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蝉相关作文

【篇一:我的老师】

老师,是给我们打开知识大门和心灵窗户的人。

我的众多老师,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和蔼可亲,有的严格要求……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刘老师,这几点一应俱全。

自遇见刘老师后,我就对她有一份独特的感情。

刘老师爱笑,每次上课她的脸上都会挂着笑容,同学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很好。我们的每节语文课都很活跃,从来都不会冷场。

刘老师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还记得那天上课,因为天气寒冷我的肚子越来越痛,导致我第一次上课溜号。当前面的同学读完课文该到我读时,我竟毫无反应。全班齐刷刷的目光惊醒了我。当我手足无措,以为暴风雨要来临时,刘老师居然摸着我的头说:“坐下吧。趴一会儿,下课多喝点热水,不行再喝点药。”一句简单的话竟让我的肚子减少了几分疼痛。

当时我还真想说:“老师,谢谢你。”可最终却什么也没说。

刘老师不爱发火,但发起火来也一发不可收拾。有一次上课听写,板演的几位同学没有一个全对的,这可让刘老师发起大火来。老师把语文书“啪”的一声重重的拍在桌子上,刚才还叽叽喳喳吵闹的班级瞬时安静了下来,刚刚还在交头接耳讨论的同学也瞬时扭过头来,规规整整的坐回到位置上。那时候的安静程度真可以用噤若寒蝉、针落有声来形容了。紧接着老师的批评噼里啪啦地向我们砸来。

现在想起那一节课,还真是让人害怕。此后,我们再不会忘记复习字词。

这就是我的老师,课上她和我们共同学习,课下她会和我们一起交流,还真有一点“忘年交”的意思。

谢谢你,老师,愿你桃李满天下。

【篇二:怒的标准】

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情来惩罚自己。”如此推敲,恐怕终得出一个“人不可生气”的结论,在我看来是不同意的。

且不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光看先哲孔子,曾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又怒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圣人况有愠与不愠,倘若一味要求我们莫生气,岂不是掉入了朱夫子“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思想?

再反观龙应台之言,总觉得稍微欠妥。在我看来,怒与不怒,应界限分明,如泾渭之水一般分明。怒的标准,应是宽于日常琐事,而一旦触及原则性问题,必得化身为真的猛士,坚守“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

然而,反观当下,尤忡忡于国人无“怒的标准”这一现象。被自我主义侵袭,我们的国人总是“当怒时噤若寒蝉,当宽时大动干戈”。面对社会中的不当行为,如偷盗,家长总是教育子女“不干己事不开口”,于是那个敢于怒指“皇帝的新衣”的小男孩迷失了;纵使教育也只能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林森浩永远无法挽回发生的一切,药家鑫也难偿数条亡魂……缺乏这种意识,已是我们当下一重大的精神威胁。在此之下,国人或是成为丧失理智的二足野兽,或是沦为麻木不仁、好好先生般的迂夫子。

可叹江河日下,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想,个人精神的固陋不得不提,即中国文化里长存的国民性心理。自古以来,市井之中总有着小市民心理,自我思想。二种文化在人们共同的心理中站住了脚,就变得牢固甚至顽固了。心里不自觉的,谄媚于强权,永无怒的底限;却欺凌于弱小,自得其乐,这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吧。

除此之外,在经济风暴的裹挟之下,人们的精神日趋庸儒。不有怀念当初鲁迅先生于蒙昧之时点亮的精神火把。之时我们沉溺于享乐,懒于奋斗,以至于此火渐至于残烛微光。我们的生活已少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分明,缺乏一种临于群体之上的责任感,缺乏敢为人先的担当。于是说,我们需要一个鲁迅般的时代精神榜样,于黄钟毁弃之时,重扛先生的大旗。

我们应揣一颗爱憎分明的心,不断前行。虽路途漫漫,仍上下求索!

【篇三:生活因你而美丽】

略微发胖的身材,不高的个子,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再配上一副暗红的眼镜。这就是她,一个富有个性的老师。因为她,我们的生活才多姿多彩,你若不信,且听我慢慢道来。

她有着一颗年轻的心,总是追赶潮流。在她的课上,“神马”“童鞋”“给力”等词经常出现,常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我们在充满欢笑的课堂上收获了真知,这正是她授课的成功之处。

或许是因为她那颗年轻的心吧,她十分平易近人,开得起玩笑,讲得了笑话,揭得了短处,叫得起名字,毁得了形象。没错,说的就是她了。不知不觉中,我们间的距离就被拉近了,她成了可以陪我们闹陪我们笑的好朋友。临近中考,学习生活渐渐变得枯燥和紧张起来,为了缓解我们的压力,她经常与我们开玩笑,讲笑话,对象往往是她自己,或是自嘲她的胖和矮,或是讲一箩筐她小时候的糗事。中考前夕,她总算是将她的形象尽毁。望作业,意踌躇,堆积成山何时完?这或许是我们中大多数人初中生活的真实写照。但这不是我们的style,只因有她。她说过,她也是从学生过来的,也懂得反复做类似作业的痛苦,尤其是那些无关紧要的题目。所以每次做作业前她都会把作业从头到尾做一遍,挑有价值的题目给我们做,这样一来我们就轻松了许多,效率也提高了,因为少做了无用功。如此善解人意的老师能有多少?正因为她的辛苦才成就了我们的幸福,好一个不辞幸苦的老师。

或许你会觉得她是一个温柔的人,那么,恭喜你,答错了。都说事物有两面性,这的确是个真理,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你们自己看看,这做的是什么作业,错这么多,啊!”说完,她猛地一拍桌子。凌厉的目光扫过,我们一个个噤若寒蝉,正襟危坐。此时的她完全颠覆了之前那个陪我们闹、逗我们笑的好好老师形象,将我们一个个训得服服帖帖的,不敢“造次”。这便是她的颠覆性的转变,压倒性的气场。发火归发火,但她从未打过我们。其实我们都知道,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都是为了我们好。

温柔起来的她,亦师亦友,可以陪我们闹,逗我们笑,甚至不惜自毁形象,洋溢着柔之美;严厉起来的她,气势如虹,压倒一切,充斥着刚强。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个性的老师,让原本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美丽。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