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黑暗之极】
不知你是否见过太极中的阴阳圆盘,人们趋之若鹜的至阳之处却深藏在一片阴云中。同样,如果光明终究被锁在那口井中,所必须做的,不是纵身跃入井中享受无穷的光明,而是再黑暗的井口打捞光明。
就好比盼望成功而先去追求失败,等待彩虹而先去追求风暴。电影《头号玩家》中,男主Z在游戏开发者的一句:“为什么不能倒着来呢?”的话中得到启发,选择一条与众人相反的道路,最终得到了亿万人梦寐的第一把“金匙”。
所谓的白昼,光明,绝不会再期初便照亮你的头颅,而或许永远都无法明亮你的双眸,但那只是对于盲目寻找光明的你而言。梁文道曾言:“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为什么这个时代会如此浮躁?并非追求所谓的功名钱财而浮躁,这一点所有时代大抵都是如此。但是大家的方式错了。古之大家苏轼王安石皆等同样那么盼望着达官显贵,这照样是一种光明。但现在的人们,却只能接受光明,无法接受黑暗。
就好比光明洒在的那片土地上,全世界的人都争相涌向哪一点可怜的光明。当光明被井锁住,也会纵身跳下,知道人都多到溢出井口。再也没有黑暗中静静等候的人,都认为黑暗便是死极之地。而结果便是,即使第一个“无畏”,“勇敢”地纵身跃下,即使站在光明最盛之处,也只能满足内心的虚荣而已,人本身依然黯淡。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张永远无法完成的草图,是一次永远无法正式上演的彩排,我们无法把它与以前的生活相比,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完美或许就是一张画满草稿的草图,一个满目疮痍的肉身,在最阴之处的挣扎与徘徊。当别人汲汲于那点光的时候,苏轼不急,王安石没慌,他们看着脚下的黯淡,依然附身走向黑暗,等至他们迈入了最深处,白昼已经来临,把一切的一切都点亮了,唯独那堆拥挤的人群。
黑格尔曾说:“人的灵魂,定到过至善至美之境,否则怎么会不停地追求完美。”没错,白昼定然来过,只是也必定会落进黑沉沉的夜里,这时的人们,才能更勇敢,耐心,智慧,猴子捞月总被认为纵身扑向荒无“猴”迹的水中,便又是另一种可敬的行为了。
再看那张阴阳圆盘,那一大群人追求的光明深处,却是一颗至黑的小点,那个最早走入的人,或许早已比黑暗中更加迷失,更加没了方向。
也只有在那个“黑洞洞”的井口,才能打捞到那份光明吧。黑暗之极之处,才有光明可寻。
【篇二:游乐山大佛】
在外婆家,妈妈决定带我去一次乐山大佛,那里有一个大佛像,比全世界任何一个佛像都要大。激动与兴奋使我晚上睡不着觉。
第二天早上,我们便出发了。刚刚到达目的地,我三步并作两步的跳下车,疾步跑向大门口,我看见一个木牌上清楚刻简介二字,后面写到;乐山大佛是三江交汇之处,分别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当我们兴高采烈的带着门票给验票员时,听说现在是长潮的大好时机,便像打了鸡血一样,“飞到了观景台”上。三江汇合之处扬起了一朵一朵的浪花,“啪啪”的打在一起,而且后来江水越来越汹涌,江边上可怜的小石子儿也被打掉了许多。三条江扭“打”在一起,活像三个调皮的小孩为了某一样玩具打架一样。
再往上面走,就是大佛身像之处了。有一条通道可以直接到大脚底处。在通道顶端可以看到大佛头像;它慈爱的目光总是盯着一个点不动;它的耳垂是那么长,足足有一个客厅那么大!在通道中间可以看见大佛的身子平,它的身子整整有一座山那么大;在通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可以看见大佛的脚背,脚背足足可以放四张桌子,大佛的脚趾上都可以坐四至五个人。
忽然,我在一旁的石壁上发现了各式各样的石人。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品茶、还有的在认真读书。石壁上还刻着如来佛祖、南海观音、镇元大仙等等各各鼎鼎有名的神仙。
在山下,我正在膜拜佛祖,希望我能在新学期里天天向上、学习进步、每次考试一百分。
在走出大门以前,大佛的样子让我回味无穷。乐山大佛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