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故乡仍有槐依旧】
曾经想过,可否有那么一片小小的地——无论是山岭之上,亦或江水之畔;无论是房前,亦或屋后。总之,只要能够埋得下那小小的一枚槐树种子,好睹物以思乡,思故乡那株仍然依旧的槐树。
老屋几乎是建在村中心的,恰巧那便有一棵槐树,不那么高大,但每年总开满了一树的槐花。或常开于枝头,或随风辗转于空中,或静卧地面,散尽芳香。就算这数下有再多的老人下棋、喝茶或聊天,也都打扰不了此树,此花、此景自成的一派恬静、优雅之感。而这份景致不知是多少年前便创设意境,着实可谓:“浑然天成。”爷爷也常说,世间的万物都是久盛而转衰,然而这槐树却自他记忆以来愈渐古典、雅致。细思之下,当真如此,可这份意境到常被我们这群小孩子给打破呢!
自幼儿园时,村里的孩子们便总喜欢去爬树。瘦小的树可耐不住一只只“野猴子”的顽皮,自然,多少人都把主意打在槐树上了。于是,那几根粗大的主枝上可常有小孩爬在上面呢!久而久之,一玩捉迷藏,爬上树瞅两眼竟也成了一个习惯。
这些时光当真是欢乐,可无论是爬树亦或在树下拾槐花、斗草,都早在如今成为了回忆。岁月的泪痕,永远介于璀璨的星光与无声的春雨之间,只有在回首的一刹那间才看得见,看见它冲洗掉的一切。
自从搬离了老房子,其实并不只是离开了居住多年之故土。更是年龄的成长与学业的加重。虽白日仍有休息,放松的时光,可在钢筋水泥所构建的高楼里,又去何处寻找一朵槐花。既然,于现实中已经难以回去了,我则只好去想。倘若何日梦中,又梦见那株槐树上的花飘香,我也不知道会是思念亦或惊醒呢!有些事情,人人都知道,一但过去便是回不来的。哪怕故乡的槐树还在,但却不太一样了。不仅是它不同了,我也不同了。我不可能再轻松爬上树顶,再不可能不顾一切地央求大人为我折下一枝槐树枝了。
的确,故乡仍有槐依旧。但真正的那一株槐树却只活在记忆里了。去找一片地,重栽下槐树也只是一句空话,他如今只活在我心中了。
我如今只想要一片地,管它是山岭之上亦或江水之边,管它是房前亦或屋后。我只想让最后,心中的那片家园、故乡,让那处的槐树依旧。
【篇二:让我心动的那一刻】
雨后清新的空气,伴随着清脆的鸟鸣,微风将树枝吹得摇曳,树叶青翠欲滴,花朵含苞待放,我决定出去走走。
一不小心已经过了时间,我也拍那头匆匆往回赶,家里没有人,不过也不会有人来我家吧,想着想着步伐逐渐放慢慢悠悠的往家回。
楼梯口黑漆漆的,里面好像有个人影在摇晃。左顾右盼的,好像在焦急的等待着什么人。距离越来越近,我好像看清了,那是我的外公!我急忙跑过去。
外公像是等了很久,可我问他时他却连忙摇头甩手,〝不久不久。〞他的头发被风吹得显得有点乱,裤脚随意的挽起,鞋跟上还有点点泥渍,脚边是满满一筐我爱吃的柿子,还用了许多层报纸在底下护着,柿子一个个晶莹剔透,滚圆滚圆的,被照料得好好的。
我连忙请外公进门,他低下头望了一下自己,显得有些犹豫,〝不不不!我待会有事,就不进去了。〞这时,我才看得清外公的面庞,小半年不见,他显得苍老,瘦削了许多。眼皮松散的耷拉下来,让人感到岁月带来的一种伤感。嘴角不住地扬起,许久未见,他非常高兴。额头眼角到处布满了皱纹,面色苍黄,岁月在外公的身上留下了太多固痕,我不禁心疼。他短暂停留了一会儿,就匆匆的走了。
我不禁感慨岁月的不留情,他在多少人身上心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事物。又在感慨这世间的爱,外公风尘仆仆地赶来,就送了一筐柿子,都不曾停留,是因为小半年未见,我又看到我曾爱的柿树上结了柿子了吧?他每回看到这个,总能第一时间想起我。睹物思人哦!我又很自责。许久未见,外公他又苍老了许多,为什么不多去看看呢?
当外公透露着一身疲惫,在门口等我时。那一刻,让我心动。
【篇三:珍视这最好的馈赠】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对于整理家居,改善生活不可谓不是妙招,在日渐拥挤的今日更见价值。可是在我看来妙则妙矣,却终有缺憾,难以苟同。
日常之物,虽有眷恋,倘若非要割舍。纵然内心有千般不愿,万般无奈。若狠狠心,想来放下并不困难。自然“断舍离”之术的效果也立竿见影,显而易见。
可对于那些满是回忆,记录着我们曾经美好的旧物,纵然无用,又怎能那么轻易告别?一件旧衣,一个玩偶,几册泛黄的书本,虽已无用,却又饱含深情。它们就像洒落在时间褶皱里的断了线的珠子。每每在静谧的夜晚,抑或沉思的清晨,睹物忆旧,便会在我们内心深处荡起温暖的涟漪。于这样的旧物,我们怎肯轻易告别;于这样的情丝,我们怎愿轻易斩断。
奢谈“断舍离”,那是因为人们只看到了外物的功用,却无视它深厚而富有蕴藉的底色,它所承载的那些过往云烟,很难就这样简单断舍,从容放下。
轻言“断舍离”,莫不也是一种武断。除了那些人们希冀珍藏永远不愿流逝的美好,即使是那些曾经的痛苦、不幸也并非“断舍离”就可轻松处之。
倘若真可如此,南唐后主李煜该是早想和过去挥别,让那一江的愁绪随着滚滚的春水东流而逝。如果真的一个转身,便是崭新的人生,难道他不想就做个乐不思蜀的刘禅吗?忘却烦恼,自在逍遥。可这样的他还会是我们代代吟咏,感动不已的李后主吗?他的伟大,正在于他的一切,幸与不幸,浮华与落寞,苦痛与欢乐,都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所珍视和所不堪回首的,他都无法选择,无法逃避,因为世间没有哪个人可以将生命割裂。
“断舍离”固然是一种美好的人生愿望,可当面对实实在在的生活,面对何其短暂的一生,我们又怎能轻言“断舍离”。无论是人们希冀永存的美好,还是那些避之不及不愿忆起的苦痛,我们都难“断舍离”,也非“断舍离”就可简单了事,我们唯有欣然面对,坦然接受。毫无疑问这些都是生命给予我们的最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