“不知道。”我漫不经心地答道,“一点小意思,有什么要紧?”
“那至少比不受伤好吧?”爸爸听了我的回答,似乎不太满意。
“也对哦,好像是这个道理”好像老爸说的也挺有道理的。
“那你自己反省一下,看看都是什么惹起的受伤。”
听了这句话,我躺在床上,慢慢地想着。过了一会,我有答案了:“好像是有一点做得不太好。在学校课间休息和上体育课的时候我玩得太疯了。有时候还跟同学打闹,一不小心就搁到碰到。并且周末在小区里骑车,觉得前轮的挡泥板歪了却不想停下车来调正,嫌麻烦。就低下头伸个手去调它,结果撞上柱子。思想太过大意、松懈,总认为‘不会出问题的’。”
“很好,你不仅认识到了行为上的错误,还认识到了思想上有偏差。那你要记住你刚才说的话并改正啰。别整天受伤了。”
从那天开始,我身上的伤口慢慢少了,甚至数月毫发未损。
因为反省,柳公权成名;还是因为反省,万斯同成为了清朝的著名学者和史学家,也因为反省,我不再受伤……所以,不要小看反省!
【篇三:化零为整——不要小看碎片时间】
屏气凝神,几个月来的辛苦努力将在这一刻开花结果。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字符,以及缓慢移动的火柴小人,我兴奋地猛拍键盘,终于成功了!
从小我便喜欢与计算机沾边的东西,尤其是游戏。然而对游戏的研究我却并不止步于如何升级、练操作,我渐渐开始对游戏的设计甚至是游戏的原理感兴趣。
七年级之时,我无意间找到了一款适合新手的编程软件。起初,我玩的爱不释手。早早做完作业,连手机都一碰不碰,几个小时捧着电脑研究、翻编程书。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时间开始不够用。每天回家后,先是吃点点心,顺便看一眼朋友圈,刷刷漫画,半个小时就这么偷偷溜走了。学校的作业更是让我头昏眼花,等到所有事情都解决,一看时间,已经九点半了。捧起电脑,还没有想清楚这一关怎么过,就听见妈妈在客厅里的叫嚷:“都十点快了,怎么还不睡觉?“闻言我只好悻悻地放下电脑,想着只好明天在继续了。
就这样,我的编程事业在七年级下半学期便止步不前。生活渐渐变得碎片化,微信每天都是要收的,漫画每天都是要看的,那些本珍贵的时间,便如流水般逝去。唯独编程在时间长河中慢慢被我淡忘,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渐渐消失。直到一年后,一次偶然的契机,让我重新拾回了编程这门手艺。
八年级下半学期,我参加了学校主办的一次DP分享会,那里偶遇了一位即将升入康奈尔计算机系的学长。也许是因为我对计算机也有一定的了解,我们两个聊的很欢。“学长,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编程的呀?”“其实从六年级开始我就对计算机有所研究,只是中途放弃了。”学长的脸上,竟然划过一丝遗憾,“其实啊,编程虽然耗时间,但如果每天的游戏少打半个小时,零散的时间聚集起来,你会发现只要愿意,省下时间也不是什么难事。”
回到家,翻开已经有些积灰的电脑盖,我再一次打开了那熟悉的软件。温柔地敲击着键盘,我似乎又感觉到了当年编写代码时的畅快淋漓,一条条被遗忘的代码渐渐浮出水面。
学长的话好似一盏明灯,为我指引了前行的路。我们身处碎片化的世界中,却为何一定要随波逐流呢?如果这些碎片时间被我们化零为整,那么我们又能够做多少有意义的事呢?
从那天开始,学校里我总是抓紧时间,节省下课的一分一秒。到了家,更是零食也不管,做作业时更是尽量提升效率。剩下的那些时间,我便能沉浸在计算机的海洋之中,无需担心还有没有更多的任务要等待我去完成。努力终究是有成果的,八年级暑假之际,我终于学会了第一门语言Python,并且按照指引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自己做的游戏“火柴人闯关”。虽然游戏内容很简单,代码也还很青涩,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就算身处碎片时代,我们也不应该小看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碎片时间。这些碎片时间一旦被用心聚集,好好利用起来,那么它带给我们的力量,也必定是无穷大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将时间化零为整,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