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西瓜】
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是西瓜,从小到大,一直钟情于它。
西瓜的外形平凡得实在不敢恭维。瞧,西瓜整个如同一个球儿,让人一看就感觉它笨笨的。幸而颜色还有些可爱之处,全身碧绿色的,有几条墨绿色的波浪似的条纹,好似镶嵌在浅绿之上,才使这家伙稍微有起眼之处。
长大的西瓜总是懒洋洋地躺在地上,却不知,从地上破土而出的西瓜芽,接而就是翠绿的西瓜藤散乱地铺在地上,慢慢开花、慢慢结果,才有了后来的憨态可掬的西瓜。其实,西瓜的幼果是翠绿色的,长着细长的柔软的毛,过了一整子之后,细毛脱落,果实逐渐长大,再过一阵子之后,西瓜幼果长出条纹,并且越长越大,最后,西瓜长出的条纹增长,变粗,西瓜也慢慢成熟,这时,便可用剪刀剪断藤蔓,装箱,拿到市场上去卖。
一只成熟的西瓜一般长28厘米,宽15~18厘米,品种繁多,名称主要有“八戒西瓜”、“洞桥西瓜”、“麒麟瓜”、“西欣瓜”、“黑美人”等。西瓜的品种不一样,口味自然也不同。倘若按西瓜瓤的颜色来分,西瓜还可分红西瓜和黄西瓜两种。红西瓜的味道比起黄西瓜,那可谓是逊色三分,甜度比起来也是弱几分。我却喜欢把西瓜分无籽西瓜和有籽西瓜。西瓜籽分两种,一种是白色的,软而薄;一种是黑色的,硬而厚。有些无籽西瓜也会有白色的籽,但可以直接吃;而有籽西瓜却常有黑白两种籽,黑色的籽是硬的,不能吃,要吐掉,不然会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有些人会很困惑怎样挑选正宗的“麒麟瓜”,我却有一手识瓜的本领。正宗的麒麟瓜拥有三个特点,那就是肚脐小、瓜藤粗、条纹实。按照这三个特点来找,就能找到最正宗的麒麟瓜。西瓜的价格也非常公道,每斤只要2元钱左右,可以说是真正的物美价廉啊!
想象在炎热的夏天,在空调房里吹着空调,扇着风扇,看着电视,躺在床上,再来上一个解暑解渴的冰镇西瓜,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篇二:摘苹果】
“哦耶!终于到了摘苹果的地方了!”我兴奋地一蹦三尺高。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一路上可谓是山路十八弯啊!到了苹果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弯曲不平的路还有哪些让你看起来眼花缭乱的白茫茫的一片。
我想不通为什么我没有看见苹果呢?我们走到了摘苹果的地方,我终于看清了,原来是那些苹果是被一种白色的纸袋子包裹着,我于是就问管理苹果园的奶奶说:“奶奶为什么你们要把苹果包住呢?”那位奶奶和蔼可亲的说:“那是因为啊,这样可以保持苹果的红度和甜度。”
当所有的谜团都解开后,我们就开始了摘苹果。那位奶奶教我说摘苹果是不能硬拽要不然苹果过几天就蔫儿了,要轻轻的拽住枝条,然后手轻轻的一挑就下来了。我一开始还摘不好,那位奶奶就一点点的教我,我一次次的失败,她又一次次的鼓励我,我通过那位奶奶的鼓励,按照她告诉的方法慢慢的摘了很多。
我非常的高兴,我回家是不但带着摘回来的苹果,还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回家了,明年我还要来摘苹果!
