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一件小事》有感】
《一件小事》是当代文学大师铁凝的作品,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触很深。
文章讲述了“我”15岁的时候初学打针,正好邻居——一位美丽的姑娘需要打针,“我”就兴致勃勃给她注射。开始,一切顺利,“我”也沉浸在成功的愉悦氛围中。然而,乐极生悲,由于聊天,竟然忘了煮的针头,以致针头变形,非但没有注射成功,反而在姑娘的胳膊上留下了血迹斑斑的印痕。虽然,好心的姑娘并没有责怪“我”,甚至第二天还给“我”拿来了新的针头,并且继续让“我”为她注射。这件事对“我”印象很深,让“我”在感激姑娘的同时,牢记着: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从而成为“我”一生做事的信条。
的确,应该认真去做一件事。文中的“我”注射的失败,根本不是技术问题,因为之前已有过一些非常成功的注射了。但也因为成功了几次,变得飘飘然,在注射整个过程的环节上不那么认真了,才会犯下了低级错误——忘了正在煮着的针头。幸好,结果只是害得一位姑娘胳膊上破了点皮,流了些血;也幸好,遇到的是一位善良、宽容的姑娘,非但不责怪,反而继续用行动支持安慰她。
退一步讲,如果姑娘没那么好心,非要斤斤计较这件事;或者由于疏忽,犯下了注射错了药水之类更严重的过错呢?那么,几乎这辈子都会被“自责、自卑”的阴影所笼罩了。所以,注射失误表面上看是一件小事,其实不深刻总结教训的话,今后做事还是马马虎虎的话,迟早会酿成大祸的!
由文中的“我”的反思,我联想到了自己:我这个人兴趣好爱广泛:围棋、绘画、阅读等,但是做起来往往会虎头蛇尾,所以真正拿得出手的爱好却一样也没有。人的精力有限,浅尝辄止就学不深。从今往后,我可以给这些兴趣排一排主次,哪些先要做好,哪些课后去做。合理安排时间后,我就集中精力认真去做一件事,这样的话,就会学有所获。
《一件小事》中的“我”幸运的是“因为她的不张扬,才使我真正学会了注射术,和认真去做一切事。”我也有幸,拜读了大师铁凝的文章,深刻地领悟了:认真去做一件事,才能确保不犯低级错误,才能每天有所收获的道理。
《一件小事》讲述的事情是小的,给人的启迪却是无限大的。
【篇二:敢于自我解剖——读《一件小事》有感】
在鲁迅先生的众多文学著作中,有一篇短小,精炼,却寓意深刻文章,名叫《一件小事》。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车夫的淳朴与善良,而是鲁迅先生敢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文章讲述了民国六年的冬天,鲁迅先生雇了一辆人力车去赶路,却碰倒了一位老妇人。尽管鲁迅先生坚持认为她没有受伤,车夫却毫不理会,带着老妇人走进了警局,通过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这件小事,使鲁迅先生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当时的社会十分黑暗,鲁迅先生对国家没有了希望,已经不在乎那些所谓的国家大事,脾气越来越坏,也开始看不起人。开头中,当车夫扶起老妇人时,鲁迅先生没有同情,而是在一旁幸灾乐祸:“车夫多事,也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在看到了车夫的行为后,作者毫不留情地批判了自己:“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批判自己的渺小,心灵的黑色,对车夫的尊敬溢于言表。结尾,作家做了深刻的反省,改变了以前的自己,有了新的希望。时时在困难的时候用这句话鞭策自己,“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了我的勇气和希望。”
读完这篇文章,我也渐渐联想到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我从没有像鲁迅先生那样自我解剖,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反省,甚至也很少听取别人对自己批评,就算有缺点也不承认:一次考试,我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回家后边和爸爸开始了分析,中间的许多错题,我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基础知识才丢分。可我却自欺欺人,坚持认为自己学的很好。爸爸一指出我的错误,我就怒目圆瞪,强词夺理地反驳:“才不是这样的,我明明就是粗心大意!”紧接着,又想尽办法,证明这些题目以前正确过。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自己的缺点。想起这件事,我不禁感到万分后悔。对“别人的解剖”都无法接受,那又怎么可能自我解剖呢?
鲁迅先生为什么拥有这样的成就?因为他不但“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更重要的是,鲁迅先生具有敢于自我解剖的勇气,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缺点时,不是逃避,而是勇于正视它,敢于与它搏斗而不在意他人的指指点点,这样,你才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