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老家的菜园】
每次过年、放假,我必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外婆。而每次回去,我最想看到的,还是那些小菜园了。
春天,菜园里,这儿一棵苗,那儿一棵苗,青翠欲滴。那嫩嫩的叶瓣,是那样地娇小、温柔。微风吹过,那些弱小的绿叶,轻轻颤抖着,让人一看就疼爱得不得了。
大人们一边播种、施肥、浇水,一边互相交谈着。话题也不怎么新颖,谈来谈去,也就是“你的苗怎么样了?”或者“我这一茬长得不错。”
夏天,苗儿们长大了,个个长得高高的、壮壮的,比原来可是大了好几倍呢。一眼望去,肥沃的土地被划分得整整齐齐的,这儿一块是萝卜,那儿一块是青菜,还有一块是豆苗……有大有小。它们的颜色也是有深有浅,不过与棕色的泥巴相比,还是鲜亮亮的。大人们嘴角有了笑意,因为小菜秧们有希望了!于是,无论太阳多么猛烈地发出攻击,他们都擦去汗水,继续除草,这个动作被重复了好多遍……
绿油油的秧苗们你争我抢,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上蹿,努力吸收着营养。
它们越长越大,越长越高……
终于,一阵金黄的、凉爽的风儿吹进了菜园,秋天来啦!这阵风唤醒了一切,一切都抬起了头,一切都变了——它们不再是小苗了!青菜的叶子又肥又大,绿色的叶子和白色的茎形成了完美的渐变色。包菜叶子一层一层卷进去,像螺旋一样。南瓜饱满厚实,金灿灿的南瓜皮一棱一棱的,一瓣一瓣的,卷曲的藤儿向两边伸展,心形的叶子又大又绿。木竿上挂着的豆子们,一个个装满了圆滚滚的豆子,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一年一年的大丰收……农民们笑了,真正地笑了。那淳朴的笑容,带着那粗俗的性格,出现在一个个黑黝黝的脸庞上,显得更加可爱。
冬天,无论冰雪有多厚,也埋不住那淳朴的笑容和那份欣慰。
小菜园中的欢笑,让我至今难忘……
【篇二:爱种菜的奶奶】
奶奶退休以后喜欢打门球、打扑克、跳舞,不知什么时候喜欢上了种菜。为了种菜,她打门球次数少了,打扑克少了,舞简直不跳了,几乎每天往菜地跑。她常说:“我喜欢种菜,看到菜长得好,我比什么都高兴。”
奶奶种的菜很多,一年四季都有可口的蔬菜吃。春天有鸡毛菜、菠菜、莴苣、蚕豆、药芹……夏天有韭菜、豆荚、冬瓜、南瓜、黄瓜、苋菜、茄子、西红柿……秋天有毛豆、豇豆、四季豆、土豆……冬天有紫菜、白菜、黄芽菜、小青菜……奶奶不但种了这么多菜,还种了我爱吃的玉米、花生和山芋。因为奶奶种菜,所以我们家很少拎篮子上街买蔬菜。
奶奶种菜很辛苦。我们家离菜地很远,她每天都起得很早,有时天还没亮,她就去菜地,有时还顾不上吃早饭,有时下小雨也要赶去劳动。
奶奶种的菜凡是撒种子的,等苗长出来以后要除草、施肥、治虫,凡是载菜秧的要经常浇水、施肥,有的还要治虫。最重要的活是翻土,要用力气挖。有一次我好奇,拿过奶奶的大锹,我以为不费劲就能挖几锹,结果才挖了一锹就觉得累了,我这才知道种菜很不容易,很累人。
奶奶总是说种菜是为了尝鲜,不像菜农,种菜是为了挣钱,而奶奶种菜不卖菜,菜从来不涨水,吃起来十分新鲜。因为她不卖菜,所以经常把菜送给亲朋好友吃。和她在一起打门球的老奶奶们经常到她的菜地上玩,走的时候都要捧许多菜回家。奶奶看到别人带走她的菜,高兴得不得了。
每次吃到奶奶种的菜,吃到喷香的玉米棒,吃到甜美的烤山芋时,我就想到我的爱种菜的奶奶,我爱勤劳善良的奶奶。