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记一次创文活动】
“‘创文’真好,现在到处干净多了!如果能坚持下去就好!”这是我最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原来,我市正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创文活动”,市民对这次“创文活动”给予高度赞扬并希望揭阳市能越来越美,而不是“一阵风”的行动。
环卫工人们不顾严寒,不顾风雨,挥动着手中的“长刀”,清扫着一条条又长又宽的街道;“创文”的工作人员也不顾寒冬中的毛毛细雨,来到了榕华市场,清除着墙上那可恨的、丑陋的“牛皮廯”和拆除着违章搭建的建筑、广告牌;“城管”叔叔耐心地劝退占道摆卖的摊主;修路工人起早贪黑忙着修补坑坑洼洼的路面……人们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创文活动”中来,美化我们共同的家园――揭阳市。
放寒假了,我和几个好朋友决定为这次“创文活动”出一份力。
我家附近有一块宽阔的荒地,干枯的泥土凸凹不平,严重影响市容,于是,我们商量好给这块荒地“整容”,好好打扮打扮。
首先,小林先把预备挖坑的地方用红笔画上标记,我和小青、小陈负责用铁锹在做了记号的地方挖坑。我以狗刨式的挖掘方式挖掘,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挖出了一个半米多深的圆土坑。小青、小陈也是战功显赫,他们挖出的坑也毫不逊色。我们几个都累得满头大汗,手上磨出了水泡,但我们顾不上歇一会儿,又齐心协力地把我家那棵新买的、绿油油的盆景树,从二楼搬到了大土坑旁边,把它密密麻麻的根部,对准那个土坑,小心翼翼地放下去。紧接着,小陈扶着这位笔直的“将军”,我们用铁铲把土铲入坑中,再用脚把泥土轻轻地踩平。种好了第一棵树,我们再种第二棵、第三棵…。我们还在树周围种下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花。看!刚才空空的荒野不见了,变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小花园”了!
接下来,我们几个人每两人抬着一个大桶来到我家里提水。我们抬着满满的一桶水走下楼梯,每走几个台阶,我们就得停下来歇一歇,因为实在是太重了。费尽周折,终于,把沉甸甸的大桶“请”回来了。我舀了一瓢水,像仙女撒花一样给刚种下的树木花草浇水。看着小水珠在绿油油的叶间滚动着,如同晶莹的珍珠一样,我的心情愉快极了!
最后,我们找来了一块木板,在上面写着“花草树木都有生命,请不要肆意践踏!谢谢!”,然后,把木板“种”在了“花园”前面。路过的叔叔阿姨看到了,都纷纷停下匆忙的脚步,掏出手机拍照。我想他们是要把眼前的美景分享到朋友圈吧,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创文活动”中来!
“美丽揭阳,你我共建”。我们都要争做文明市民,为“创文活动”添砖加瓦,为创建文明揭阳尽责尽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揭阳市越来越美,永远美丽!
【篇二:记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今天是揭阳日报小记者俱乐部普宁实验学校小记者的第三次活动,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揭阳市档案馆。档案馆,一个陌生的名词。它在哪里?它里面又有什么内容?今天,就由我们小记者带领大家走进揭阳市档案馆开展实践活动。
揭阳市档案馆位于揭阳市委机关大楼六号楼。走进档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给参观者签名留念的红色签名板,我们在上面签名。签完名,我们来到了展览厅,展览厅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峥嵘岁月,讲述了在战争时期揭阳各地人民群众纷纷参加抗日战争和中共揭阳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第二部分展示了揭阳从古至今的名人名事;第三部分介绍了揭阳市的各类名特产;第四部分主要告诉我们揭阳市的各种风俗习性与传统文化。
参观完展览厅,热情的工作人员还教我们如何制作档案。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了解到制作档案的几个要点,如不同种类要各自归为一类,做好编号,装在固定的盒子里,同时要记得在盒脊上填写“目录号、时间、起止件号”等相关内容。从中我们知道了档案能记录岁月的足迹,可以重现过去的时光。
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大家都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知识,也了解到我们揭阳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