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桥赞】
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精神的浓缩。 ——题记
桥是平凡的,也是不平凡的。平凡是因为它的默默无闻,不被关注;不平凡是因为它的身上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含义。
历史上的桥有很多:河北的赵州桥是隋唐名匠李春打造的,被誉为“中华第一桥”;1937年卢沟桥上的那一次次战斗,点燃了全国抗战的火炬;美国的廊桥,英国的塔桥,都带有不同的建筑特征;今天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更是长达十几千米,它密切了内地与岛屿间的交流。
我记忆中的第一座桥是家乡小溪上的一座青石板桥,这桥不长,也不宽,也有些简陋,但它却是桥两岸人民交往的必经之路。小时候我常去桥边玩耍,去溪水里找石头,爷爷也曾在桥上垂钓。那时我们的生活围绕着桥。
整座桥由青石块砌成,显得庄重、严肃。爷爷说这座桥建成有些年了,自从他出生起这桥便存在了”。石阶的磨损、石缝中的片片青苔无不在显示着这座桥的古老。它在冰冷的河中耸立了一百多年,多么漫长的一段时间啊,但桥却一直不畏艰苦默默地为两岸人民服务者。我赞美桥!赞美它的不畏艰苦。
湍急的河水舔着桥的腿,桥仿佛在说:“放马过来,我不怕你们!”。确实,几十万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桥上面行走,还有风霜雨雪等一起对抗桥,但桥却勇挑重担,为家乡人民默默奉献自己。我赞美桥!赞美它的勇挑重担、无私奉献。
多少年来桥上人行匆匆、来来往往,人们却没想到是桥给了他们通行两岸的自由。桥沟通了两岸、为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我也希望人们心中能架起一座心灵之桥,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与对方沟通交流,使人间少一些争执和误解,多一些宽容和谅解,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我赞美桥!赞美它的沟通无极限。
我们不但赞美桥,我们还要学习桥这几种精神。为社会、集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篇二:游戏节】
在上个月,杭州市游戏节征集游戏方案,我积极参与了其中,并从全市方案里脱颖而出,成为参加决赛的五十个。
期盼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早上,我签到后,领取了自己的摊位,挂上一张醒目的海报,等待活动开始。这次游戏节不仅仅是为了开展活动,也是一场户外比赛。根据玩家的投票数,再综合评审团的意见,评选出一,二等奖。
来到少年宫的人越来越多了,但经过我摊位前的人没有几个。我鼓起勇气,面带微笑地对一位小姑娘说:“你好,想来我的摊位玩一下吗?”她害羞地摇摇头,继续往前走。十五分钟在不知不觉中溜去。望着别人的摊位,总有一两个人在玩耍,使我开始着急了。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带着女孩的老人。她慈祥地说:“这是什么游戏,小朋友可以玩吗?”“可以可以!”我激动地答道,并认真地作了示范,帮助女孩完成了游戏,获得宝贵的一票。
10点以后,一大波同学下课,入场的人数已惊人的速度增长。各个摊位也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活动。在大家的支持下,投票箱里的票数越来越多。
快结束了,我倒出箱子里的每一票,仔细地数着。虽然不多,但这都是辛苦一上午的结果。
今天为市民们做了一回服务者,心里很满足!
【篇三:记摊位游戏节有感】
5月29日杭州市第十八届少年儿童游戏节摊位游戏节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上举行,本次活动以“拥抱活力阳光释放”为主题,所有摊位的游戏在伙伴们的笑声中快乐地进行着。我也代表这里的一个摊主在这里摆摊。
我设计的游戏名叫穿越古运河,就是用跳绳在板上围成一条运河状,然后放一个乒乓球在运河的起点,用嘴吹气,从运河的起点富义仓吹到广济桥。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我设计时要求平板在摆放时形成15度的角度,让玩者在逆流而吹。
游戏目的是让小朋友们了解京杭大运河在我们杭州段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游戏的过程中能体验逆流吹球过程的艰难,懂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也应该沉着冷静地对待,游戏在分组进行时,还能体会到团队合作的精神。
这个游戏的玩法很简单,可以单人进行,也可以分组进行。从一个吹球开始计时到最后一个吹到终点计时结束,顺利吹过运河杭州段所用时间最少者获胜。中途掉球,需从掉掉落点继续开始,捡球时间也计入在内。
我的游戏看似简单大方,吸引不少小朋友和大朋友们,将摊位围得水泄不通。看,他们都想跃跃欲试,但是玩过了才知道,原来不简单。问了几个玩完的小朋友,他们总体感觉是有点难度,吹气需要均匀,越到终点越要用气,转弯角吹气力度要适当,吹大了球要出界,吹小了,球会迅速往后退。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万事都需要亲身经历过才会知道其中的滋味,你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先亲口尝一尝。
此次游戏节对我的收获很大,看着摊位上络绎不绝的人群,更加增加了我的自信心,通过摊位游戏形式,让我明白了开放式游戏更利于我们青少年的身心成长,看到同伴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懂得了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创新精神,将自己成果与别人互动交流,更是一件开心的事。
在活动中穿着红色校服的游戏服务者们,也是我的同班同学,他们表现的非常积极,维持秩序、带领游戏、发奖品,忙的不亦乐乎,他们都表示希望献自己的一份力为更多的同伴提前过一个快乐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