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铁锤锤鸡蛋锤不破】
一个脆弱的鸡蛋站在我们教室的书桌上摇头晃脑,一个刚正不阿的铁锤望着鸡蛋目露凶光,就这样它们在教室里偶然相遇了。
老师对大家说:“铁锤锤蛋锤不破”同学们个个摇头,有的说:"不可能,铁锤锤核桃也轻而易举,一个小小的鸡蛋哪里是它的对手?"有的说:“难道这个鸡蛋是化了妆的石头?”
“那我们就来一场蛋锤PK赛吧"老师的话音刚落,全场顿时沸腾起来了。
老师抡起锤子,举过头顶,大吼一声,怒发冲冠,恨不得把鸡蛋砸得粉身碎骨。胆小的女生吓得捂着双眼直往后躲,胆大的男生目不转眼地盯着,生怕漏掉每个细节。老师举着的锤子在半空中戛然停下,在大家的千呼万唤之下,锤子终于砸了下来,鸡蛋公主吓得花容失色,幸亏一个巧妙的转身救了自己一命。唉!老师还是太心软了。
这时班里的“胆子王”大摇大摆地走过来,从老师手里接过锤子,“还是交给我吧”,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双手举起锤子,咬紧牙关朝鸡蛋砸去,只听“咔嚓”一声,鸡蛋四分五裂,蛋花四溅,这气势丝毫不逊关公。同学们纷纷围观,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嚷嚷着质问:“老师,您不是说,铁锤锤蛋锤不破吗?”老师微笑着振振有词地说:“你们看,这不是铁锤锤蛋——锤不破吗?”同学们面面相觑,恍然大悟“吁……”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铁锤锤蛋锤不破”这是中国语言的"歧义"现象,这场铁锤VS鸡蛋的游戏,使我们认识到中国语言的巨大魅力!让我们一起将中国语言发扬光大吧!
【篇二:走进文字的世界】
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它可以用优美的书面文字来表达,也可以用感情充沛的口头语言来表达。走进它的世界,我感到无限美妙。
当我牙牙学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声情并茂地给我讲故事,教我认汉字。那时候,汉字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它就是一团黑乎乎的线条。后来,我慢慢地学会了写字,比如上、下、左、右、人、口、手……真想不到简单的横竖撇捺能构成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文字。我一直以为文字是“死”的,直到看了《朗读者》我才明白,原来文字是“活”的,而且还很美丽。
怎样才能把普普通通的文字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动故事呢?这也成了我一直想要达到的目标。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最美中国话》朗读比赛,我参赛的作品是《丑小鸭》,它讲述了一只长得很丑的鸭子后来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在书本上,《丑小鸭》的文字是沉默的、冰冷的,是没有生命的。爸爸教我,要通过绘声绘色的演绎把书面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抒发出来。在爸爸的指导下,我把自己当成了丑小鸭,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它的喜怒哀乐。通过我的朗诵,冰冷的文字变得鲜活了,就像温暖的阳光、流淌的小溪、和煦的春风……
文字是无声的,语言是有声的,没想到汉字和普通话结合后会产生这么神奇的反应。这次朗读比赛我取得了特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这次比赛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