【篇三:《寻找最美味的意粉酱》观后感】
上世纪美国七八十年代,哈佛大学精神物理学家霍华德在食品生产领域创造了一种让美国人快乐的方法。精神物理学就是测量事物,霍华德热衷于测量事物,并在自己开设的小公司里接到了百事公司的业务请求: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二的甜度范围内测出最完美的百事轻怡甜度口感。接下来一切顺理成章,霍华德做了一系列实验,找了许多人来分别尝试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二的甜度,然后按这些人最喜爱的甜度数据做了一个曲线图表进行分析,最后最多人喜欢的口味就是最完美的甜度。但结果是这个图表根本就不是预期的钟形曲线,这些数据根本毫无逻辑。
霍华德陷入了困境。而一些相关的测试人员最后靠猜想取了个中间值,也就是百分之十,但霍华德是个追求学术标准的人。他花上十几年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找到最完美的口味,为什么他弄不明白百事轻怡的这个实验?因为百事轻怡问了一个错误的问题就是找到最完美的口味!后来他接到美国意粉酱生产公司的请求,找出最美味的意粉酱。霍华德的茅塞顿开让他兴奋地告诉意粉酱公司:“我们要找的不是一种最完美的酱料,而是许多种完美的酱料。”
于是霍华德重新设计他的实验,并在许多意粉酱口味测试中成功地发现美国人最喜欢的三种酱料。意粉酱公司也因此开发出这些新口味,从而打败竞争公司并获得巨额利润。食品公司以前都通过问卷调查来取得用户喜好数据,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大脑往往不知道舌头要什么,而食品公司却生产了人们以为自己想要的共性食品,试图以一种口味或一种方法取悦全部人。霍华德的实验故事就是与共性相反的多样性最好的体现。寻找最完美的意粉酱,是一种以共性出发的思维定势,而寻找不同种类的完美意粉酱是一种横向分类的多样性思维。霍华德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促生了许多美味的让人快乐的意粉酱,更是创造了一种发掘多样性的思考方法。
【篇四:秋来摘红枣】
春华秋实,秋天是一个果实累累的季节。恰逢中秋放假,爸爸说,让学习了数周的我放松一下,到大冶去采摘红枣。
到了采摘园门口,已经有很多车停在那里,他们也是来采摘枣的。沿山路往上,两旁皆是枣树。伸手摘一个,放入口中,真甜啊!这儿的枣,个大而且脆甜。大冶枣的甜,不是冬枣能比的,冬枣是脆而且甜度小,但大冶枣,甜度高,比冬枣好吃。
我们来到了一片平地上,这儿分布的枣树最多,采摘的人也最多,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能够伸手摘到低垂下来的红枣,他们吃一个,高兴得手舞足蹈,可爱极了。而爸爸则找来一个小梯子,让我爬上去,专找那种处在高处、光照充足的大红枣来摘,有些枣,我还要翘起脚来,够到一个不容易,但却格外甘甜。
今天过得好快乐,这个中秋,就像大冶的红枣那样甜!
【篇五:镇江记忆】
行走于小巷之中,总能闻到生活的气息。南京虽然与镇江有差别,但在非市区的城郊,味儿都是一样的。
一排小店,有大有小。居多的还是面馆。
妈妈的同事推荐了“好再来面馆”与“邵顺兴面馆”。不过很遗憾,都下班了。“那该如何?午饭都没吃。”我问。“买点儿其他的吧!”老妈答。“哟,那儿有烧饼,看看?”“走。”
走近一看,是一对老夫妻。皮肤黝黑,手上也有不少皱纹。饱经风霜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他们有说有笑,配合默契,老奶奶负责做饼,老爷爷负责烧熟饼、卖饼。那一个烧饼是袖珍型的,只有平常烧饼的六分之一大小。可就算是小,老奶奶也十分认真地对待此事,每一个甜烧饼甜度一样,大小一样,甚至每一粒芝麻都不走样。咸烧饼也一样。“小伙子,吃吗?刚出炉,5元10个。”老爷爷和蔼可亲的对我说。“要!”我说。“甜还是咸?”“咸甜各半吧!”老爷爷特地给了我几个热乎着的,说道:“趁热吃啊!”“好的!谢谢老爷爷,再见!”“再见!”
我提着一袋子烧饼走了。火车上,我依旧没忘却那位老爷爷的笑脸。我拿出揣在怀里的两块小烧饼,把他们放回了怀里,把拉链拉得紧紧的。
这,才是我理解的“镇江记忆”。
【篇六:难忘的一天】
今天,我和爸爸像往常一样去图书馆借书。下到一楼后,我们就开始挑起书来。
过了一会儿,忽然,广播里播放了一个通知:有一个活动在“小小咖啡屋”里要举行。我一听,赶紧把爸爸留在那儿,自己去了“小小咖啡屋”。
我一过去,就看到那里排着很长的队伍。我也排在队里,耐心的等待着。心里期待着小小咖啡屋中的惊喜。
一走进去,我们发现,这儿有许多桌子,桌子上摆放着五花八门的工具。其中有一个工具我见过,是往蛋糕上挤奶油的。我心想:不会是要我们做蛋糕吧?不一会儿,我的“乌鸦嘴”果然应验了。
教我们做蛋糕的老师先给我们演示了做蛋糕的流程,然后手把手教我们自己做蛋糕。
开始做蛋糕了,我先在蛋糕的表面上挤上一层厚厚的奶油,再弄上一圈圈的“螺旋纹”,整个蛋糕变得五颜六色,特别漂亮。为了增加蛋糕的甜度,我又在蛋糕上撒了一点糖,我的蛋糕就大功告成了。
我一回到爸爸身边,就赶紧咬了一大口,咬了我满嘴的奶油。爸爸看到我的样子,叹了一口气,说:“唉,看你的吃相!”
图书馆的一天,很难忘,一次做蛋糕的偶遇。让我学会了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