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吟相关作文

【篇一:我看到了可怕的自己】

小时候,父母花了多少时间,教我用匙子舀汤,用筷子夹菜。费了多少心思,教我系鞋带、扣扣子、梳头发。陪我多少次跌倒了爬起来,扶我踉跄走路……

而曾经的“妈妈,今天幼儿园里如何如何。”渐渐变成了“学校里也没什么事,你快出去吧。”曾经一一应着的上学前的叮嘱,渐渐变成了“知道了,真能唠叨。”曾经的“我书包收拾好了,没落下东西,谢谢妈妈!”渐渐变成了“你烦不烦,我知道了!”……我总是不耐烦地应付,甚或干脆装作压根就什么也没听见。可是妈妈仍像教我走路时一样不厌其烦。

那天,又跟妈妈赌气,去表姐家玩。后跟姐姐去一个售楼中心,我在车上等,目睹一场母女舌战:老妈想买一套三房,让闺女和自己一起住,但打扮时髦的女儿怎么也不肯。又是夏天不方便,又是母亲半夜看戏吵……听着听着,我从那女儿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刁蛮无理!我……我的父母教我吃饭、教我走路,曾几何时嫌过我?而我不是也像这个女儿

一样对他们嫌这嫌那吗?那样的话语,那样的态度,那简直是一副丑陋的让人感到可怕的嘴脸!那就是我?不可以——表姐出来了,我抓过她的电话。“妈,对不起!”“傻孩子!什么时候回来?”“妈,中午我回家吃饭!”“好!好!”

妈妈想要的只是女儿平安回来罢了!回家的路上,我默吟起《弟子规》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应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返必面……”或许不需要为父母暖被窝,不需要惟命是从,只要晓得爹娘的辛苦、爹娘的无疆大爱,我总该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吧。

【篇二:笑声伴我每一天】

六年的小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过去的每一天,我的身边充满了各种笑声,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每天早晨,迎着朝阳一踏进教室,就会传来同学们的笑声,每个人的笑都不一样。

吴好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女汉子,不仅力气大,笑声也大。“啊哈哈哈——”这杠铃般的笑声,放肆地回荡在整个教室,震得墙都要“抖三抖”,同学们闻听,耳朵都快震“聋”了,纷纷“落荒而逃”!一瞧她那大笑时张大了的蛤蟆嘴,我就忍不住捧着肚子,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与吴好的“杠铃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谢钰洋的笑,她可是我们班的淑女。不管碰上多好笑的事,她都只是轻轻笑着,掩着嘴,眉眼弯弯,像古代的美女,从来都笑不露齿。估计只会在心里放肆大笑,有时我都替她着急,可真担心她总这样,会憋出内伤来的!

要说班里最有趣的笑声,当属霍博涵,她的笑声“咯——咯——咯——”更确切地说,那应该是“鹅,鹅,鹅”,每次她一笑,我都忍不住跟起她的节奏走,听她笑完,心里紧接着默吟一句:“曲项向天歌”,嗯,我配合得够好吧?之后,自己也忍不住笑喷了。虽说霍博涵的笑声很逗,但她笑的样子也同样是很淑女的,也是掩着嘴,眉眼弯弯的,脸红红的,像个红樱桃,特别可爱!

这么多各不相同的笑声,每天都伴着我,整整六年。如果没有她们,没有这些笑声,我想,我的小学生活不知会多么枯燥乏味呢!

【篇三:《四世同堂》读后感】

老舍,出生于1899年2月3日,逝世于1966年8月24日,是我国现代文豪,戏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平人。

大概是四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老舍的作品,书名是《龙须沟》和《茶馆》。今年暑假,我又读完了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老舍与他笔下一个个生动的人物。长顺、桐芳、祁老太爷……祁天佑,不就是老舍的形象吗?而钱默吟老人,应该就是老舍一心想要成为的人吧。

《四世同堂》是一部活生生的老百姓的抗战史。北平被日本人侵占后,小羊圈的人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在侵略者的统治下,有人堕落、有人投降、有人抗争。最令人痛心和可恨的是,荒淫无度、骄奢无耻的大赤包和没心没肺、谄媚奉承的祁瑞丰竟然顺风顺水地活了小说的前两部才被抓走,才为人间,特别是中国,去掉了两份无可比拟的罪恶。不,或许,在第三部中,与孙七一起被日本人活埋的卑微的、可怜的、只想谋取官职的、临死都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的冠晓荷,才是世间最大的罪过。反倒是冠家的尤桐芳和高第,看清了真相,成为有思想、有血性的女战士。所有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钱默吟老人,他在磨难之中,从一个满腹经纶、与世无争的大诗人,成为了敢于搏斗、敢于行动的抗日战士。他不曾出现于邻居们的眼里,但他一直在默默地行动,并在精神上告诉着小羊圈人们自己的存在。

那时的人们有着前所未有的国难,这就是他们的磨难。但磨难也使人成长,变得更加坚强。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